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质量强链
icon
搜索文档
能源早新闻丨减少90%,欧洲议会批准!
中国能源报· 2025-11-17 06:32
◐ 广西新能源市场化电量首次超50 0亿千瓦时。 据新华社报道,11月13日从广西电力交易中心获悉,今年截至11月13日,广西 新能源市场化电量达5 26. 88亿千瓦时,是去年同期的2.39倍,其中风电交易电量38 9. 08亿千瓦时,光伏交易电量13 7 .8亿千瓦 时。 新闻聚焦 ◐ 《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办法》明年1月1日起施行。 国家发改委网站11月1 3日消息,《石油天然气基础设 施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办法》已经2 025年10月2 8日第24次委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指出, 鼓励和支持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基础性、关键性和前沿性重大技术、装备及相关新材料的研究、开发、示范、推广应用和产业化 发展。支持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应用,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建立健全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领域 标准体系,保障供应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更多详情】 国内新闻 ◐ 第三轮第五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 据新华社报道,生态环境部11月1 5日发布消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第 三轮第五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 ...
事关动力电池产业发展 市场监管总局累计实施质量强链项目1724个
央视新闻· 2025-11-14 21:08
产业发展政策与成果 - 2024年以来全国累计实施质量强链项目1724个,解决质量堵点卡点18254个 [1] - 市场监管总局强调需强化动力电池产业全链条质量管理,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1] - 需营造有利于动力电池产业建圈强链的环境,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开放、稳定、安全 [1] 绿色低碳发展路径 - 将加快构建碳足迹计量标准体系,完善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认证制度 [1] - 推动构建覆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使用维保、退役回收、再生利用全生命周期的标准和规范体系 [1]
甘肃天水深入推进质量强企强链强县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11-04 12:50
文章核心观点 - 甘肃省特别是天水市通过实施质量强链等举措 推动半导体集成电路等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实效显著提升 [1][2][6] 甘肃省及天水市半导体产业表现 - 甘肃省半导体芯片产量达到431.1亿块 同比上涨18.53% 位居全国第二 [2] - 天水市集成电路产业链年产值突破200亿元大关 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1] - 天水市聚集了甘肃省80%以上的集成电路企业 形成封装测试为主、设计制造为辅的产业格局 成为全国集成电路产量最高的非省会城市 [2] - 天光半导体是甘肃省唯一一家高可靠集成电路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检测、产品销售与服务的全产业链企业 [1] 天水市其他重点产业链发展 - 机械制造产业链深耕高档数控机床领域 配套能力持续增强 [3] - 电工电器产业链依托骨干企业扩大产业规模 长开集团再次中标国内核电项目 预制舱产品成功出口哈萨克斯坦 [3] - 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链上半年产值达146.3亿元 同比增长10.6% [3] - 人工智能与信创产业链快速发展 龙创智谷·信创产业园品牌效应初步显现 [3] - 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 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增长9.5%和9.3% [3] 企业质量与创新成果 - 宝汉天工业母机集群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 [4] - 星火机床携手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成立联合实验室 大型烘缸加工机床实现专利转化并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4] - 海林中科免维护卡车轮毂单元实现进口替代 圆锥滚子轴承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前列 [4] - 天缆公司的复合增强屏蔽型综合计轴电缆成功应用于隆黄高铁、渝昆高铁等国家重点工程 [5] - 华天包装材料公司近3年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2% 29项新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5] 区域品牌与县域经济 - 长城控制电器产品荣获首批陇字号品牌认证 [5] - 麻辣味道香飘海外成功入选国际传播热点案例 天水花牛苹果跻身区域品牌价值百强 [5] - 秦安县农产品电商年交易额突破10亿元 甘谷县推动辣椒产业预计今年产值达11.2亿元 [5]
找差距 解难题 求突破 贵州致力提升企业及产业链质量管理效能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10-16 14:41
