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租赁服务

搜索文档
克拉克森研究:上半年中国租赁公司新增租赁船舶项目218艘 同比小幅下降
智通财经网· 2025-07-24 16:10
中国航运融资租赁市场半年总结 行业整体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末中国租赁公司船队及手持订单总计3161艘较年初增长100艘但船舶资产价值基本持平 [1] - 2025年上半年新增租赁船舶项目218艘同比下降同时有117艘船舶离开租赁公司名下 [1] - 美国301调查影响尚未显现但二季度船东提前还款意愿上升预计下半年国际船东提前结束租赁项目将增加 [1] 客户结构分析 - 国际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导致中国租赁公司新增海外项目大幅减少二季度仅21艘远低于往年平均水平 [2] - 国内船东新增业务占比达六成以上上半年与68家国内客户合作其中22家为首次合作的中小型民营企业 [2] - 大型国际船东面临融资渠道多样化压力传统密切合作的客户关系受到挑战 [2] 租赁公司类型表现 - 二季度仍有10家租赁公司与海外客户达成交易其中8家为金租公司 [3] - 商租公司客群选择灵活度较高业务规模呈上升趋势头部租赁公司市场份额显著下跌 [3] 船舶类型动态 - 2025年上半年新造船租赁项目仅86艘为近十年低位但国有船东批量订单通过经营性租赁形式达成成为全球新造船市场亮点 [4] - 二手船项目保持稳定10-14年老龄船再融资业务增长点受挫交易市场老龄船融资项目降幅明显 [4]
东疆综保区重磅签约落地航运博览会 助力港产城融合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14 11:43
签约项目与投资规模 - 天津东疆综保区与山东昇润海运、平安国际融资租赁等签署多项协议,签约总额达19 6亿元人民币 [1] - 山东昇润海运计划在东疆设立子公司天津昇润海运,总投资3 6亿元人民币,2025年投放4艘先进冷藏船 [2] - 平安租赁承诺2025年在津增资16亿元人民币,探索船舶租赁业务 [2] 行业影响与市场定位 - 天津昇润海运将成为天津市首家专业远洋冷藏船运输企业,填补天津远洋冷藏运输领域空白 [2] - 该项目将提升京津冀区域高端生鲜产品与高附加值货物的全球通达能力 [2] - 平安租赁与东疆合作将壮大天津航运金融服务能级,为航运企业提供更优质融资解决方案 [3] 制度创新与行政效率 - 首创"协同联办"机制,实现船舶落户"一次申请、多证同办",涵盖船舶所有权登记、国籍证书等核心证书 [4] - 审批流程提速70%,改变企业多头奔波、重复提交材料的困境 [5] - 四大创新服务包括提升国内船舶转籍效率、优化国外进口船舶办证程序等 [6] 区域发展与战略意义 - 合作将促进北方航运市场核心要素向东疆集聚,优化天津航运营商环境 [7] - 推动环渤海经济区域协同发展,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天津力量" [7] - 东疆综保区将持续深化制度创新,吸引更多航运要素集聚,提升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功能能级 [9]
1000艘!渤海湾崛起世界级船舶租赁中心 促进全球贸易流动
搜狐财经· 2025-06-12 00:11
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船舶租赁业务发展 - 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签约落地第1000艘租赁船舶 标志着其正式加入世界千艘船舶租赁俱乐部 [3] - 第1000艘租赁船舶为新加坡建造的浮式天然气液化装置船 总投资近18亿美元 租赁融资金额约12亿美元 [3] - 出租方为6家中国内地金融租赁公司组成的联合体 承租方为国际能源巨头戈拉尔液化天然气集团 [4] 船舶租赁业务模式与规模 - 此次项目是中国内地融资金额最大、参与成员最多的跨境联合租赁项目 [4] - 东疆落地的1000艘租赁船舶包括散装货船、集装箱船、液化气船、油轮等主流贸易运输船型 [4] - 东疆船舶、海洋工程装备跨境租赁业务量占中国内地同类业务总额的90%以上 [4] 行业创新与历史发展 - 2010年中国内地首艘离岸船舶租赁业务在东疆落地 之后陆续开创首艘船舶出口租赁、首座海工平台保税租赁等项目 [4] - 东疆探索的出口租赁、联合租赁等新模式推动了中国内地租赁行业发展和船舶海工制造业"走出去" [4] - 1000艘租赁船舶中逾半数由中国船厂自主建造 [4] 全球贸易与业务增长 - 船舶融资租赁是国际航运企业通行做法 因其重资产、长周期特性 [5] - 2023-2024年全球货物贸易疫后复苏 东疆每年落地船舶租赁业务超200艘 提升世界海上运输能力并降低运输成本 [5] 区域合作与未来发展 - 东疆与香港将深化船舶领域合作 打造"东疆+香港"船舶租赁发展模式 [6] - 香港作为航运仲裁地和航运中心 将与东疆合作提升服务能级并探索产融结合新模式 [6]
中国船舶租赁(03877):产业壁垒较高、商业模式优异的高股息标的
