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产品
搜索文档
大消费组十一月消费金股:提高消费率,布局消费股
招商证券· 2025-11-04 13:34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2] 行业核心观点与规模 - 报告核心观点为提高消费率,布局消费股 [1] - 行业覆盖股票家数为1217只,占市场总数23.6% [2] - 行业总市值为18007.3十亿元,占市场总市值16.9% [2] - 行业流通市值为16508.7十亿元,占市场流通市值17.0% [2] - 行业指数近1个月绝对表现1.5%,近6个月18.2%,近12个月22.3% [3] - 行业指数近1个月相对表现1.2%,近6个月-5.2%,近12个月2.7% [3] 食品饮料行业 - 白酒板块产业出清、需求激发、批价企稳是积极信号,板块买点可能在年底出现 [7] - 大众品板块中饮料、休闲食品等延续高景气,保健品板块边际改善 [7] - 西麦食品25Q3实现营业收入5.47亿元,同比增长18.92%,扣非归母净利0.4亿元,同比增长86.30% [7] - 卫龙美味魔芋产品25Q3维持25H1增速,辣条业务10月维持低正整数增长,海外泰国市场11月开始供货 [8] - 新乳业25Q3业绩略超预期,低温业务延续双位数增长,毛利率有所改善 [8] 轻工纺织服装行业 - 海外服装需求稳定,零售及批发库存处于相对偏低位置,服装制造龙头订单有望持续改善 [9] - 国际龙头品牌服装表现相对优于鞋类,服装订单改善确定性更强 [9][10] - 重点推荐申洲国际、晶苑国际、九兴控股、裕元集团等纺织制造龙头 [9][10] - 个护板块建议关注双十一个大促数据,推荐线上运营能力强且线下有优势的登康口腔 [12] - 出口链推荐具备海外产能布局的匠心家居、裕同科技,建议关注浩洋股份 [12] 家用电器行业 - 华宝新能受益于移动家储和阳台光储需求,2025年前三季度欧洲市场同比增长132%,北美市场增长40.5% [14] - 华宝新能备电家储规模突破2亿元,25/26年有望实现3-4亿/10+亿元新增量,预计25/26年业绩重回6/10亿元 [14] - 极米科技国内投影行业竞争格局改善,DLP投影份额中极米等四家占比高达94% [15] - 极米科技与当贝达成核心部件光机战略合作,越南工厂投产支撑海外业务,26年业绩有望重回5亿+ [15][16] 零售行业 - 量贩零食头部企业万辰月均开店从400家提速至500家,鸣鸣从700-800家提速至1000+家 [18] - 万辰Q3净开店约1200家,鸣鸣Q3净开店2700家,行业市占率向头部集中 [18] - 行业同店数据预计Q3环比改善,随着运营优化及基数下降,有望逐步转正 [18] 医药行业 - CXO龙头药明康德、康龙化成三季报超预期并上调业绩指引 [20] - 海外进入降息通道,生物制药并购活跃带动研发复苏,国内BD交易及港股IPO火热激发研发热情 [20] - 推荐关注创新上游的百普赛斯、毕得医药等,以及CDMO/原料药领域的药明康德、博腾股份等 [20] 商贸社服行业 - 外卖补贴力度自8月起相较于6-7月有所收窄,茶饮品牌同店持续高增长 [22] - 推荐关注高增长低估值餐饮股,包括古茗、绿茶,关注小菜园 [22] - Q3出行景气度稳步上行,长白山景区实现客流202万人次,同比增长20% [22] - 推荐关注OTA及景区标的,包括携程集团、同程旅行,关注长白山 [22][23] 农业 - 生猪养殖产能持续去化,2025年Q3末能繁母猪产能环比下滑0.2%至4035万头 [25] - 政策引导叠加行业亏损,产能去化有望加速,首推牧原股份,其次德康农牧、温氏股份等 [25] - 极端气候威胁粮食安全,转基因玉米产业化扩面提速,推荐隆平高科、大北农、登海种业 [25][26] - 禽养殖中白羽鸡受海外引种下降影响供给偏紧,黄羽鸡父母代存栏降至低位,重点推荐立华股份、德康农牧 [26]
西麦食品(002956) - 2025年11月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1-03 17:16
大健康产品进展 - 西麦食养轻滋补粉类产品于9月末开始局部区域推广,销售情况符合预期 [1][2] - 西一大健康产品已生产出成品,正在进行上市前准备 [2] - 轻滋补及药食同源相关市场规模已达200亿元,市场持续扩容 [5] 电商与渠道表现 - 三季度电商表现亮眼,品牌在兴趣电商平台市场地位突出 [2] - 三季度零食量贩渠道销量快速增长,主要源于SKU升级迭代和新品导入 [4] - 四季度为传统销售旺季,公司对双11、双12及春节消费持乐观预期 [3] 费用管控策略 - 三季度销售费用率降低,为主动控费结果,线下因淡季及渠道调整克制投放,线上坚持控费增效 [6] - 费用管控在未影响销售前提下优化经营成果 [6] - 四季度将适度增加费用投入以支持旺季;中长期随规模效应释放,费用率中枢有望逐步下移 [6] 子品牌西麦食养战略 - 西麦食养为全新子品牌,主打轻滋补系列,产品属冲调类,与公司原有业务协同 [4][5] - 轻滋补市场尚处发展初期,头部品牌空缺,为公司提供窗口期 [5] - 采取系列化产品+品牌化运营策略,线上已全面上线,线下在山东、河南试点,反馈积极 [5] 德赛康谷业绩 - 德赛康谷上半年经营承压,下半年明显向好,第三季度起已实现由亏转盈 [7] - 业务以ToB为主,营收规模及利润体量有限,短期内不宜过高预期 [7]
