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桥

搜索文档
复旦发展研究院孙立坚:人民币国际化应走“错位发展”路径,构建自主可控的数字货币体系
新浪财经· 2025-08-07 13:43
科技金融融合趋势 - 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正在拓展"科技金融"边界,催生新趋势、新模式与新生态 [1] - 稳定币作为数字金融重要环节,其1:1锚定机制隐藏"三元悖论"式结构性风险,美元信用动摇可能引发系统性脱锚危机 [1] 稳定币跨境支付功能 - 稳定币在跨境支付中主要发挥桥梁作用,但无法绕过现有货币体系的管理模式如资本账户可兑换问题 [5] - 香港作为离岸美元业务中心,开展美元稳定币业务可维持支付便利性,同时尝试人民币稳定币业务具有范围经济优势 [6] - 美元稳定币跨境支付场景占比已远超传统美元,市场接受度形成显著网络效应 [7] 人民币数字化路径 - 数字人民币需建立强大数字经济体系和数字金融体系,实现支付、储备、定价三大核心功能 [8] - 当前数字资产储备薄弱,传统金融资产估值偏低,需避免通过数字货币"换道超车"的激进策略 [9] - 主张采用"货币桥"机制实现各国数字货币互联互通,规避稳定币的金融脱媒与监管套利风险 [10] 美元稳定币的货币逻辑 - 美元借助数字资产"溢价功能"维持信用,稳定币市场需求远超普通美元形成信用溢价 [11] - 美元稳定币存在"三元悖论":固定汇率绑定、自由兑换功能与抵押品价值动态变化的内在矛盾 [14] - 比特币等加密货币试图通过去中心化机制重建货币价值锚定,但价格波动仍受机构操控影响 [16] 数字货币竞争格局 - 人民币国际化应走错位发展路径,构建自主可控数字货币体系而非直接竞争美元稳定币 [1] - 美元稳定币已形成市场垄断地位,贸然推进人民币稳定币可能导致替代性风险加剧 [7] - 全球数字货币竞逐中需关注网络效应本质,通过局部网络互联构建新型货币体系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