贵州省质量管理工作进展 - 2025年计划通过绘制重点产业链质量图谱,系统梳理400多项企业质量问题需求,并采用链长组织、链主引领、链员协同、基础支撑、技术赋能的质量提升模式,解决链上共性质量堵点40个[1] - 2024年征集到全省首席质量官典型案例84个,其中贵州茅台酒厂和贵州红星发展的质量管理实践入选全国首席质量官质量变革创新良好实践案例[1] - 2011年至今,贵州省积极推进质量兴省、质量强省建设,企业如轮胎、钢绳、飞机等产业通过以质取胜战略,质量管理水平显著提高[1] 首席质量官制度推行与成效 - 首席质量官被视为推动企业成功和实现质量强省目标的关键力量,但目前贵州省注册人数不足千人,与安徽、广东、河北等地存在差距,覆盖全省两万多"四上企业"的多数尚未设立该职位[2] - 贵州习酒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升级首席质量官管理机制,增设质量专员和督导员,构建4Q-PDCA立体化质量管控体系,并任命食品安全总监和员,提升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措施[2] - 首席质量官需在产业链供应链进行全流程质量管理设计和创新,形成可复制的质量管理模式,以拓展至整体供应链[3] 质量发展项目与产业提升 - 2024年贵州省市场监管局以揭榜挂帅形式实施58个质量发展项目,撬动社会质量投入10.24亿元,形成实打实的质量提升成果[3] - 2025年新增实施质量强链项目4个,聚焦酱香白酒、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大数据、刺梨等产业,通过免费品牌价值评价和贵州精品培育帮扶等措施推动质量创新[3] - 在航空航天产业链,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创新裂纹数字监控有限元细节模型,解决质量问题506项,带动上下游质量问题下降50%[4] 产业链质量创新案例 - 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链中,瓮福集团通过20余项数字化质量管理创新,攻克氢氟酸纯度和含水率等"卡脖子"指标,工艺效率提升40%,实现电子级制造[4] - 贵州省与福建进行跨区域质量合作,助力宁德时代用AI识别质量波动并分析风险,减少产业链上游原料质量损失[4] - 链主龙头企业需对标领军企业,攻关质量管理难题,将经验型控制转换为科学依据和新质生产力,并注重标准话语权、定价权和绿色低碳发展[5]
福州市监:以质量强链推动纺织业全链条升级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10-15 17:13
行业升级战略 - 福州市市场监管局启动质量赋能行动,以“质量强链”为目标,采用“链长引领、链主带动、政企协同”的创新模式推动纺织业全链条升级 [2] - 构建“三横三纵”工作框架,横向搭建政府、企业、技术机构协同体系,纵向打通政策指导、标准实施、效果评估全流程 [3] - 推动“链长+链主”协同机制,金源纺织、东龙针纺、长源纺织、金纶高纤、恒捷实业等链主企业发挥“头雁”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整合 [3] 质量提升举措 - 长源纺织、东龙纺织等5家链主企业发起质量联动提升倡议,带动链员企业实施“五大行动计划” [4] - 开展先进质量管理理念、工具方法等17项集中与企业专题培训,参训人员超600人次,提升全产业链质量管理素养 [4] - 引导建立质量强链服务联盟与质量协同生态圈,整合政府、技术机构、科研院所等资源,构建覆盖全链条的一站式质量服务新生态 [4] - 实施“一企一策”精准服务,组织专业机构开展“质量诊断”,针对企业差异化需求识别并出具29项改进方案 [5] 数字化转型成效 - 金源纺织建成“云、管、端”一体化5G智慧工厂,全流程质量智能预警使质量问题发生率降低30%,直接减少经济损失107.9万元 [6] - 金源纺织细纱工序生产不良率从8%降至3%,机台利用率与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6] - 东龙纺织引入“AI质检师”及5G+经编花边瑕疵AI视觉识别检测系统,实现100%全检,瑕疵识别准确率超95%,效率提升2至3倍 [6] 绿色发展与综合效益 - 恒捷实业开展锦纶产业绿色低碳管理创新,部署二级能耗在线监测体系并试点三级监测,完成福州纺织业首张产品碳足迹核算 [6] - 质量赋能行动使产业质量效益提升30%,优质产品溢价率超20% [6] - 供应链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覆盖率达100%,质量管理成熟度平均提高7.5%,生产效率提升6%,产品不良率下降17% [6] - 链主企业自动化智能化工序覆盖超80%,人工成本下降50%以上,生产和供应端降本增效8000万元,拉动工业增加值1.5亿元 [7] 未来规划 - 福州市市场监管局将进一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以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为抓手,持续推进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 [7]
山东质量强链“组队”升级
大众日报· 2025-10-09 09:04
质量强链战略实施进展 - 已完成4个国家级和32个省级质量强链重点项目图谱绘制[1] - 推行"一链一策"精准打通产业链堵点难点[4] - 全省建成136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4] - 参与制定国际标准341项并建设省级以上质检中心132家[4] 链主企业引领作用 - 万华化学集团通过输出统一质量标准和共享检测手段带动产业链上下游100多家企业进行设备技术改造[2] - 宇捷轴承构建全流程质量管控体系从原材料采购源头严格把关并建立供应商动态评估机制[2] - 宇捷轴承在生产环节使用智能化监测设备对每道工序进行实时数据追踪误差控制精确到微米级[2] 产业链协同质量提升案例 - 临清轴承产业通过联合攻关使企业研发的新型轴承承载能力提高20%精度达到P4级标准[3] - 临清轴承产业年营收超500亿元占全国十分之一并涌现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10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 - 山东美果来食品有限公司产品线从单一石榴汁拓展至5大类近50个单品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并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和美国FDA等认证[3] 质量追溯与未来规划 - 枣庄市推出条形码追溯系统可查看产品从原料到成品的全部质量信息检测合格率达99%以上[4] - 下一步将推出省级质量标准实验室建设指引在关键产业链全面推开"质量强链"[4]