行业点评报告:9月社零增速边际回落,消费修复仍待巩固
开源证券· 2025-10-21 10: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看好(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社零数据增速环比回落,消费需求基础仍待巩固,但在稳增长及促消费政策支持下,食品饮料板块有望逐步改善[3] - 白酒行业显现底部特征,需求进一步下滑可能性低,估值处于相对低位,建议适当布局[3] - 大众品板块中,新消费标的表现出高成长性,建议从新渠道、新品类、新市场等角度布局,重点关注卫龙美味、西麦食品、盐津铺子、百润股份等[3] 月度观察总结 - 2025年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0%,增速环比8月下降0.4个百分点[4] - 2025年9月餐饮收入及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0.9%和下降1.6%,增速环比8月分别下降1.2个百分点和2.6个百分点[4] - 2025年9月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6.3%、下降0.8%、增长1.6%,增速环比8月分别变化+0.5个百分点、-3.6个百分点、+3.9个百分点[4] 季度观察总结 - 2025年第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5%,增速相较第二季度减少1.9个百分点[5] - 2025年第三季度餐饮及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3%和下降0.2%,增速相较第二季度分别下降2.6个百分点和2.7个百分点[5] - 2025年第三季度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增速分别为+6.7%、+1.4%、+0.8%,相较第二季度分别变化-5.7个百分点、+2.1个百分点、-3.7个百分点[5] 产业观察总结 - 白酒板块需求接近底部位置,8月以来政策边际放松带动需求修复,9月动销同比下滑但环比降幅收窄[6] - 大众品板块持续看好具备渠道、品类、市场红利的品种,西麦食品加速新业务落地,在胖东来和山姆渠道推出新产品,且2026年原料成本红利有望延续[6]
品质化、个性化、功能化……农产品供给贴合“新吃法”
人民日报· 2025-10-17 08:07
农产品消费新趋势 - 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呈现减脂餐、药食同源、一站式吃住游等新趋势,折射产业和产品结构之变[1] - “十四五”以来,全国新认证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3.6万个,每年向社会提供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物总量超过2亿吨[1] - 农产品供给端需适应各种潮流“新吃法”[1] 营养健康与功能性食品 - 以减脂、控糖、抗衰、助眠等为目标的膳食管理成为农产品产销两旺的关键词[2] - 内蒙古阴山优麦食品有限公司围绕不同功能场景开发70多个燕麦单品,产品销往国内200多个城市并出口,销售额达3亿多元[2] - 天麻被新增列入“药食同源”目录,云南昭通天麻有机认证种植面积10万亩,综合产值93.91亿元,开发出30多种深加工产品[3] - 功能性食品走向多元化、精准化、便捷化,富硒大米、DHA鸡蛋、高油酸花生等营养强化农产品获消费者青睐[4] 农产品深加工发展 - 山东泉润食品有限公司年加工消耗各类畜禽产品超5000吨,工业总产值超1.4亿元,每年推出2款以上全新产品[5][6] - 截至2023年底,我国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3%,比2019年提高4.5个百分点[6] - 农产品深加工匹配现代快节奏生活需要,有利于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民增收[7] - 河南卢氏县培育食用菌精深加工企业21家,投入1.38亿元的珍稀食用菌项目一期已投产[7] 产业主体与技术支持 - 全国80%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合作社与小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1.25亿农户增收,收入增幅比其他农户高30%以上[8] - 全国有9万多家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约八成涉及农产品加工业务[8] - 2018年以来全国累计建设42个部级农产品加工学科群重点实验室、43个部级农产品加工技术科研试验基地,立项农产品加工标准超200项[8] - 在加工工艺、保鲜等关键环节持续研发创新,如机器人炒菜、细胞冻鲜技术、等离子体灭菌设备等[8] 