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芯片行业
icon
搜索文档
老牌上市通企换帅!这位“80后”掌舵人面临重任
搜狐财经· 2025-07-03 09:13
公司管理层变动 - 综艺股份召开全体员工会议宣布新一届领导班子,杨朦接任董事长兼总经理[3] - 董事会换届后新班子成员涵盖70后、80后、90后三代人,年龄结构优化[19] - 江苏综艺控股集团董事长昝圣达提出五点工作要求并强调绩效考评[20] 新任董事长背景 - 杨朦拥有建筑学与金融复合背景,曾任职迪士尼梦幻工程及美国私募基金高管[4][5][6] - 2020年回国加入江苏综艺集团,从投资者转型为职业经理人[8] - 管理理念强调企业文化、协同力及战略执行三板斧,推行OKR等创新管理模式[9] 公司业务布局 - 旗下15家子公司覆盖集成电路、清洁能源、股权投资等9大板块[9] - 芯片领域布局包括中星微电子(全球图像芯片60%份额)、神州龙芯(首颗国产CPU)等4家核心技术企业[11][12] - 主导白酒数字化升级,与亚马逊云科技合作构建AI驱动的产业生态系统[14][15] 财务与转型挑战 - 近10年扣非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4.5亿元,主营业务依赖投资收益支撑[16][17] - 管理层更迭被视为转型关键,需应对芯片行业高投入、长周期特性及白酒数字化创新[11][18]
内存芯片,寒冬已过?
虎嗅APP· 2025-06-30 07:55
核心观点 - 全球芯片市场尤其是内存芯片领域正释放复苏信号,包括DRAM和HBM市场价格回升、库存去化、订单恢复 [3] - 行业供需结构、产品组合与资本流向正发生深刻变化,新一轮存储周期正以不同于以往的节奏启动 [26] 韩国DRAM出口激增 - 韩国DRAM出口额自2月起连续四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3月增长27.8%,4月增长38%,5月增长36%,6月前20天增长25.5% [4] - 6月前20天韩国DRAM出口额达2.69万亿韩元(约19亿美元),同比增长25.5% [6] - TrendForce预计第三季度通用型DRAM价格将上涨18%~23% [6] 三星DRAM业绩复苏 - 三星半导体部门第二季度营业利润预计达2万亿韩元,环比翻倍增长,主要归因于通用DRAM价格回升 [9] - 三星已向AMD供应HBM3E 12层芯片,但需进入英伟达供应链以站稳HBM市场 [9] - 今年以来三星股价上涨12.9%,走势明显改善 [9] DDR4与DDR5价格走势 - DDR4芯片现货均价达12.5美元,最高价触及24美元,而DDR5价格维持在6美元上下 [11] - 16Gb DDR4 3200芯片现货价格从5月23日的5.6美元上涨至6月20日的11.5美元,几近翻倍 [13] - DDR5 4800/5000芯片价格上涨9%至6美元左右 [13] 美光财报表现 - 季度营收达93亿美元,环比增长15.5%,同比增长36.6%,高于预期的88.6亿美元 [15] - 调整后每股收益1.91美元,高于预估的1.60美元,毛利率提升至39% [15] - HBM业务季度收入环比增长约50%,计划2025年底将HBM市场份额提升至23%~24% [15] SK海力士HBM表现 - SK海力士第一季度在全球DRAM市场份额达36%,高于三星的34%和美光的25% [17] - HBM领域占据70%市场份额,市值突破200万亿韩元(1470亿美元) [17] - 预计第二季度营业利润达9万亿韩元(66亿美元),下半年季度营业利润有望突破10万亿韩元 [17] 行业结构性变化 - 三星、美光、SK海力士相继宣布停产DDR4系列,转向DDR5与HBM [22] - HBM生产带来更高单位利润,厂商将传统产线转向高附加值产品 [22] - 欧美关税政策不明促使终端厂商囤货避险,推高短期价格 [23] AI与HBM需求 - 英伟达预计"数十GW"的AI基础设施项目,每建设一个GW收入将在400亿至500亿美元之间 [24] - 预计英伟达2025年GPU出货量达650万台,2026年达750万台,平均销售价格超40,000美元 [24] - HBM供不应求,存储厂商宣布HBM库存将在2025年之前售罄 [23]
十年前没人敢选的专业,居然翻红了
36氪· 2025-06-28 14:19
一个专业的"红"体现的是社会的关注讨论热度,而"翻红"的偶然性往往源于特定的时代背景,难以预测。 以下文章来源于新周刊 ,作者陈倚 新周刊 . 中国最新锐的生活方式周刊。 又到一年高考志愿填报季,该选自己喜欢的专业还是有就业前景的?曾经那些不被推荐的冷门专业毕业生,现在都过得怎么样?读到"翻红专业"又是什么样的体 验?我们与四位高校毕业生聊了聊他们的故事。 文 | 陈倚 编辑 | 陆一鸣 来源| 新周刊(ID:new-weekly) 封面来源 | 《追光的日子》剧照 6月23日起,全国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可以查询,高考志愿填报也随之成为社交平台上的热门话题。 而在热门与冷门的标签之外,总有一些专业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翻红"。 十年前的冷门专业,十年后可能歪打正着成了新兴行业的"香饽饽";曾经被吐槽的"天坑专业",也可能因为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变成" 天选专业";连续多 年"亮红牌"的专业(即"不建议报考"的专业,通常为人才供需失衡、市场就业空间较小,薪资待遇以及未来前景较差的专业),也可能因为具备考编优势 而持续吸引众多学子报考。 唯一不变的是变化。不同的个体选择就像驶向不同方向的小船,或许带着几分模糊的方向感,但 ...
