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供给侧出清
搜索文档
医药商业行业跟踪报告:线下药店9月月报:行业在政策承压下尚处修复阶段,关注企业经营基本面改善-20251013
万联证券· 2025-10-13 17:40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4] 核心观点 - 线下药店行业在医保政策承压、集采等环境下尚处于修复状态,行业供给侧出清加速,企业聚焦提升单个门店经营效率,长期利好行业健康发展 [2] - 在行业集中度提升和处方外流趋势下,需关注企业经营基本面改善情况 [2] - 处方外流长期逻辑不变,是推动行业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龙头药店凭借院边店布局、专业药事服务能力和供应链体系占据优势 [7][28] - 行业供给侧出清推进,集中度提升,监管趋严和竞争加剧增大了中小型连锁和单体药店的经营压力,为大型连锁龙头通过并购整合市场提供机会 [7][28] 行情回顾总结 - 9月医药生物(申万)指数下跌1.71%,跑输沪深300指数;年初至9月该指数上涨23.36% [7][11] - 9月医药细分板块表现分化,线下药店(申万)板块下跌1.70%;年初至9月,该板块上涨3.07% [16][17] - 9月线下药店上市公司股价多数下跌,益丰药房上涨5.05%,老百姓下跌9.10%;年初至9月底,华人健康上涨16.11%,漱玉平民下跌7.95% [21] - 2025年10月10日,线下药店指数市盈率为23.01倍,其2020年至2024年的市盈率分位数分别为28.82%、34.87%、44.18%、57.93%、69.01%,估值处于5年来低位 [7][23] 行情与股价分析 - 线下药店板块自2024年下半年开始持续跑输大盘,主因是医保政策承压、监管趋严引发市场对客流和医保收入流失的担忧,以及集采政策影响毛利率的预期,导致估值受压至历史低位 [7][28] - 2025年板块经历上涨后回调,上半年因监管政策趋于稳定、不确定性减少及业绩预期驱动而上涨,下半年因中报业绩不达预期而回调,出现估值和业绩的戴维斯双杀 [7][28]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三季报数据 [7][28]
东鹏控股(003012):零售深耕、现金充沛,存量时代逐步筑底
国盛证券· 2025-06-11 14: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东鹏控股作为瓷砖行业龙头,零售渠道经长期建设已形成较强掌控力,并拓展工长等流量入口,同时工程端携手装企开拓整装市场,2025 年有望触底,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分别为 60.1 亿元、61.1 亿元、65.8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54 亿元、4.07 亿元、4.91 亿元,三年业绩复合增速 17.8%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零售起家的建陶企业,经营质量优异 - 东鹏控股始创于 1972 年,主营瓷砖和卫浴业务,瓷砖是主要收入利润来源,收入占比 80%以上,渠道以经销渠道为主,占比 60%以上,零售及中小微工程占比 70%以上,地产战略工程占比 15%,剩余为市政、整装等小 B 业务 [1] - 2024 年受行业需求减弱、竞争激烈影响,公司收入 64.7 亿元,同比下滑 16.8%,归母净利润 3.3 亿元,同比下滑 54.4% [1] - 实控人合计持股 45.84%,股权结构稳定,2024 年再次调整股权激励方案,激发管理团队积极性 [40][43] 行业:二手房需求火热,供给侧加速出清 需求:二手房韧性支撑,需求拐点临近 - 2024 年以来地产销售、竣工下滑,新房需求收缩,但存量房旧改需求和二手房重装需求为家装需求提供支撑 [46] - 2024 年重点 30 城二手房成交套数同比增长约 7%,25Q1 北上广深等 14 城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 36.4%,预计 2025 年建材需求有边际改善 [48] - 人口结构使二手房活跃具备持续性,我国 40 - 44 岁人群数量上升,改善型需求或通过二手房满足 [54] - 预计 2025 年存量房市场装修需求占比接近 60%,2026 年存量房需求合计占比超 60%,装修建材需求有望回升 [63] - 卫生间和厨房是局改热门空间,瓷砖需求受益,2026 年后瓷砖需求有望企稳 [64][69] 供给:市场化驱动叠加节能降碳推进,产能持续出清 - 2024 年我国陶瓷砖产量 59.1 亿平方米,同比下滑 12.1%,产能利用率降至 48.4% [73] - 广东、江西、福建为主要产能集群,抛釉砖、中板、大板产能增速较快,瓷片产能下滑较大 [75] - 2024 年全国建筑陶瓷生产企业数量和生产线较 2022 年减少,2025 年市场化出清将持续 [78] - 双碳、能耗约束下,“煤改气”推进有望加速淘汰瓷砖落后产能 [80] 公司:渠道建设持续推进,现金流质量高 供应链完善,产品线丰富,成本持续优化 - 公司在全国建有 10 个生产基地,采用共享仓模式赋能中小经销商,供应链完善 [83] - 公司实行“1 + N”战略,产品线丰富,具备设计和交付一站式服务能力 [88] - 产能扩张使 OEM 比例降低,规模效应体现,成本持续下降 [96] 渠道下沉持续推进,零售拓宽流量入口 - 截至 2023 年三季度末,公司一二级经销商约 4500 个,门店网点六七千家,2024 年零售门店净增加 188 家 [101] - 公司广宣及推广费领先同行,加强线上新媒介平台推广和工长渠道建设 [104] - 2025 年整装渗透率有望达 48.2%,公司整装业务收入增长,与贝壳等合作,非房领域深化与设计院合作 [110] 减值风险出清,现金流支撑强,分红能力有保障 - 截至 2024Q3 末,公司地产类客户风险敞口基本出清 [114] - 公司以零售为主,应收项可控,2024 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8.6 亿元,资本开支高峰期已过 [117] - 截至 2024 年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23.8 亿元,有息负债 5.7 亿元,股息率约为 4.3%,有提升空间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营收分别为 60.1 亿元、61.1 亿元、65.8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54 亿元、4.07 亿元、4.91 亿元 [3] 估值及投资建议 - 对应 PE 分别为 19X、17X、14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
东鹏控股:零售深耕、现金充沛,存量时代逐步筑底-20250611
国盛证券· 2025-06-11 13:4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东鹏控股作为瓷砖行业龙头,零售渠道经长期建设已形成较强掌控力,并拓展工长等流量入口,同时工程端携手装企开拓整装市场,2025 年有望触底,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分别为 60.1 亿元、61.1 亿元、65.8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54 亿元、4.07 亿元、4.91 亿元,三年业绩复合增速 17.8%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零售起家的建陶企业,经营质量优异 - 东鹏控股始创于 1972 年,主营瓷砖和卫浴业务,瓷砖是主要收入利润来源,收入占比 80%以上,经销收入占比 60%以上,大 C 端收入占比 70%以上 [1][13][20] - 2024 年受需求减弱、市场竞争激烈影响,收入 64.7 亿元,同比下滑 16.8%,归母净利润 3.3 亿元,同比下滑 54.4% [1] - 实控人合计持股 45.84%,股权结构稳定;2024 年调整股权激励方案,激发管理团队积极性 [40][43] 行业:二手房需求火热,供给侧加速出清 需求:二手房韧性支撑,需求拐点临近 - 2024 年以来地产销售、竣工仍下滑,新房需求收缩,但存量房旧改需求及二手房重装需求为家装需求提供韧性支撑 [46] - 2024 年重点 30 城二手房成交套数同比增长约 7%,Q4 同比增长约 35%,25Q1 北上广深等 14 城二手房成交面积合计 3242 万平,同比增长 36.4%,二手房成交火热为 2025 年需求带来边际改善 [48] - 人口结构成为地产需求主导因素,我国 40 - 44 岁人群数量 2021 年开始拐头向上,改善型需求增加,二手房活跃具备持续性 [54] - 预计 2025 年全国二手房装修面积占比约 37%,旧房改造装修面积约占比约 21%,存量房市场装修需求占比接近 60%,2026 年存量房需求合计占比将超过 60%,装修建材需求有望回升 [63] - 卫生间和厨房是局改消费者首选空间,瓷砖作为厨卫焕新材料需求受益,2025 年是瓷砖需求触底年,2026 年后需求有望企稳 [64][69] 供给:市场化驱动叠加节能降碳推进,产能持续出清 - 2024 年我国陶瓷砖产量 59.1 亿平方米,同比下滑 12.1%,行业名义产能 122.1 亿平方米,产能利用率降至 48.4% [73] - 2024 年全国建筑陶瓷生产企业数量 938 家,生产线 2193 条,较 2022 年共有 102 家陶瓷厂、292 条生产线退出,2025 年市场化出清还将持续 [78] - 随着“煤改气”推进,有望加速淘汰瓷砖落后产能 [80] 公司:渠道建设持续推进,现金流质量高 供应链完善,产品线丰富,成本持续优化 - 公司在全国建有 10 个生产基地,采用共享仓模式赋能中小经销商,供应链完善 [83] - 实行“1 + N”战略,产品线丰富,具备设计和交付的一站式服务能力 [88] - 产能扩张下 OEM 比例降低,公司规模效应开始体现,成本持续下降 [96] 渠道下沉持续推进,零售拓宽流量入口 - 截至 2023 年三季度末,公司一二级经销商约 4500 个,门店网点六七千家,2024 年零售门店净增加 188 家,渠道下沉不断推进 [101] - 公司加强线上新媒介平台推广,加强工长渠道,与德高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拓宽流量入口 [104] - 2025 年整装渗透率有望达 48.2%,市场规模超 1.6 万亿元,同比增长 16.8%,2024 年公司整装业务收入增长 8.07%,并与贝壳、业之峰签订战略合作;非房领域与中国建筑学会战略合作 [110] 减值风险出清,现金流支撑强,分红能力有保障 - 截至 2024Q3 末,公司收到的工抵房 2 亿多元,风险敞口已基本出清 [114] - 2024 年应收项合计 11.4 亿元,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53.6 天,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8.6 亿元,收现比、净现比分别为 1.2/2.6,自我造血能力强;资本开支高峰期已过,自由现金流 2023 年以来转正 [117] 盈利预测与估值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营收分别为 60.1 亿元、61.1 亿元、65.8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54 亿元、4.07 亿元、4.91 亿元 [3] 估值及投资建议 - 对应 PE 分别为 19X、17X、14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