特色产业与农文旅融合 - 魔芋零食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128%,线下渠道增速超60%,四川盐边县魔芋产业产值近2亿元[9] - 盐边县金芋健魔芋三产融合示范园开业,以魔芋膳食、生态景观为特色,提供一站式吃住游体验[10] - 魔芋加工向高附加值延伸,新投产膳食纤维颗粒生产线,未来计划生产绿色生态降解材料,预计鲜魔芋年收购量超3.6万吨[10] - 通过制定22项地方种植标准和品种研发,魔芋亩产提高40%[11] 产业拓展与政策支持 - 各地挖掘农业多种功能,陕西洛川打造苹果观光精品线路和园区,浙江安吉竹产业年接待游客超500万人次,衍生经济收益超15亿元[11] - 2024年各地丰收节活动累计带动农产品消费300多亿元,全国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近9000亿元[12] - 下一步将引导各地挖掘特色资源,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建设,深化农业品牌打造和乡村文旅融合[12]
农产品供给贴合“新吃法”(农产品新消费观察)
人民日报· 2025-10-17 06:20
农产品消费新趋势与产业升级 - 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呈现减脂餐、药食同源、一站式吃住游等新趋势,折射产业、产品和生产结构之变[3] - "十四五"以来全国新认证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3.6万个,每年提供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物总量超过2亿吨[3] 营养健康导向型农业 - 杂粮杂豆加入主食化行列,以减脂、控糖、抗衰、助眠为目标的膳食管理成为农产品产销关键词[4] - 内蒙古阴山优麦公司开发70多个燕麦单品,销售额达3亿多元,产品销往国内200多个城市及北美、东南亚、日韩等地,带动1万多户农牧民增收[4] - 天麻被新增列入"药食同源"目录,云南昭通天麻有机认证种植面积10万亩,综合产值93.91亿元,开发蜜片、酒、面膜等30多种深加工产品[5] - 农业农村部等三部门印发《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首次提出"推进营养型农业生产",部署农产品营养化高值化加工及食药物质开发利用[5] - 功能性食品走向多元化、精准化、便捷化,富硒大米、DHA鸡蛋、高油酸花生等营养强化农产品获消费者青睐[6] 农产品深加工与产业链升级 - 山东泉润食品年加工消耗各类畜禽产品超5000吨,工业总产值超1.4亿元,每年推出2款以上新品,建立全程可溯源系统[7][8] - 截至2023年底我国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3%,较2019年提高4.5个百分点[8] - 河南卢氏县培育精深加工企业21家,投入1.38亿元珍稀食用菌项目投产,与科研机构合作构建"产加销服"生态圈[9] - 全国80%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合作社建立订单采购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1.25亿农户增收,收入增幅比其他农户高30%以上[9] - 2018年以来全国建设42个部级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43个部级试验基地,立项加工标准超200项,9万多家县级以上龙头企业约八成涉足加工业务[9] - 加工技术持续创新,如机器人炒菜、细胞冻鲜技术、等离子体灭菌设备等推进现代农业全链条升级[10] 特色农产品与农文旅融合 - 魔芋零食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128%,线下渠道增速超60%,四川盐边县魔芋产业产值近2亿元[11] - 盐边县金芋健魔芋三产融合示范园开业,涵盖魔芋食研室、餐厅、体验区等新业态,带动魔芋米、膳食粉、精酿啤酒等产品销售[11][12] - 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制定22项地方种植标准,推动魔芋亩产提高40%,计划引入保险托底机制[12] - 陕西洛川开发苹果醋、酒、脆片等产品,打造5条观光线路、46个观光园区,延长苹果生命周期[13] - 浙江安吉发展竹酒店、竹民宿等业态,年接待游客超500万人次,衍生经济收益超15亿元[13] - 2024年丰收节活动带动农产品消费300多亿元,全国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近9000亿元[13]
品质化、个性化、功能化 全国每年超2亿吨绿色优质农产品进入市场 农产品供给贴合“新吃法”(农产品新消费观察)
人民日报· 2025-10-17 06:08