十年前没人敢选的专业,居然翻红了
虎嗅APP· 2025-06-28 11:41
专业选择与行业变迁 - 经济学曾是热门专业,分数线最高之一,但专业认知与实际学习存在差异[7] - 微电子行业从冷门变为热门,受iPhone4推动进入快速发展期,芯片人才供不应求[13] - 芯片行业现进入供过于求阶段,2022年招聘6个工程师收到300多份简历[13] - 材料化学专业曾不温不火,后被称为"四大天坑",就业面广但交叉性强[26] - 法学专业社会讨论度高,行业精英主义明显,80%案源被20%律师垄断[37] 行业发展趋势 - 微电子行业已过爆发期,现为更新换代阶段,AI算力芯片需求增长但竞争激烈[14] - 电路板行业因AI需求增长,企业利润增幅达10%-30%,硕士应届生年薪17-20万[27] - 新能源行业如光伏和锂电池受国家扶持发展迅速[28] - 考古文博专业因文化节目热播关注度提升,高校扩招且对口岗位增加[21] 就业市场变化 - 芯片工程师2014-2020年供不应求,招人门槛低,现竞争激烈[13] - 材料化学专业仅1/3毕业生从事本专业工作,多进入机械、化学、电子行业[26] - 电路板研发工程师招聘不挑具体专业,工科类均可,但制造业工作环境艰苦[27] - 文博行业岗位扩招,但需热爱且能忍受琐碎工作[21]
德州仪器放弃价格战,模拟芯片行业复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3 20:40
市场反映TI确在酝酿提价,但是否跟进,要看6月15日最终结果。此外,业内模拟公司普遍转向保利 润,而非份额。 6月13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以投资者身份咨询了艾为电子(688798.SH)证券部人士,其表示,TI要到 6月15日才会有最终的涨价函,目前,下游客户其实也在观望TI涨价的结果。"从业内来看,包括我们, 价格现在还比较稳定。之后价格的变化,我们会及时公告,也会考虑下游客户接受情况。" 华泰证券研究指出,德州仪器涨价后续落地情况有待跟踪,本土厂商目前尚未有大幅涨价动作。 TI放弃价格战了? 这一波涨价,其实是对之前价格战的回应。 据媒体报道,2023年5月,TI全面下调了中国市场的芯片价格,发动"价格战"。 面对海外巨头的竞争策略,思瑞浦(688536.SH)、纳芯微(688052.SH)等国内模拟芯片厂商彼时均被迫降 价,以"利润换份额"。 如2024年上半年,思瑞浦归母净利润亏损6563.85万元,同比暴跌565.93%,但产品销量却同比增长 27%;纳芯微归母净利润亏损2.65亿元,但传感器、信号链、电源管理产品销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当前面临的市场竞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国外头部大厂如 ...
日均曝光量5万+,芯片超人开放媒体合作啦!