国联证券· 2025-06-08 15: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中国船舶租赁(03877)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6][12][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行业方面,船舶租赁未来需求增长受全球经济增长、环保要求提升、老旧船舶替换需求大等因素支撑,绿色能源动力船舶造价高和全球降息使租赁渗透率有望提升 [14] - 公司作为全球船舶租赁商龙头之一,具备背靠中国船舶集团、商业模式优异、绿色转型早、融资成本低、分红水平高五大核心优势,整体业绩优异,估值有提升空间 [4][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概况:船舶需求有较强支撑,租赁渗透率有望提升 - 绿色转型叠加老船更新保障船舶需求:全球贸易量稳步增长,海运份额较高,2024年全球商品进出口金额分别为24.75、24.43万亿美元,2000 - 2024年CAGR分别为5.63%、5.70%,预计后续海运贸易总量增速将保持在2%以上,2025 - 2029 CAGR可达2.4% [23][25] - 环保要求逐步提升,绿色转型持续推进:IMO净零框架预计2027年3月1日生效,适用于5000总吨位及以上国际航行船舶,涵盖国际航运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85%,环保要求日趋严格使存量船舶需更新改造,增量方面船东对绿色能源船舶需求将提升 [29][39] - 当前船队船龄较高,老旧船舶替换需求存在一定刚性:全球船队平均船龄已达17.4年,老旧船舶运营成本提升、经济效益下降,后续几年将进入老旧船舶替换高峰期 [40][46] - 船舶租赁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近年船舶租赁渗透率逐步提升,以集装箱船为例,截至2025年4月末,以数量及TEU计算的租赁渗透率分别为55.37%、47.69%,较2012年末分别+16.23pct、+20.27pct,后续绿色动力船舶价格高和全球降息将带动租赁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52][57][63] 产业背景深厚,商业模式优异 - 核心优势一:全球领先的船厂系租赁公司:中国船舶租赁第一大股东为中国船舶集团,持股比例74.38%,集团是全球最大造船集团,2024年交付量为1638万载重吨,占全球份额18.40%,公司凭借集团背景逆周期投资降低成本 [11][68][70] - 核心优势二:商业模式优异,固定 + 弹性收益增强公司成长性: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于经营租赁及融资租赁,2024年经营租赁租金收入、佣金收入、融资租赁收入、贷款利息收入占比分别为50.35%、0.76%、27.46%、12.28%,公司将部分船舶资产投入即期或短期市场运营获取弹性收益,2024年弹性收益合计6.44亿港元,占净利润30.59% [80][90] - 核心优势三:船龄年轻且结构分散,船队绿色转型进度较快:2024年末公司运营船队平均船龄仅有4.03年,船队多元化,覆盖各类型船舶,截至2024年7月末,节能型船舶占比为89%,为前十大租赁公司中最高水平,后续环保达标压力小 [97][99][101] - 核心优势四:资金成本低:2024年公司整体计息负债成本率为3.56%,较2023年 - 19bp,后续全球主要经济体降息和公司跨币种融资将使资金成本有下行空间 [105][107] 盈利预测、估值与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分别为43.81、46.22、49.68亿港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 1.35%、+5.51%、+7.47%,3年CAGR为3.8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79、24.41、26.61亿港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22%、+7.10%、+9.03%,3年CAGR为8.12% [12][16][112] - 投资建议:公司业绩稳步增长,杠杆水平稳定,ROA驱动盈利能力提升,分红水平高,股息率TTM高于7%,作为船舶租赁龙头公司,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20][122]
SFL .(SFL)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5-14 21:18
业绩总结 - 总收入为1.93亿美元,包含来自合资企业的收入[19] - 净亏损为3200万美元,每股亏损为0.24美元[4][19] - 调整后的EBITDA为1.16亿美元[4] 现金流与资本支出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4亿美元,未使用的信用额度约为4800万美元[23] - 资本支出剩余8.5亿美元,预计通过交付前和交付后融资来资助[23] 合同与运营数据 - 合同 backlog 达到42亿美元,其中超过三分之二的合同来自投资级别的对手方[4] - 固定收入 backlog 的合同期限平均为7.3年[6] - 运营费用为1.76亿美元,其中包括5800万美元的船舶运营费用和1800万美元的钻井平台运营费用[19] 其他财务信息 - 每股分红为0.27美元,连续第85个季度保持不变[4] - 船舶折旧费用为6091万美元,船舶减值费用为3409万美元[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