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负碳资产
icon
搜索文档
新材料周报:西方石油更新DAC项目进度,关注国内吸附材料及设备机遇-20250814
山西证券· 2025-08-14 18:17
2025 年 8 月 14 日 行业研究/行业周报 化学原料行业近一年市场表现 资料来源:最闻 相关报告: 【山证新材料】人工智能与碳金融时代 "负碳资产",关注 DAC 材料及设备标 的-直接空气捕集(DAC)点评之二 2025.8.8 【山证新材料】世界机器人大会召开在 即,关注人形机器人领域材料进展-新材 料周报(250728-0801) 2025.8.6 冀泳洁 博士 执业登记编码:S0760523120002 西方石油更新 DAC 项目进度,关注国内吸附材料及设备机遇 邮箱:jiyongjie@sxzq.com 王锐 执业登记编码:S0760524090001 申向阳 邮箱:shenxiangyang@sxzq.com 新材料 新材料周报(250804-0808) 领先大市-B(维持) 工业气体及湿电子化学品:UPSSS 级氢氟酸(11000 元/吨,不变)、EL 级氢 氟酸(5300 元/吨,不变) 分析师: 塑料及纤维:碳纤维(83750 元/吨,不变)、涤纶工业丝(8900 元/吨,2.30%)、 涤纶帘子布 6 月出口均价为(16453 元/吨,-1.12%)、芳纶(8.73 万元/吨,-1 ...
山西证券研究早观点-20250811
山西证券· 2025-08-11 08:40
市场走势 - 上证指数收盘3,635.13,跌幅0.12% [4] - 深证成指收盘11,128.67,跌幅0.26% [4] - 沪深300收盘4,104.97,跌幅0.24% [4] - 中小板指收盘6,902.74,跌幅0.25% [4] - 创业板指收盘2,333.96,跌幅0.38% [4] - 科创50收盘1,043.54,跌幅1.39% [4] 化学原料行业(DAC技术) - 直接空气捕集(DAC)成为人工智能与碳金融时代的"负碳资产",科技巨头(如微软)和石化巨头(如埃克森美孚)加速布局 [5] - AI需求爆发导致数据中心能耗剧增,2024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消耗达415太瓦时(占全球1.5%),2030年预计达945太瓦时 [5] - 微软开发DAC与数据中心集成技术,利用数据中心废热作为DAC吸附剂再生热源,降低能耗30%-40% [5] - 石化巨头通过碳封存技术优势布局DAC,西方石油以11亿美元收购Carbon Engineering 68%股权并投建50万吨DAC装置 [5] - 投资建议:关注吸附材料标的蓝晓科技(与Climeworks合作)、建龙微纳(高效分子筛吸附剂),设备标的锡装股份(参与DAC制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 [5][8] 北鼎股份2025年中报 - 2025H1营收4.32亿元(同比+34.05%),归母净利润0.56亿元(同比+74.92%),Q2净利润同比+140.86% [9] - 自主品牌收入占比82.49%(同比+43.6%),电炉及电饭煲收入增速最快(+324.36%),蒸炖锅收入占比最高(32.18%) [9] - 直销渠道收入占比65.53%(同比+53.04%),京东渠道增速达96.36%,抖音人均消费金额最高(868.99元) [9] - 毛利率49.71%(同比+0.75pct),净利率12.93%(同比+3.02pct),管理费用率下降3.57pct [9] - 分红方案:每10股派0.85元,占净利润49.39% [10]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9.01亿元(+19.6%)、10.07亿元(+11.8%)、11.28亿元(+12%) [11]
人工智能与碳金融时代“负碳资产”,关注DAC材料及设备标的
山西证券· 2025-08-08 16:46
行业投资评级 - 直接空气捕集(DAC)行业评级为"领先大市-A"(维持)[1] 核心观点 - DAC技术是人工智能与碳金融时代的"负碳资产",具备独特价值属性[1][2] - 科技巨头(如微软、Meta)支持DAC的核心原因:AI需求爆发导致数据中心碳排放剧增,DAC可与数据中心集成实现碳减排[2] - 2024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消耗约415太瓦时(占全球1.5%),2030年将达945太瓦时,2035年达1200太瓦时[2] - 2023年相比2020年,亚马逊/微软/Meta/Alphabet温室气体排放增长182%/155%/145%/138%[2] - DAC与数据中心集成的两大优势:1)利用PPA绿电供电 2)回收制冷系统废热作为吸附剂再生热源(制冷能耗占数据中心30%-40%)[2] - 石化巨头(如西方石油)支持DAC的核心原因:1)DAC具备碳金融底层资产属性 2)掌握碳封存技术先发优势[3] - 西方石油以11亿美元收购Carbon Engineering 68%股权并投建50万吨DAC装置[3] 投资建议 - 重点关注DAC吸附材料及设备标的[4][6] - **蓝晓科技**:与Climeworks战略合作,建成样板工程并规模化供货吸附材料,拥有二氧化碳吸附解析装置专利[4] - **建龙微纳**:开发出高效分子筛吸附剂,显著降低碳捕集能耗[4][6] - **锡装股份**:合资推进DAC制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计划2025年底产出示范油,2027年启动十万吨级商业化[6] 技术进展 - 微软已开发DAC与数据中心集成技术,并利用AI模型加速吸附材料研发[2] - 摩根大通试验碳信用代币化,推动碳市场金融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