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被动安全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松原安全系列七 -财报点评:被动安全系统持续放量,三季度利润同比增长51%【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11-03 22:49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汽车安全带国产领军企业,受益于被动安全系统产品全方位持续放量、降本增效及规模效应释放,业绩实现高速增长 [1][2] - 公司通过品类拓展(安全气囊、方向盘)成功提升单车价值量,并跟随自主品牌车企崛起大势,加速自主崛起 [1][5][8] 财务业绩表现 - 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8.3亿元,同比增长40.0%,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增长37.9% [2][9] - 单三季度(25Q3)实现营收6.9亿元,同比增长35.4%,环比增长12.1%,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50.9%,环比增长15.9% [2][9] - 单三季度扣非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65.2%,环比增长16.1% [2][9] 盈利能力与成本控制 - 25Q3毛利率为29.1%,同比持平略增,环比基本持平 [4] - 费用率管控向好,25Q3销售费用率1.2%,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3.4%,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4] - 未来成本优势预计通过产品爬坡上量、关键部件(织带、气囊布、OPW)规模量产及气体发生器自制、智能化工厂打造进一步突显 [4] 行业格局与公司定位 - 全球乘用车被动安全市场规模预计超1000亿元,行业为寡头垄断,龙头奥托立夫占全球约43%份额 [6] - 公司目前约占全球1%份额,规模尚小,但有望凭借成本优势和服务响应速度,跟随国产车企成长 [6] 产品线与单车价值量 - 公司安全带产品单价从2017年的36元提升至2024年的59元,随着高性能安全带占比提升,价值量将持续提升 [14] - 安全气囊和方向盘业务于2023年下半年开始放量,气囊总成单价约153元/套,方向盘单价为188元/套 [8][14] - 产品线拓展使单车价值量从约200元,部分车型提升至500-800元,并进一步向1000-1500元提升 [8] - 公司可转债拟投入产品以单价较高的缝皮方向盘为主(平均267元/套),产品结构变化将进一步提升单车价值量 [14] 新产品与客户拓展 - 公司持续开拓新品,遮阳板气囊预计2026年量产,远端气囊预计2025年下半年量产 [8] - 公司具备生产多种气囊产品的能力,包括主驾气囊、副驾气囊、座椅气囊、侧气帘、膝部气囊等 [14]
松原安全(300893):运动安全系统持续放量,三季度利润同比增长51%
国信证券· 2025-11-02 17:52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松原股份的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并维持该评级 [1][4][19]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认为松原股份受益于被动安全系统全方位持续放量、降本增效及规模效应释放,实现业绩持续兑现 [2][8] - 公司通过产品线拓展(安全气囊、方向盘)和客户结构优化,单车价值量显著提升,从约200元向1000-1500元迈进,向被动安全系统供应商升级 [4] - 公司作为国产供应商,凭借成本优势和服务响应速度,有望跟随自主品牌车企崛起和全球化趋势而成长,目前全球市场份额约1%,提升空间巨大 [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8.3亿元,同比增长40.0%,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增长37.9% [2][8]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6.9亿元,同比增长35.4%,环比增长12.1%,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50.9%,环比增长15.9% [2][8]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9.1%,同比持平略增,环比基本持平 [3][10] 费用率与成本控制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为1.2%,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3][10] - 2025年第三季度管理费用率为3.4%,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3][10] - 2025年第三季度研发费用率为6.0%,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 [3][10] - 成本优势预计将通过产品上量规模效应、关键部件(织带、气囊布、OPW)规模量产及气体发生器自制、智能化工厂打造进一步突显 [3][10] 产品与业务发展 - 公司安全带产品单价从2017年的36元/套提升至2024年的59元/套 [13] - 安全气囊和方向盘业务于2021年开始批量生产,2024年气囊总成单价约为153元/套,方向盘单价为188元/套 [13][14] - 公司产品线持续拓展,推进遮阳板气囊(预计2026年量产)和远端气囊(预计2025年下半年量产)开发 [4] - 单车价值量因产品配置升级和品类拓展,从约200元部分提升至500-800元,并进一步向1000-1500元提升 [4] 客户拓展与市场地位 - 公司客户涵盖自主品牌(如吉利、奇瑞、上汽通用五菱)、新势力车企(如合众汽车哪吒V车型),并进入奇瑞华为智界等车型项目 [18] - 公司积极开拓合资及外资品牌客户,如德国大众、上汽奥迪 [18] - 全球乘用车被动安全市场规模预计超1000亿元,行业呈寡头格局,龙头奥托立夫占约43%份额,松原股份当前全球份额约1%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报告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亿元、5.2亿元、7.0亿元 [4][19]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1.22元、1.64元、2.20元 [4][19] - 基于2025年预测,公司市盈率(PE)为21.0倍,低于部分可比公司均值(28.0倍) [6][22]