营养健康消费趋势 - 以减脂、控糖、抗衰、助眠等为目标的膳食管理成为农产品产销两旺的关键词[2] - 功能性食品走向多元化、精准化、便捷化,从传统胶囊片剂形态融入日常食品,如富硒大米、DHA鸡蛋等营养强化农产品获得消费者青睐[4] - 杂粮杂豆加入主食化行列,内蒙古阴山优麦公司开发70多个低升糖指数燕麦单品,销售额达3亿多元,出口北美、东南亚、日韩等地[2] 药食同源产业发展 - 2023年11月天麻被新增列入“药食同源”目录,云南昭通天麻有机认证种植面积10万亩,综合产值93.91亿元,开发蜜片、酒、面膜等30多种深加工产品[3] - 农业农村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纲要,首次提出“推进营养型农业生产”,部署农产品营养化高值化加工及食药物质开发利用[3] 农产品深加工升级 - 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生产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深加工匹配现代快节奏生活需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7] - 截至2023年底,中国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3%,比2019年提高4.5个百分点[6] - 山东沂南泉润食品公司年加工消耗各类畜禽产品超5000吨,工业总产值超1.4亿元,每年推出2款以上新产品[5][6] - 河南卢氏县培育食用菌精深加工企业21家,投入1.38亿元打造珍稀食用菌项目,构建完整“产加销服”生态圈[7] 产业融合与利益联结 - 80%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合作社与小农户建立订单采购、保底收益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1.25亿农户增收,收入增幅比其他农户高30%以上[8] - 全国累计建设42个部级农产品加工学科群重点实验室、43个部级科研试验基地,立项农产品加工标准超200项,9万多家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约八成涉及加工业务[8] 农文旅融合新场景 - 魔芋零食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128%,线下渠道增速超60%,四川盐边县魔芋产业产值近2亿元[9] - 盐边县金芋健魔芋三产融合示范园以魔芋膳食、生态景观为特色,开发魔芋食研室、花园餐厅等新业态,实现一站式吃住游[10] - 魔芋加工向高附加值延伸,计划生产绿色生态降解材料如保鲜膜、医用胶囊,预计鲜魔芋年收购量超3.6万吨[10] - 陕西洛川打造5条苹果观光精品线路、46个观光园区,浙江安吉竹产业年接待游客超500万人次,衍生经济收益超15亿元[11] 政策与科技支撑 - “十四五”以来全国新认证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3.6万个,每年提供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物总量超2亿吨[1] - 科研人员在加工工艺、保鲜等关键环节持续创新,如机器人炒菜、细胞冻鲜技术、等离子体灭菌设备等推进现代农业全链条升级[8] - 农业农村部将引导各地挖掘特色资源,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建设,深化农业品牌打造和乡村文旅融合[12]
西麦食品谢庆奎:75岁,仍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中国基金报· 2025-09-15 13:37
公司业绩与战略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超18% 净利润同比增长超22% [7] - 公司制定高质量创新发展新三年规划 2025年是开局之年 提出"简化促增长"原则 [7] - 公司是中国燕麦行业唯一一家全产业链上市公司 占据市场第一份额 [6] 大健康战略布局 - 2024年3月正式发布大健康战略 打造燕麦谷物外的新增长曲线 [9] - 成立西麦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专注于大健康食品研发生产与销售 [9] - 战略方向确定为"药食同源+生物发酵" 与一阳生集团建立战略合作 [11] - 成立合资公司"西一生物科技" 由西麦食品持股51% [11] - 一阳生集团拥有150多项专利 在生物发酵领域实力强大 [11] - 将重点推出大健康口服液等产品 共同开拓千亿级市场 [12] 产能扩张计划 - 江苏西麦二期竣工投产 提出"用三年时间再造一个宿迁新西麦"目标 [3] 企业管理与传承 - 对接班人持开放态度 认可直系亲属、非直系亲属或职业经理人 [14] - 聘请孙红艳担任公司总经理 为内部培养的职业经理人 [14] - 以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为学习榜样 注重现代企业治理体系建设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