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原则

搜索文档
投保时支付成功,理赔遭拒需“退保”? “佛医保”回应!
南方都市报· 2025-07-09 20:36
投保争议事件 - 张女士父亲投保"健康·佛医保"后因"不符合参保条件"被拒赔 要求退保 投保时生成保单但理赔时被告知无效[1] - 被保人张叔64岁 户籍肇庆但长期在佛山居住工作 未办理居住证 通过小程序投保后因主动脉瘤住院 个人支付6万余元 若符合条件可自动理赔报销超2万元部分[2] - 理赔时被要求提交3月31日前有效佛山居住证 因无法提供被认定"不属于保障对象" 仅可退回185元保费[2] 参保条件与流程设计 - 2025年度"佛医保"宣传称符合7类条件之一即可参保 包括佛山户籍 外地医保+居住证 外地医保+学籍 各类人才 见义勇为等 标榜"四不限"[3][5] - 投保流程中系统未校验身份时需手动勾选《承诺书》确认符合条件 但无需上传证明材料 仅页面下端有文字提示不符合条件将导致保单无效[7][9] - 张叔实际不符合其勾选的"外地医保+佛山户籍"条件 后台查询显示投保身份错误[9] 产品运营数据 - "健康·佛医保"由4家保险公司共保 主承保为国寿广东分公司 2023-2024年总投保284 91万人 理赔4 3亿元 服务29 13万人次[12] - 2024年140余万保单中退单仅十几单 公司称类似张叔情况属少数[12] 行业惯例与法律观点 - 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险普遍采用"个人承诺制" 如广州"穗岁康" 行业遵循"最大诚信原则" 事前审核成本高是简化流程主因[14] - 律师指出该产品具商业+政策双重性质 限定参保范围合理 但流程中"不核验关键信息即承保"可能构成保险公司放弃核保权利[13] - 法律建议优化投保问答设计降低理解门槛 同时投保人需履行审慎义务[13][14]
民法典颁布五周年 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
央视网· 2025-05-25 10:11
民法典典型案例专题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民法典颁布五周年典型案例"系列专题,首个专题聚焦"传承中华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司法裁判弘扬传统美德和核心价值观[1] - 典型案例涵盖见义勇为、孝亲敬老、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旨在通过司法裁判促推良好社会风尚[1] 见义勇为案例 - 柴某在救助顾某过程中受伤,法院依据民法典第183条判令受益人顾某补偿7000元[2][3] - 法院认定见义勇为行为值得褒扬,补偿数额综合考虑受伤情况、救助作用及已获奖励等因素[3] - 该裁判为类似案件提供规则指引,彰显鼓励好人好事的司法立场[4] 网络直播行业案例 - 某传媒公司要求主播段某隐瞒已婚事实并与观众保持暧昧联系,法院认定该要求违背公序良俗[5][6] - 法院驳回传媒公司违约金诉求,支持主播拒绝低俗直播的行为,维护网络主播合法权益[7] - 裁判体现规范网络直播行业秩序、营造健康网络空间的司法立场[8] 直播带货欺诈案例 - 主播焦某虚构"解救受困母女"故事诱导消费者购买玉器,涉案金额10328.1元[10] - 法院认定焦某行为构成欺诈,判令退一赔三共计41312.4元[11][12] - 平台因及时处置违规账号并提供卖家信息,免除连带责任[12] 赡养义务与继承案例 - 高小某30年未尽赡养义务,法院认定其行为构成遗弃,判决丧失继承权[15][16] - 裁判强调赡养父母是法定义务,不因父母经济状况或身体健康而免除[17] 交通事故赔偿案例 - 喻某在交通事故后"挂床住院"434天无实际治疗,法院对该部分赔偿诉求不予支持[20][21] - 最终判决赔偿40余万元,较原诉求减少约20万元[21] - 裁判明确反对通过"挂床住院"获取不当利益的不诚信行为[22]
组团狂退演出服,“薅羊毛”之风当刹(民生观)
人民日报· 2025-05-09 05:50
恶意退货现象分析 - 辽宁沈阳一职业技术学校60多名学生集体网购衣服参加运动会后以"质量问题"为由退货退款 导致店主服装链接被封3个月 损失8000元 衣服未摘吊牌但有穿着痕迹 属于恶意退货行为 [1] - 其他恶意退货案例包括网购图书阅读后无理由退款 购买高端相机单次使用后无故退货 这些行为滥用"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则 [1] - 恶意退货行为违背市场经济诚信原则 损害商家正当权益 甚至涉嫌违法 若被更多消费者效仿将挫伤诚信商家积极性 可能导致中小商家经营困难 [1] 行业规范措施 - 《售后服务无理由退货服务规范》推荐性国家标准已于5月1日实施 对退货商品范围和完好性做出详细规定 要求退货有流程不能再"任性" [2] - 电商平台需完善退货审核机制 规范日常交易行为 对集体退货和异常退货情况结合订单时间 退货理由等数据进行核查 [2] - 市场监管部门应细化退货举证责任和判定标准 加大对恶意退货行为的处罚力度 [2] 教育机构责任 - 涉事主体为在校师生 教育机构和教师应承担立德树人责任 向学生传递正确价值观 [2] - 需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和规则意识培养 将品德教育融入日常教学 [2] 社会共治机制 - 市场诚信原则需要全社会共同维护 包括制度监管 平台保障 消费者和经营者遵守规则 [2] - 通过多方协作持续优化消费环境 提升消费者体验 [2]
马上评|演出服“穿过就退货”的闹剧不该一再重演
新浪财经· 2025-05-07 15:06
事件概述 - 沈阳辽美中等职业学校60余名学生网购裙子用于运动会表演后以"质量问题"为由集体退货,导致商家损失8000元且店铺遭平台封禁三个月 [2] - 类似事件频发:2024年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退回400余件演出服,2023年山西工商学院学生集体退货20件演出服 [3] 法律层面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七日无理由退货需保证商品"完好",司法解释明确"完好"指未拆封、未使用且不影响二次销售 [2] - 《民法典》第七条规定民事活动应遵循诚信原则,学生使用后退货行为违背该原则 [3] 平台机制 - 电商平台过度依赖算法风控,因集中退货就"一刀切"封店,缺乏人工复核机制 [3] - 平台应建立"人工+智能"审核机制和消费者诚信档案,对异常退货启动调查 [4] 教育机构责任 - 学校活动组织存在缺陷,未合理分担演出服成本且诚信教育不到位 [3] - 校方公开致歉并承诺按原价回收衣物并赔偿损失 [2] 行业影响 - "七天无理由退货"政策被滥用为"免费体验卡",损害商家利益 [3] - 类似事件频发暴露现行规则漏洞,需完善法律界定和平台机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