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消费品

搜索文档
AI超级赛道,利好!上海,最新发布!
天天基金网· 2025-08-20 11:31
上海市"AI+制造"实施方案核心内容 - 上海市发布《上海市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的实施方案》,旨在通过三年时间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形成新质生产力 [2] - 目标包括推动3000家制造业企业实现智能化应用,打造10个行业标杆模型和100个标杆智能产品,推广100个示范应用场景,建设10个左右"AI+制造"示范工厂,发展5家左右综合集成服务商 [2] - 方案提出探索将企业生产数据作为银行贷款增信项,支持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并推动市区产业基金和社会资本精准投向语料建设、模型开发等项目 [2] 基础技术与行业应用 - 推动基础模型开展多模态算法创新,提升物理仿真、视觉处理和智能决策能力,加强对工业图纸、操作手册、产品缺陷等信息的识别 [4] - 聚焦集成电路、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船舶海工、航空航天、先进材料、钢铁、时尚消费品、医药制造等行业,打造细分领域行业模型和发展专用小模型 [4] - 在集成电路行业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计算光刻、缺陷检测等场景应用,提升良率和生产效率;在电子信息行业开展AI+机器人应用试点,推动机器视觉等技术规模化落地 [5] - 汽车行业构建智能研发体系,实现数据驱动的开发范式;高端装备行业提升研发设计和生产监控智能化水平;钢铁行业打造多模态大模型,实现配料炉长等智能应用 [5] - 医药制造行业打造智能化药物研发平台,开展药物靶点智能筛选等技术攻关;时尚消费品行业应用模型预测需求趋势,构建柔性生产体系 [5] 智能工厂与人形机器人 - 推动建设以智能体高密度分布为特征的"AI+制造"示范工厂,综合应用空间计算和多智能体协同技术 [7] - 推进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具身智能在典型场景中的实用化部署,支持重点行业在重复性强、危险性高的工作场景部署工业机器人 [7] - 推动智能机器人在装配、焊接、喷涂等环节规模化应用,实现复杂工序无人化,并制定人形机器人安全性检验检测方法 [7] AI+消费终端发展 - 推动消费终端企业与人工智能企业合作开发端侧模型,开展云端模型端侧部署,提升终端模型应用能力 [8] - 推动AI计算机、AI眼镜和AI手机等新型智能消费终端迭代升级,加快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促进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发展 [8]
上海:推动3000家制造业企业实现智能化应用
中国证券报· 2025-08-20 04:09
上海市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实施方案 - 通过三年时间推动3000家制造业企业实现智能化应用 [1] - 打造10个行业标杆模型和100个标杆智能产品 [1] - 推广100个示范应用场景和建设10个"AI+制造"示范工厂 [1] - 发展5家综合集成服务商并培育一批专业服务商 [1] 技术攻关方向 - 提升工业模型基础能力包括多模态算法创新和物理仿真能力 [2] - 加强对工业图纸、产品缺陷等信息的识别以提升视觉处理能力 [2] - 加强对时序数据和工艺约束规则的理解以提升智能决策能力 [2] 重点行业应用 - 聚焦集成电路、汽车、高端装备等10个重点行业 [2] - 推动企业应用AI技术打造细分领域行业模型 [2] - 建设以智能体高密度分布为特征的示范工厂 [2] - 推进人形机器人在典型场景中的实用化部署 [2] 工业机器人应用 - 支持电子信息、汽车等行业部署工业机器人 [3] - 推动机器人在装配、焊接等环节规模化应用 [3] - 钢铁、船舶行业打造人机协同智能制造作业单元 [3] - 制定人形机器人安全性检验检测方法 [3]
汇聚质量资源 赋能企业成长上海松江发布《质惠手册》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15 07:54
松江区时尚消费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要素对接会 - 上海市松江区市场监管局以"党建引领 质量强链"为主线举办对接会,发布《质惠手册》[1] - 松江区是上海高端制造业主阵地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坚持"魅力松江,崇尚质量"的发展理念[1] - 《质惠手册》整合计量、标准、认证认可等质量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指南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1] 《质惠手册》核心内容与功能 - 手册名称源自"质惠茸城"品牌,体现质量惠民惠企初心和赋能区域发展的愿景[2] - 收录百余家专业质检服务机构名录,搭建企业"要素对接"精准桥梁[2] - 创新绘制可视化"质量图谱",展示服务资源空间布局与功能联动[2] - 通过24个高频问答解决政策解读、技术标准等质量管理现实难题[2] 质量服务创新举措 - 系统整合计量、检验检测、品牌培育等全链条质量资源[1] - 以图谱化、实用性方式打通服务链与产业链"最后一公里"[1] - 旨在降低企业质量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与效益[2]
