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诚信原则
icon
搜索文档
发出聘用函后又以“背调”结果不合标准取消录用 劳动者该怎么办?
人民网· 2025-09-05 09:02
原标题:发出聘用函后又以"背调"结果不合标准取消录用 上海一公司因违背诚信原则造成应聘者损失 被判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本报讯 (记者 郭燕 通讯员 崔杰 陈嘉思)劳动者收到公司聘用函后,因有诉讼记录、"背调"不合 格被取消录用。面对此种情形,劳动者该怎么办?近日,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依法审结一起劳动者因 有诉讼记录而被拒绝录用的案件,判处某软件开发公司赔偿张先生13200元。 2024年4月1日,某软件开发公司向张先生发出聘用函,聘用张先生担任量化开发一职,并写明拟入 职日期及工资等事项。当日,张先生向某软件开发公司出具聘用回执并确认于同年5月6日入职某软件开 发公司。同年4月15日,张先生与原就职公司办理离职交接手续,并于4月23日在某软件开发公司旁租 房、租车位,积极为入职做准备。同年4月26日,某软件开发公司突然联系张先生,表明其需要录用"背 调"结果为绿灯或蓝灯的候选人,但张先生的"背调"结果是黄灯,不符合其录用标准。 张先生立即联系"背调"公司了解情况,"背调"公司称张先生存在诉讼记录,故"背调"公司给张先生 黄灯评价。张先生向"背调"公司提出异议,表明诉讼记录是张先生曾因被骗取钱财而发起的维权诉讼, ...
“挂床住院”400多天、私自“放生”外来物种……最高法“点名”这些案例→
央视网· 2025-06-03 15:35
今年是民法典颁布五周年,近期,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多批民法典颁布五周年典型案例。 因车祸住院801天 434天"挂空床"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中,住院时间直接关联到赔偿金额的认定。但有人却通过虚构或延长住院时长的方式,违规索要高额赔偿,湖北荆州公安县人民法 院就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原告因车祸住院,共计801天,为此索赔60多万元,法院审理却发现其中有434天原告是在挂床住院,也就是她有434天并没有任 何治疗行为,那对于原告的赔偿金额,法院该如何判决呢? 2021年5月,湖北荆州的李某驾驶小型越野车,与停在路边的摩托车及坐在车上的喻某发生碰撞,造成喻某受伤、车辆受损。 这本是一起责任清晰的交通事故和赔偿,然而喻某出院后,却将李某及其车辆承保的保险公司告上了法庭,并提出各项赔偿60多万元。 庭审中,被告李某及其保险公司对喻某的伤情均无异议,但对其住院时间产生很大争议。根据原告喻某提供的材料显示,事故发生后,喻某分别于2021年5 月9日、2022年3月14日、2023年7月24日、2024年4月12日四次入院治疗,共住院801天。 被告诉讼代理人 曾永红:整个周期过程中,住院的时间有800多天,但是最后通过她提供 ...
民法典颁布五周年 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
央视网· 2025-05-25 10:11
民法典典型案例专题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民法典颁布五周年典型案例"系列专题,首个专题聚焦"传承中华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司法裁判弘扬传统美德和核心价值观[1] - 典型案例涵盖见义勇为、孝亲敬老、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旨在通过司法裁判促推良好社会风尚[1] 见义勇为案例 - 柴某在救助顾某过程中受伤,法院依据民法典第183条判令受益人顾某补偿7000元[2][3] - 法院认定见义勇为行为值得褒扬,补偿数额综合考虑受伤情况、救助作用及已获奖励等因素[3] - 该裁判为类似案件提供规则指引,彰显鼓励好人好事的司法立场[4] 网络直播行业案例 - 某传媒公司要求主播段某隐瞒已婚事实并与观众保持暧昧联系,法院认定该要求违背公序良俗[5][6] - 法院驳回传媒公司违约金诉求,支持主播拒绝低俗直播的行为,维护网络主播合法权益[7] - 裁判体现规范网络直播行业秩序、营造健康网络空间的司法立场[8] 直播带货欺诈案例 - 主播焦某虚构"解救受困母女"故事诱导消费者购买玉器,涉案金额10328.1元[10] - 法院认定焦某行为构成欺诈,判令退一赔三共计41312.4元[11][12] - 平台因及时处置违规账号并提供卖家信息,免除连带责任[12] 赡养义务与继承案例 - 高小某30年未尽赡养义务,法院认定其行为构成遗弃,判决丧失继承权[15][16] - 裁判强调赡养父母是法定义务,不因父母经济状况或身体健康而免除[17] 交通事故赔偿案例 - 喻某在交通事故后"挂床住院"434天无实际治疗,法院对该部分赔偿诉求不予支持[20][21] - 最终判决赔偿40余万元,较原诉求减少约20万元[21] - 裁判明确反对通过"挂床住院"获取不当利益的不诚信行为[22]
马上评|演出服“穿过就退货”的闹剧不该一再重演
新浪财经· 2025-05-07 15:06
事件概述 - 沈阳辽美中等职业学校60余名学生网购裙子用于运动会表演后以"质量问题"为由集体退货,导致商家损失8000元且店铺遭平台封禁三个月 [2] - 类似事件频发:2024年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退回400余件演出服,2023年山西工商学院学生集体退货20件演出服 [3] 法律层面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七日无理由退货需保证商品"完好",司法解释明确"完好"指未拆封、未使用且不影响二次销售 [2] - 《民法典》第七条规定民事活动应遵循诚信原则,学生使用后退货行为违背该原则 [3] 平台机制 - 电商平台过度依赖算法风控,因集中退货就"一刀切"封店,缺乏人工复核机制 [3] - 平台应建立"人工+智能"审核机制和消费者诚信档案,对异常退货启动调查 [4] 教育机构责任 - 学校活动组织存在缺陷,未合理分担演出服成本且诚信教育不到位 [3] - 校方公开致歉并承诺按原价回收衣物并赔偿损失 [2] 行业影响 - "七天无理由退货"政策被滥用为"免费体验卡",损害商家利益 [3] - 类似事件频发暴露现行规则漏洞,需完善法律界定和平台机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