松原安全系列六 -财报点评:产品放量叠加盈利提升,二季度利润同比增长41%【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8-22 23:2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11.5亿元,同比增长42.9%,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增长30.9%,主要受益于被动安全系统全方位持续放量及降本增效、规模效应释放 [1][11][26]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6.1亿元,同比增长40.8%,环比增长14.3%,归母净利润0.88亿元,同比增长41.0%,环比增长19.5%,业绩持续兑现 [1][11][2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安全带业务营收6.8亿元,同比增长19.3%,毛利率33.6%,同比持平 [3] - 2025年上半年方向盘业务营收1.5亿元,同比增长283.3%,毛利率16.3%,同比提升9.6个百分点 [3] - 2025年上半年气囊业务营收3.0亿元,同比增长120.8%,毛利率19.4%,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 [3] - 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率29.2%,环比提升1.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主要受产品结构变化影响 [3][26] 业务发展 - 公司安全带单价从2017年36元提升至2024年59元,随着高性能安全带占比提升,单车价值量持续提升 [21] - 安全气囊和方向盘业务2023年下半年开始放量,单车价值量从200元部分提升至500-800元,并进一步向1000-1500元提升 [7] - 公司可转债拟投入缝皮方向盘生产,缝皮方向盘平均单价267元/套,PU方向盘平均单价125元/套,产品结构变化将进一步提升单车价值量 [21] - 公司持续开拓新品,推进遮阳板气囊(预计2026年量产)和远端气囊开发(预计2025年下半年量产) [7] 行业格局 - 全球乘用车被动安全市场规模预计超1000亿元,行业为寡头市场,全球仅有3-4家核心供应商 [5] - 龙头奥托立夫约占全球43%份额,公司约占全球1%份额,规模尚小 [5] - 受益于自主品牌车企崛起和全球化,成本优势显著、响应服务速度快的国产零部件厂商有望跟随国产车企成长 [5] 成本优势 - 产品爬坡上量带来规模效应 [3] - 随织带、气囊布、OPW规模量产,气体发生器逐步自制 [3] - 精细化运营和降本增效战略推进,零部件智能化工厂打造完毕,成本优势进一步突显 [3]
松原股份系列五 -财报点评:产品线全面发力,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5%【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5-07 21:50
公司业绩 - 2024年营收19.7亿元,同比+53.9%,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31.5%,扣非净利润2.5亿元,同比+30.2% [2][12] - 分业务看,安全带总成/安全气囊/方向盘业务营收分别为12.6/4.7/1.3亿元,同比+40%/+152%/+71% [2][12] - 25Q1营收5.4亿元,同比+45.5%,归母净利润0.7亿元,同比+20.5%,扣非净利润0.6亿元,同比+8.9% [2][12] 季度表现 - 24Q4营收6.6亿元,同比+42.0%,环比+30.4%,归母净利润0.7亿元,同比-13.7%,环比+3.4% [2][12] - 25Q1营收环比-18.9%,归母净利润环比+5.5%,扣非净利润环比-3.8% [2][12] - 25Q1毛利率27.9%,同比-2.7pct,环比+1.4pct,净利率13.7%,同比-2.9pct,环比+3.2pct [4] 产品与客户 - 安全气囊、方向盘业务2023年下半年开始放量,单车价值量从200元提升至500-800元,目标1000-1500元 [8] - 客户拓展至比亚迪、华为智选、新势力、合资外资等,2024年4月获得欧洲知名车企定点,预计2027年批量供货,生命周期销售额4156万欧元 [8] - 核心客户吉利汽车25Q1销量70万辆(同比+47.9%),奇瑞汽车62万辆(同比+17.1%),长城汽车26万辆(同比-6.7%) [2][12] 行业格局 - 全球乘用车被动安全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奥托立夫占43%份额,松原股份占1% [6] - 自主品牌崛起带动国产零部件厂商成长,成本优势和服务响应能力是关键竞争力 [6] 费用与盈利能力 - 25Q1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3%/4.6%/7.4%,同比-1.0/+0.2/+2.6pct [4] - 产品放量推动规模效应,毛利率环比提升1.4pct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