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船舶租赁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第一大独立集装箱船船东:规模达到227艘,新船全部由中国制造
搜狐财经· 2025-08-18 22:35
公司业务动态 - 中国船舶集团与塞斯潘签订12艘9000 TEU集装箱船建造合同 采用人民币结算[2] - 塞斯潘是全球最大的独立集装箱船租赁船东公司 拥有227艘船舶 包括在建 总计运力达到240万TEU[4] - 塞斯潘手持67艘新造船订单 包括59艘集装箱船(69.4万TEU)和8艘超大型汽车运输船 全部由中国船企承建[8] 船舶技术规格 - 9000 TEU级集装箱船总长274.0米 型宽45.6米 型深24.8米 设计航速20节 续航25000海里[2] - 船舶采用双岛式设计 设有7个货舱 可堆放16列9层集装箱 甲板可堆放18列11层集装箱 全船载箱量达到9040 TEU[2] 市场拓展战略 - 塞斯潘2024年进军汽车运输船市场 与现代格罗唯视签订8艘10800CEU超大型汽车运输船租约[8] - 公司自2021年夏季以来时隔近三年重返集装箱船新造船市场 去年订造41艘集装箱船[8] - 2024年4月29日在外高桥造船下单6艘11400TEU集装箱船 采用跨境人民币结算模式[8] 公司背景信息 - 塞斯潘总部位于加拿大温哥华 拥有7050名来自不同国家的管理团队和船员队伍[4] - 公司业务涵盖2500-24000 TEU集装箱船和10800CEU汽车运输船 平均船龄5年[4] - 2023年3月28日Poseidon Acquisition Corp财团完成对Atlas私有化 财团包括日本海洋网联船务等机构[6] 行业地位 - 塞斯潘客户包括地中海航运 马士基 达飞轮船 中远海运等全球知名集装箱班轮公司[4] - 日本海洋网联船务(ONE)是全球第六大集运公司 控制运营273艘船舶 总计运力约209.1万TEU 占全球市场6.38%[6]
中远海发拟订购10艘21万载重吨级散货船并出租
智通财经· 2025-07-29 23:20
造船合约 - 公司全资子公司海南中远海发与舟山重工签订6份2025年重工造船合约,建造6艘21万载重吨级散货船,合约总价为人民币31.68亿元(不含税费) [1] - 海南中远海发与中国船舶集团卖方签订4份2025年中国船舶造船合约,建造4艘21万载重吨级散货船,合约总价为人民币21.12亿元(不含税费) [1] - 上述10艘21万载重吨级散货船将根据2025年造船合约建造 [1] 船舶租赁协议 - 海南中远海发与中远海运散货订立2025年船舶租赁协议,为上述10艘21万载重吨级散货船提供船舶租赁服务 [1] - 租赁期为240个月±90天,自每艘船舶的交付日期起计算 [1] - 每艘船舶的交付日期将不迟于2028年12月31日 [2] - 每艘船舶在租赁期届满后将归还于海南中远海发航运有限公司 [2] - 考虑船舶双燃料动力改造升级后,每艘船舶交付后的预期年租金不超过约人民币6,380万元(不含税) [2]
中国船舶租赁(03877):产业壁垒较高、商业模式优异的高股息标的
国联证券· 2025-06-08 15: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中国船舶租赁(03877)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6][12][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行业方面,船舶租赁未来需求增长受全球经济增长、环保要求提升、老旧船舶替换需求大等因素支撑,绿色能源动力船舶造价高和全球降息使租赁渗透率有望提升 [14] - 公司作为全球船舶租赁商龙头之一,具备背靠中国船舶集团、商业模式优异、绿色转型早、融资成本低、分红水平高五大核心优势,整体业绩优异,估值有提升空间 [4][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概况:船舶需求有较强支撑,租赁渗透率有望提升 - 绿色转型叠加老船更新保障船舶需求:全球贸易量稳步增长,海运份额较高,2024年全球商品进出口金额分别为24.75、24.43万亿美元,2000 - 2024年CAGR分别为5.63%、5.70%,预计后续海运贸易总量增速将保持在2%以上,2025 - 2029 CAGR可达2.4% [23][25] - 环保要求逐步提升,绿色转型持续推进:IMO净零框架预计2027年3月1日生效,适用于5000总吨位及以上国际航行船舶,涵盖国际航运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85%,环保要求日趋严格使存量船舶需更新改造,增量方面船东对绿色能源船舶需求将提升 [29][39] - 当前船队船龄较高,老旧船舶替换需求存在一定刚性:全球船队平均船龄已达17.4年,老旧船舶运营成本提升、经济效益下降,后续几年将进入老旧船舶替换高峰期 [40][46] - 船舶租赁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近年船舶租赁渗透率逐步提升,以集装箱船为例,截至2025年4月末,以数量及TEU计算的租赁渗透率分别为55.37%、47.69%,较2012年末分别+16.23pct、+20.27pct,后续绿色动力船舶价格高和全球降息将带动租赁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52][57][63] 产业背景深厚,商业模式优异 - 核心优势一:全球领先的船厂系租赁公司:中国船舶租赁第一大股东为中国船舶集团,持股比例74.38%,集团是全球最大造船集团,2024年交付量为1638万载重吨,占全球份额18.40%,公司凭借集团背景逆周期投资降低成本 [11][68][70] - 核心优势二:商业模式优异,固定 + 弹性收益增强公司成长性: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于经营租赁及融资租赁,2024年经营租赁租金收入、佣金收入、融资租赁收入、贷款利息收入占比分别为50.35%、0.76%、27.46%、12.28%,公司将部分船舶资产投入即期或短期市场运营获取弹性收益,2024年弹性收益合计6.44亿港元,占净利润30.59% [80][90] - 核心优势三:船龄年轻且结构分散,船队绿色转型进度较快:2024年末公司运营船队平均船龄仅有4.03年,船队多元化,覆盖各类型船舶,截至2024年7月末,节能型船舶占比为89%,为前十大租赁公司中最高水平,后续环保达标压力小 [97][99][101] - 核心优势四:资金成本低:2024年公司整体计息负债成本率为3.56%,较2023年 - 19bp,后续全球主要经济体降息和公司跨币种融资将使资金成本有下行空间 [105][107] 盈利预测、估值与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分别为43.81、46.22、49.68亿港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 1.35%、+5.51%、+7.47%,3年CAGR为3.8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79、24.41、26.61亿港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22%、+7.10%、+9.03%,3年CAGR为8.12% [12][16][112] - 投资建议:公司业绩稳步增长,杠杆水平稳定,ROA驱动盈利能力提升,分红水平高,股息率TTM高于7%,作为船舶租赁龙头公司,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