航空科技自立自强

搜索文档
中航沈飞: 中航沈飞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00:35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46.28亿元,同比下降32.35%,主要受产品配套交付进度及产品结构调整影响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36亿元,同比下降29.78% [2] - 基本每股收益0.41元/股,同比下降30.51%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0.87亿元,较上年同期-58.95亿元大幅改善,主要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 [2][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43%,较上年同期减少3.73个百分点 [2] 资产与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153.5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5.20%,主要因收到募集资金 [9] - 合同负债75.3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3.47%,主要因收到预收款增加 [9] - 应付票据0.98亿元,较上年末下降98.61%,主要因偿付已到期承兑汇票 [9] - 其他应付款44.6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75.37%,主要因收到募集资金 [9] - 在建工程22.9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1.50%,主要因新厂区工程投入 [9] 业务运营与行业地位 - 主营业务为航空产品制造,核心产品为航空防务装备,是我国航空防务装备的主要研制基地 [3] - 按照特定用户基于国防战略需求确定的采购计划组织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保障 [3] - 在数字化制造技术应用、复合材料应用、飞机设计技术等领域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6] - 构建了机载成品试验体系,具备整机调试、试验试飞能力 [6] - 代表中国航空工业尖端实力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歼-35A亮相国际航展 [11] 研发与创新能力 - 研发费用1.82亿元,同比下降67.88%,主要受项目研制任务周期影响 [7] - 积极开展基础应用研究、前沿技术研究,持续推进核心关键技术突破 [6] - 拥有以"沈阳新机快速试制中心"为核心的航空防务装备产品快速试制能力 [6] - 在零件精准制造、装配系统集成等技术研究方面取得进展,推动制造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6] 募集资金与重大投资 - 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40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39.70亿元 [15][16]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局部搬迁建设项目、复合材料生产线能力建设、钛合金生产线能力建设等项目 [17] - 截至报告期末,募集资金尚未投入具体项目 [17] - 持有中航机载股票投资1.54亿元,报告期内公允价值变动损失343.95万元 [10] 公司治理与战略发展 - 公司注册地址由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世纪大道甲82号1502室变更为山东省威海市文登经济开发区珠海东路28-1号 [1][2] - 高级管理人员发生变动,李克明、邓吉宏离任,左林玄、闫文粹、王克喜新任 [12] - 实施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个解锁期解锁条件成就,214名激励对象可解除限售344.92万股 [13] - 探索制定市值管理制度,连续两年获得ESG万得"AA"评级 [11]
惟以胜利报祖国
人民日报· 2025-06-25 06:01
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历程 - 1964年成功首飞我国测绘设计试制的第一款夜间低空截击机歼—5甲 [3][4] - 1998年首飞我国第一架自主研制的第三代战机歼—10 [2] - 2011年首飞我国第一架自主研制的第四代战机歼—20 [2] 成飞航空工业技术突破 - 1989年成飞被选定为首家CIMS重点应用示范企业,实现飞机整体结构大件数字化制造"零的突破" [10][11] - 1999年设计出"S形试件"作为五轴联动数控机床验收标准,2020年该标准成为国际标准ISO 10791—7:2020 [20][21][22] - 实现国产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大幅提升,解决飞机零件"造不出"的卡脖子问题 [23] 成飞自主创新成果 - 自研焊锡环加热设备,加工速度从1分钟压缩到15秒,性能优于国外原设备 [12] - 开发在线反向联动标定修调方法,实现高端设备高精度自主维护 [13] - 设计工艺规程"一键生成"系统,大幅提高编写效率 [15] 成飞艰苦奋斗历程 - 上世纪80年代军品任务下降时生产干洗机、摩托车等民用产品维持生存 [16] - 1986年自筹资金8000万元开展技术改造支持歼—10项目 [17] - 坚持"小事不过点,大事不过夜"的工作原则,全力保障飞机研制进度 [18] 成飞未来发展方向 - 向极限制造、空天技术等方向发力,探索未来5-10年技术空白 [24] - 建设智能化"黑灯工厂",实现全流程智能化排产 [23] - 推动型号研制持续迭代升级,保持战机性能领先优势 [24]
龙腾东方(报告文学)
人民日报· 2025-05-30 06:21
歼-10飞机研制历程与成就 - 歼-10CE首次实战中击落多架敌机且零损失 展示卓越性能 [2] - 马来西亚兰卡威航展上歼-10CE模型吸引20余国军政代表团密集访问 [2] - 歼-10是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 采用鸭式气动布局等创新设计 [6][8][16] - 研制过程攻克腹部进气道、水泡式座舱等多项国内首创技术 完成全机静力试验等突破 [16] - 1998年3月23日首飞成功 试飞员雷强创三代机定型试飞零坠毁纪录 [18][20] - 2003年正式装备部队 实现2000年后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目标 [21][22] 航空工业技术创新与体系构建 - 研制中建立系统工程层次管理 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缩短发图周期至1年 [8][10] - 铁鸟试验台群式布局、飞行品质模拟器等关键设施自主开发 [14][15] - 形成第三代战机研发基地和专业人才队伍 奠定后续机型发展基础 [21] - 配套"霹雳"导弹靶试4发全部命中 推动飞机定型进程 [19] 航空装备产业化与国际化进展 - 歼-10系列带动形成"龙"家族 包括歼-20、FC-1等衍生型号 [27] - 民机领域实现C919干线客机等突破 进入国际市场竞争 [27] - AG600水陆两栖飞机完成适航取证 HH-100货运无人机首飞 [27] - 航空技术跨界应用于港珠澳大桥、嫦娥探月等国家工程 [28] 行业精神与团队贡献 - 宋文骢团队从1970年预研起步 历经30年实现型号落地 [5][6][22] - 杨宝树、许德等骨干带病坚持工作直至生命最后阶段 [23] - 肖党生放弃国外高薪回国攻关 牺牲于环控控制器定型前夕 [24] - 新时代航空报国精神强调自主创新 推动从望尘莫及到同台竞技的跨越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