苏州路径,再立“中国质量之巅”
苏州日报· 2025-09-17 08:21
亨通光电获奖与质量管理模式 - 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四全两面”质量管理模式获得第五届中国质量奖 [1] - “四全两面”模式包括面向客户的组织文化、面向全球的国际品牌,全栈式自研突破核心技术、全数字化赋能质量管理、全方位夯实质量基础设施和全价值链构建质量生态 [2] - 公司基于该模式实施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科技自立自强攻关行动,完成全产业链国产化替代并成功开拓国际市场 [2] - 此次获奖是公司在获得第二届、第三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后的“再跨越”,显著增强了消费者与合作伙伴的信任,提升了品牌影响力 [3] 苏州市质量建设成就 - 苏州成为全国唯一连续两届获得中国质量奖的地级市,目前共获2个中国质量奖、8个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数量全省第一 [1] - 全市形成以国家级、省级政府质量奖为引领,省市级品牌认证为基础的质量品牌矩阵 [5] - 苏州拥有“江苏精品”品牌认证获证企业产品156个,数量居全省首位,以及166个“苏州制造”品牌认证获证企业产品 [5] - 苏州持续实施质量品牌梯度培育工程,开展质量结对帮扶提升行动,推广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5] 质量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 莱克电气的水离子涡扇电吹风获得全市首张“苏州制造”品牌“1+N”认证证书,实现一次认证同时取得多国多张证书 [6] - 通过擦亮“苏味”美食品牌、开展中华老字号“一企一策”行动、“江苏优品行全球”等行动,助力本土品牌扩宽发展边界 [6] - 超千家首店落户苏州,激活了消费活力 [7] 产业质量创新与强链 - 苏州市场监管部门聚焦“1030”产业体系,构建以质量创新联合体为载体,推动重点产业质量强链的模式 [8] - 在机器人赛道,以新产业质量与标准化研究院、机器人产业质量创新联合体等为载体,带动供应链、产业链中小企业质量提升 [9] - 峰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将适航要求深度融入各环节,攻克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适航难题,填补国内外大型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适航审定的技术空白 [10] - 公司在25个重点领域建立了质量创新联合体,推动相关产业全链质量提升 [10] - 苏州今年编制重点产业链质量图谱,累计成立超过30个质量创新联合体,对2064家重点企业开展质量提升工作 [11]
北京海淀:聚力质量强链 共筑首善标杆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15 16:24
海淀区质量强链行动 - 海淀区聚焦质量强链行动 推动产业链质量协同升级 联想集团 中国石化润滑油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 九号公司 北京中科慧灵机器人 北京李龚导航科技 享刻智能技术7家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联合发布行动倡议 承诺履行链主责任 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提升质量水平[1] - 联想集团将强化全球供应链整合与数字化管理 推动智联质量生态建设 中石化润滑油公司将推动润滑油脂绿色化高端化发展 建设安全可持续供应链体系[2]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小米集团 慧之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通过案例分享展示质量提升推动产业升级的实践[2] 海淀区质量建设成果 - 海淀区连续8年获得北京市政府质量工作评议考核A级评价 多项质量指标位居全市前列[2]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华龙一号研发设计创新团队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等6家组织获评中国质量奖提名奖[2]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获评北京市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奖提名奖[2] 质量月活动规划 - 海淀区质量月围绕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促进质量强国建设主题 聚焦主题宣传 强企强链 标杆引领 质量监管和社会共治五大板块 系统设计37项专题活动[3] - 活动包括实施企业质量提升伙伴计划 开展文创产品合规培训 组织海淀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 水利工程观摩及实验室开放日等特色项目[3] - 活动将动员全区各部门 各街镇 企业 机构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 营造人人重视质量 人人创造质量 人人享受质量的社会氛围[3] 质量发展战略 - 海淀区将深入推进质量三强建设 深化产业链质量协同 促进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3] - 强化中小企业质量帮扶 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模式 构建更具韧性更高质量的区域产业生态体系[3] - 为首都高质量发展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支撑[3]
秦质新动能 构筑新高地——陕西“质量三强”并举擘画质量发展新篇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12 14:16