芯世相· 2025-06-11 14:54
公司业务概述 - 公司旗下拥有【芯世相】和【芯片超人】两大公众号,累计发布1000+篇高质量原创文章,内容垂直精准,在行业内具有影响力 [3][6] - 私域运营积累庞大产业好友资源,覆盖芯片贸易商、方案商、PCBA工厂、终端、原厂等产业链上下游环节 [3][9] - 2023年入局短视频领域,抖音账号@芯片超人花姐及微信视频号@芯片超人全网粉丝超50万,每周持续直播 [3] 核心业务板块 1 原创文章品牌推广 - 通过公众号发布专业行业内容,帮助企业传播品牌并提升行业影响力 [6] - 编辑团队已迭代至第五代,内容创作由资深行业人士参与把关 [6] 2 多媒体平台曝光 - 覆盖芯世相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及知乎/今日头条等20+平台,适合预算有限企业 [7] - 案例显示分发内容可被搜索引擎首页收录,提升企业曝光度 [8] 3 精准广告投放 - 提供公众号banner广告及朋友圈广告,面向高精准度产业链人群 [9] - 推广方式简单直接,效果直观 [10] 4 直播访谈 - 累计直播超百场,形式包括行业专家对谈及热门话题深度挖掘 [12] 5 线索搜集服务 - 通过多元化渠道为客户匹配需求线索 [14] 扩展业务资源 - 提供线下产业大会举办、出海考察及线上线下定制化方案 [15] - 合作需求包括宣传、直播、朋友圈广告等,需注明公司及具体需求 [16][17]
财报前瞻 | 工业领域强劲增长抵御关税风险 亚德诺(ADI.US)绩前获大摩花旗齐唱多
智通财经网· 2025-05-21 16:37
智通财经APP获悉,亚德诺(ADI.US)将于5月22日美股盘前公布第二财季业绩,市场普遍预计,该公司 营收将同比增长16.3%,达到25.1亿美元,与上年同期下降33.8%的情况相反。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70美 元。 不过,与同行德州仪器相比,亚德诺对工业市场的展望可能更为保守。尽管亚德诺在工业市场的敞口较 高(占收入的45%,高于德州仪器的34%),但受关税不确定性影响,公司可能选择谨慎的财务指引。摩 根士丹利认为,在当前环境下,保守的预期更有利于投资者信心。 该行还强调,尽管模拟芯片行业正处于复苏周期,但受半导体关税和出口管制的不确定性影响,复苏更 可能呈现"U型"而非"V型"。亚德诺凭借其高质量的业务组合和稳健的利润率,成为摩根士丹利覆盖范 围内最具防御性的模拟芯片公司。 花旗同样特别看好亚德诺,这主要源于模拟芯片市场(尤其是占公司近半营收的工业领域)呈现的强劲订 单增长趋势。为此,花旗分析师Christopher Danely将目标价从235美元上调至260美元,重申"买入"评 级,并将其列为花旗首选推荐标的。 上一季度,亚德诺业绩超出分析师预期,实现营收24.2亿美元,同比下降3.6%。对于该公司 ...
通信光芯片行业自主可控通信光芯片行业自主可控
2025-05-12 09:48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通信光芯片行业、光模块市场 - **公司**:博通、Lumentum、Coherent、住友、三菱、源杰科技、仕佳光子、索尔思公司、华为、旭创、新易盛、海信、华工、格罗方德、Intel、台积电、中芯国际、粤芯半导体、太辰光、长飞、博创科技、星云光电(华芯)、天天进科技、Cisco、Poxel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全球光芯片市场格局**:全球光芯片市场由博通、Lumentum、Coherent、住友和三菱五家公司主导,占据 90%以上份额,美国三家公司占全球市场份额约 70%,日本两家公司合计约 25% [2][20] - **全球光芯片产能**:自 2024 年起缓解,从 AI 爆发初期的 3000 万片增长至 9000 万片以上,基本满足市场需求,但高端 100G 及以上光芯片仍依赖美日供应商 [1][2] - **国内光芯片市场现状**:高端光芯片领域弱势,技术设计和生产工艺与国际领先企业存在差距,尤其在磷化铟衬底和 Vixel 特殊工艺方面;国内 25G 及以下光芯片国产化进展顺利,但 25G 以上市场自给率较低,良率和性能与国际大厂有差距,100G 以上产品国产化率约 5% [1][3][4] - **光模块市场发展趋势**:从 800G 到 1.6T 甚至 3.2T 的发展过程中,将逐渐从传统分立器件形式转向光电合封方案,以解决数据中心功耗和散热问题,并突破 DSP 处理器设计瓶颈 [5] - **硅光技术发展前景**: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预计到 2028 年,硅光芯片将逐渐成熟,并在 800G 以上的高速通信市场中占据 50%以上的份额 [6][13] - **国内企业应对措施**:国内企业如旭创、新易盛、海信、华工等纷纷投资上游产业或进行自主研发,以推动自身产品向更高端、更高速方向发展 [16] - **光芯片需求领域**:主要集中在数据中心、电信运营商及 AI 数据中心 [19] - **国产化情况**:100G 光模块国产化率接近 50%,EML 激光器仍较弱,25G 光模块国产化率超过 50%,50G 则停留在 20%至 30%之间,100G 以上产品国产化率约 5% [2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国内企业量产情况**:国内一些公司如元杰和海信宽带已经实现了 25G 光芯片的量产,年产能大约在百万级别,还未达到千万级别 [9] - **国内企业技术进展**:包括华为、光迅和海信在内的许多国内公司已经能够实现 50G 技术,华为接近实现 100G,但尚未达到量产阶段 [8] - **光芯片流片方式**:有利用 MEMS 技术自行建厂建产线进行生产和委托台湾等地具有相关工艺能力的厂商进行流片两种方式 [29] - **光芯片制造工艺**:涉及能级跃迁的激发过程,需要在磷化铟或砷化镓材料上刻制深沟,以捕捉电子并通过加电压实现能量跃迁,从而产生激光 [30] - **国内电芯片发展情况**:国内有公司从事电芯片(DSP)的研发与生产,但主要挑战在于制造环节,当前通信芯片如 DSP 已经进入 5 纳米、7 纳米制程,国内能够实现 7 纳米制程的仅有中芯国际,其产能也非常有限,大部分被华为占用 [31] - **光模块与光芯片对应关系**:一个 800G 光模块需要八个 100G 或四个 200G 光芯片;400G 光通信模块可以使用 8 个 50G 光芯片,也可以使用 4 个 100G 光芯片 [35][37] - **光芯片出货量**:2024 年的整体 100G 级别以上的光芯片出货量为 1.1 亿片,2025 年第一季度,五家主要厂商的 100G 级别以上的整体出货量约为 3300 万片,同比增加了接近 20% [39]
芯片行业会出现“董小姐4+4事件”吗?
是说芯语· 2025-05-03 20:08
芯片行业人才特性分析 - 行业知识体系极为复杂,涉及半导体物理、电路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等多门学科,从设计到制造需长时间专业积累[3] - 华为海思培养成熟芯片设计师需多年时间,包括理论学习、项目实践及国际前沿技术跟进,无法通过短期速成[3] - 芯片设计需精通架构构思、电路设计、逻辑设计及版图设计全流程,制造环节依赖高精度工艺如光刻、蚀刻[7] 人才选拔与评价机制 - 中芯国际招聘注重项目经验和实际能力,候选人需展示对光刻/蚀刻等工艺的熟练度及问题解决能力[4] - 企业任用完全基于真实业绩,特权或关系难以立足,技术成果需经国际会议/学术期刊公开验证[4] - 英特尔、三星等国际巨头在高竞争环境下仅认可专业能力与创新精神,淘汰无实际贡献者[8] 产学研合作与行业监管 - 清华大学等高校研发需经企业应用验证才能转化,合作机制规范且能力贡献透明化[5] - 政府通过产业政策与资金扶持严格监管资源分配,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制定标准推动技术创新[5] - 国际化合作项目遵循全球规则,人才流动打破地域限制,评价更客观公正[9] 行业竞争与技术壁垒 - 市场倒逼企业持续推出高性能、低成本芯片,研发投入巨大(如英特尔、三星),仅真才实学者能晋升[8] - 技术复杂性使无专业能力者无法胜任工作,即便进入也会因无法贡献被快速淘汰[7] - 全球产业链协作增强技术透明度,不正当行为易暴露,企业声誉机制强化内部管理[9]
ST和TI两大巨头:行业正在复苏
半导体芯闻· 2025-04-24 18:39
行业复苏信号 - 两大芯片巨头TI和ST在一季度业绩中均提到行业转向复苏 [2] - TI预测第二季度营收41.7亿至45.3亿美元 远超华尔街预期的41.2亿美元 [4] - ST预计第二季度营收27.1亿美元 高于分析师预期的26.2亿美元 [8] 德州仪器(TI)动态 - 公司观察到工业市场在所有渠道和地区呈现真正复苏 非关税因素驱动 [4] - 中国客户贡献第一季度约20%收入 但面临中美关税威胁 [6] - 公司通过国际工厂网络实现产能快速扩张 可跨地区测试封装芯片 [6] - 股价年内下跌19% 主因贸易战担忧 [6] - 需协调客户获取低关税地区生产的芯片 生产周期约三个月 [6] 意法半导体(ST)表现 - 公司称第一季度为今年业绩最低点 营收25.2亿美元符合预期 [8] - 第一季度营业利润同比暴跌99.5% 反映汽车/工业芯片多年低迷 [8] - 库存天数增至167天 较上季度122天显著上升 [9] - 未提供全年指引 因市场不确定性和客户库存调整持续 [9] 分析师观点 - Summit Insights认为TI乐观预测源于周期性需求复苏和潜在关税上调 [6] - 杰富瑞指出汽车/工业芯片行业处于低谷复苏早期 2025下半年至2026年将改善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