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货币主导权
icon
搜索文档
数字人民币与稳定币:二选一还是并行推进
2025-08-05 11:15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数字人民币与稳定币的发展及监管[1] * 公司包括京东、蚂蚁集团等中国大陆科技企业参与香港稳定币布局[6] * 泰达公司(Tether Holdings)作为全球市值最大、流通最广的稳定币发行商[11][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 中国在央行数码货币领域全球领先,数字人民币逐步拓展至跨境支付和大宗商品交易等领域[7] * 稳定币在全球迅速崛起,中国学者呼吁积极参与稳定币生态建设以与国际接轨[3] * 香港作为加密行业试验田,8月1日正式生效《稳定币条例》,要求稳定币发行商取得牌照[4] * 美国通过《天才法案》监管稳定币,要求稳定币发行商以美元或美国国债1:1储备,强化美元主导地位[10][11] * 欧洲央行警告美元稳定币的普及可能削弱欧元地位[12] 其他重要内容 * 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中受限于中国现行资本项目管制及外汇管理框架[8][9] * 稳定币潜藏风险,包括管理水平不一、资金流动难以监管等[7] * 京东计划在全球主要货币国家申请稳定币相关牌照,预计降低跨境支付成本90%[6] * 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突破2700亿美元,USDT占据近六成市场份额[12]
稳定币战争,中美瓜分全球主权货币?
搜狐财经· 2025-07-01 18:04
稳定币行业格局与中美竞争 - 稳定币成为中美金融科技竞争焦点,中国香港和美国分别成为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和美元稳定币的主要试点地区 [1][6] - 美国Circle公司市值从7.5亿美元飙升至400多亿美元,成为美元美债的重要支撑 [1][2] - 中国京东、阿里等企业积极申请离岸人民币稳定币牌照,香港已有5家机构进入沙盒测试 [1][6] 稳定币的运作机制与市场影响 - 稳定币通过区块链技术绕过传统银行体系,以美元、人民币或黄金作为准备金发行,提供比银行更高的年化收益 [3] - Circle公司发行的USDC稳定币与美元1:1锚定,资金主要投资于短期美国国债,间接扩大美债投资群体 [3] - 渣打银行预计到2028年稳定币发行量将达2万亿美元,可能带来1.6万亿美元美国短期国债购买需求 [5] 稳定币的战略意义 - 稳定币成为争夺全球货币主导权的新战场,中美通过稳定币扩大各自货币的国际影响力 [6][7] - 美元稳定币可缓解美国债务压力,将风险转嫁给全球稳定币用户 [5] - 人民币稳定币旨在绕过美元体系,扩展中国经济的全球支付功能 [6] 市场表现与监管差异 - 国泰君安国际获香港虚拟资产牌照后股价暴涨200%,Circle上市后股价从69美元涨至298美元 [1] - 香港采用"先设制度后放牌照"的监管路径,与美国"市场优先监管跟上"形成对比 [6] - 全球99%稳定币锚定美元,可能引发新兴经济体被动"美元化"风险 [9] 行业发展趋势 - 稳定币可能改变全球财富底层规则,重构货币主权和金融影响力格局 [1][7] - 稳定币交易在新兴市场占比显著,尼日利亚占加密交易量43%,墨西哥接收稳定币汇款633亿美元 [6] - 中美将房地产、黄金等资产数字化,通过稳定币扩大交易范围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