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导向型农业
搜索文档
品质化、个性化、功能化……农产品供给贴合“新吃法”
人民日报· 2025-10-17 08:07
近年来,缤纷多样的农产品里,涌现出行业细分新赛道。农产品供给端要如何适应各种潮流"新吃法"? 记者进行了采访。 把握营养健康消费主线,各类功能性食品融入一日三餐 早上,倒入即食燕麦片,淋上冰牛奶,撒一把蓝莓和奇亚籽。"比吃包子油条少摄入200大卡热量,膳食 纤维还多出5克……"社交平台上,这样的轻食搭配吸引了不少网友。流行趋势里,过去不起眼的杂粮杂 豆,正悄然加入主食化行列。 品质化、个性化、功能化,全国每年超2亿吨绿色优质农产品进入市场 农产品供给贴合"新吃法"(农产品新消费观察) 减脂餐,药食同源,一站式吃住游……城乡居民的食物消费新趋势,折射产业、产品和生产结构之 变。"十四五"以来,全国新认证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3.6万个,每年向社会提供绿 色优质农产品实物总量超过2亿吨。 内蒙古阴山优麦食品有限公司车间里,经过去芒、筛选、籽粒切割等工序,一款新研发的低升糖指数 (GI)燕麦产品即将装车运往各地。公司所在的乌兰察布市地处阴山北麓,正是优质裸燕麦的黄金产区。 耐干旱、耐盐碱、抗风沙,燕麦曾是养育当地人的主粮。"这几年,我们围绕主食、低GI、冲调等不同 功能场景,开发了70多个单品。"公司 ...
农产品供给贴合“新吃法”(农产品新消费观察)
人民日报· 2025-10-17 06:20
图①:四川省盐边县金芋健魔芋三产融合示范园一景。 王明钰摄 图②:云南省彝良县的一家特色餐馆,天麻被制成各类美食端上餐桌。 赵 昱摄 图③: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卓资县一家农场,燕麦喜获丰收。 张可心摄 减脂餐,药食同源,一站式吃住游……城乡居民的食物消费新趋势,折射产业、产品和生产结构之 变。"十四五"以来,全国新认证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3.6万个,每年向社会提供绿 色优质农产品实物总量超过2亿吨。 近年来,缤纷多样的农产品里,涌现出行业细分新赛道。农产品供给端要如何适应各种潮流"新吃法"? 记者进行了采访。 把握营养健康消费主线,各类功能性食品融入一日三餐 早上,倒入即食燕麦片,淋上冰牛奶,撒一把蓝莓和奇亚籽。"比吃包子油条少摄入200大卡热量,膳食 纤维还多出5克……"社交平台上,这样的轻食搭配吸引了不少网友。流行趋势里,过去不起眼的杂粮杂 豆,正悄然加入主食化行列。 内蒙古阴山优麦食品有限公司车间里,经过去芒、筛选、籽粒切割等工序,一款新研发的低升糖指数 (GI)燕麦产品即将装车运往各地。公司所在的乌兰察布市地处阴山北麓,正是优质裸燕麦的黄金产 区。 耐干旱、耐盐碱、抗风沙,燕麦曾是养 ...
品质化、个性化、功能化 全国每年超2亿吨绿色优质农产品进入市场 农产品供给贴合“新吃法”(农产品新消费观察)
人民日报· 2025-10-17 06:08
营养健康消费趋势 - 以减脂、控糖、抗衰、助眠等为目标的膳食管理成为农产品产销两旺的关键词[2] - 功能性食品走向多元化、精准化、便捷化,从传统胶囊片剂形态融入日常食品,如富硒大米、DHA鸡蛋等营养强化农产品获得消费者青睐[4] - 杂粮杂豆加入主食化行列,内蒙古阴山优麦公司开发70多个低升糖指数燕麦单品,销售额达3亿多元,出口北美、东南亚、日韩等地[2] 药食同源产业发展 - 2023年11月天麻被新增列入“药食同源”目录,云南昭通天麻有机认证种植面积10万亩,综合产值93.91亿元,开发蜜片、酒、面膜等30多种深加工产品[3] - 农业农村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纲要,首次提出“推进营养型农业生产”,部署农产品营养化高值化加工及食药物质开发利用[3] 农产品深加工升级 - 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生产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深加工匹配现代快节奏生活需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7] - 截至2023年底,中国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3%,比2019年提高4.5个百分点[6] - 山东沂南泉润食品公司年加工消耗各类畜禽产品超5000吨,工业总产值超1.4亿元,每年推出2款以上新产品[5][6] - 河南卢氏县培育食用菌精深加工企业21家,投入1.38亿元打造珍稀食用菌项目,构建完整“产加销服”生态圈[7] 产业融合与利益联结 - 80%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合作社与小农户建立订单采购、保底收益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1.25亿农户增收,收入增幅比其他农户高30%以上[8] - 全国累计建设42个部级农产品加工学科群重点实验室、43个部级科研试验基地,立项农产品加工标准超200项,9万多家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约八成涉及加工业务[8] 农文旅融合新场景 - 魔芋零食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128%,线下渠道增速超60%,四川盐边县魔芋产业产值近2亿元[9] - 盐边县金芋健魔芋三产融合示范园以魔芋膳食、生态景观为特色,开发魔芋食研室、花园餐厅等新业态,实现一站式吃住游[10] - 魔芋加工向高附加值延伸,计划生产绿色生态降解材料如保鲜膜、医用胶囊,预计鲜魔芋年收购量超3.6万吨[10] - 陕西洛川打造5条苹果观光精品线路、46个观光园区,浙江安吉竹产业年接待游客超500万人次,衍生经济收益超15亿元[11] 政策与科技支撑 - “十四五”以来全国新认证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3.6万个,每年提供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物总量超2亿吨[1] - 科研人员在加工工艺、保鲜等关键环节持续创新,如机器人炒菜、细胞冻鲜技术、等离子体灭菌设备等推进现代农业全链条升级[8] - 农业农村部将引导各地挖掘特色资源,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建设,深化农业品牌打造和乡村文旅融合[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