战略规划与政策体系 - 陕西将质量强省建设纳入全省发展战略核心框架 建立"13742"统筹协调机制 出台66项配套政策文件 [2] - 制定《陕西省质量强企强链强市三年行动方案》 明确育企业 强链条 树县域"三位一体"推进路径 [2] - 全省各市建立质量奖激励措施 奖励总额785万元 [2] 制造业质量竞争力 - 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连续4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企业质量信用指数长期位居全国前列 [2] - 全省26个县(区)入选全国质量强县培育库 5个县(区)跻身西部地区前列 [2] 县域特色产业发展 - 富平县聚焦奶山羊和柿子产业 建成国家羊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具备1663项参数检测能力 [7] - "富平山羊奶"品牌价值达80.08亿元 柿饼产业通过国家标准GB/T 45896—2025实现全链升级 [7] - 洛川县苹果产业创新"1+3+8"质量基础设施服务体系 综合产值超150亿元 占全县生产总值47% [8] - 洛川苹果品牌价值883.26亿元 产品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出口金额占延安市90%以上 [8] - 眉县建成陕西省果蔬及加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猕猴桃花粉检验检测资质填补国内空白 [9] 企业质量创新成果 - 中航富士达主导制定14项IEC国际标准 突破欧美企业半世纪行业垄断 [11] - 宝钛集团主导制定钛领域首个国际标准ISO 23515—2022 钛材产量近3年居世界第一 [12] - 隆基绿能近5年研发投入超235亿元 获授权专利3166项 组件产品6年累计出货量全球前二 [12] 产业链质量提升 - 针对26条重点产业链开展"一链一策"质量提升行动 省级重点培育氢能 白酒 羊乳3条产业链 [14] - 氢能产业链建设质量技术创新园总投资超3亿元 立项3项国家标准和14项各类标准 [14] - 羊乳产业链制定28项全链标准 攻克脱盐羊乳清加工技术 使每100克羊奶粉含免疫球蛋白近4克 [15] - 航天发动机产业链供应链质量问题较2023年下降36.6% [15] 质量基础设施 - 建成"秦质享"线上平台整合2255家检验检测机构 33万条标准题录和42条产业链政策标准 [17] - 布局100个线下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 实现全省重点园区全覆盖 [17] - 建设12个国家级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6个计量器具新产品型式评价实验室 [17] 质量人才培养 - 累计培养首席质量官3000余人 实现重点园区规模以上企业全覆盖 [13] - 年入企帮扶1000余次 服务1000余家企业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模式 [13] - 组建70人专家服务团队 2024年开展质量培训157次 培训企业2527家次 [18] 品牌建设成效 - 打造"陕西精品"区域公共品牌 全省40余个品牌价值达2500亿元 [19] - 富平柿饼品牌价值40.25亿元 大荔冬枣品牌价值67.34亿元位列枣类全国第一 [19] - 5个果品位列中国果品品牌价值评估榜单前10 形成19个质量品牌集群 [19]
“宁”聚创新 “质”赢未来——江苏南京加快打造以质量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阵地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12 12:44
质量强企 - 企业获得江苏精品认证产品79个 覆盖70家企业 包括高淳陶瓷 南京云锦 卫岗乳业 A O史密斯等品牌 [2] - 培育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组织5家 江苏省省长质量奖及提名奖组织各15家 市长质量奖企业34家 个人26名 [2] - 质量小站服务覆盖15个高新园区和重点产业链 辐射2万余家中小微企业 重点帮扶企业5000余家 服务企业超1万家 培训首席质量官1 5万余人 [3] - 累计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140家 企业专利导航项目264家 专利导航实验区18个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及高价值专利数量居全国第三 [4] 质量强链 - 构建4266产业体系 推动1个万亿级 1个5000亿级 1个3000亿级 3个2000亿级 若干个1000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5] -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分别达41%和57% 4个产业集群跻身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5] - 建设创新联合体63家 其中省级5家 市级58家 推动产业链关键技术突破 [6] - 智能电网产业链实现基于国产芯片的自主可控装置替代开发 现场运行数量超30万台 新招标设备100%自主可控 [6] 质量强区 - 建邺区 浦口区 高淳区纳入全国首批质量强县培育库 建邺区入选质量强县创新试点任务名单 [8] - 全市1221家店铺推出异地异店退换货承诺 线下七日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达2 6万家 [9] - 重点民生消费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 2022年创成江苏省首个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9] - 培育雨花茶 龙池鲫鱼 横溪西瓜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发展食礼秦淮 固城湖螃蟹等公用品牌 [10] 质量基础设施 - 承担ISO IEC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5个 近3年牵头参与制定国际标准38项 国家标准1200余项 完成55个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 [15] - 建成国家级省级质检中心 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40余个 覆盖参数9万余项 [17] - 国家软件 智能电网 生物药物等质检中心直接建在产业园区 提供一站式技术服务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