时尚中国 荣耀东方
搜狐财经· 2025-06-16 12:36
中国时尚产业盛典概况 - 2025中国时尚产业盛典以"时尚中国 荣耀东方"为主题,由文化和旅游部、上海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等主办,包含主题交流、"时尚中国之夜"、创投会三大板块 [1] - 盛典落地上海旨在打造时尚产业平台,推动高质量发展并彰显中华美学精神,为全球时尚注入中国力量 [1][42] - 活动全景展现中国时尚产业的文化基因与创新动能,推出融合非遗技艺的时尚文化活动品牌 [1][35] 行业趋势与数据洞察 - 《中国时尚消费发展报告》基于1600份问卷及市场研究,揭示八大趋势:全链生态激活、技术赋能智造、非遗商业共振、国潮出海等 [11][40][41] - 淘宝天猫数据显示:2024年时尚类目人均消费1500元(同比+3%),"00后"和"90后"贡献43%消费额,非遗类消费达1301.9亿元(同比+21.3%) [27] - 新中式服装需向时尚化、生活化、国际化发展,目前市场影响力有限但潜力显著 [23] 文化赋能与创新实践 - 东方美学成为核心驱动力:迪奥等国际品牌采用中国材质与纹样,国内企业通过周文化图腾、青铜纹样等元素进行时尚转化 [23][29] - 文旅融合案例突出:陕西旅游集团"周原衣语"服饰秀登陆巴黎,数字化平台"陕旅嗨GO"年直播销售额破亿元 [29] - 科技跨界应用:AI与新材料推动产业升级,沉浸式体验设备、联合实验室等构建"文化+科技+传播"生态 [33][34][49] 城市与品牌角色 - 上海作为时尚标杆:拥有百年国潮历史,《良友》画报、金鸿翔等奠定基础,当前通过艺术展、电影节等持续引领 [16][20] - 百联集团提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定义"的转型路径,强调文化自信与数智科技重构产业价值 [29][33][34] - 山东省服装设计协会指出需挖掘设计独特性,以文化突破国际品牌垄断 [23] 时尚活动与成果展示 - "时尚中国之夜"大秀呈现五幕主题:"影"(非遗手工艺)、"绣"(传统技艺)、"瓷"(形制美学)、"潮"(生活场景)、"艺"(科技叙事) [35][36][37][38][39] - 年度荣誉榜单涵盖泡泡玛特LABUBU、恭王府博物馆展览等,体现商业与文化创新结合 [41]
攀“高”不止步向“新”再出发
广州日报· 2025-05-22 05:10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强调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1] - "十五五"时期需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1] - 广州提出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擘画重点产业发展新蓝图[2] 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 - 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包括10家整车制造企业和1200多家零部件企业,目标2027年产量超320万辆,产值超6700亿元[8] - 超高清视频与新型显示产业汇聚超2000家企业,目标打造3000亿级产业集群[9] - 生物医药产业2024年获批123个新药临床批件,82%为1类新药,目标2030年建成四千亿级规模[10] - 绿色石化与新材料产业2024年产值超4000亿元,被赋予"新兴支柱"定位[11] - 软件与互联网产业营收近五千亿元,目标2026年超5500亿元[12] - 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2023年规模突破1600亿元,2024年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22%[13][14] -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8%,模拟芯片产量增长23.7%[16] - 新能源与新型储能产业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落户广州[17] - 低空经济拥有4200多家企业,目标2027年市场规模达300亿元[18] - 生物制造产业计划2027年培育10家以上创新引领型企业[19] - 时尚消费品产业计划打造5000亿级产业集群[20] - 轨道交通产业规模超2700亿元,覆盖全产业链[21] - 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2024年产值超500亿元,推动向高端化转型[22] - 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产业2024年总产值8816.9亿元[23] 未来产业发展 - 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快速聚集[23] - 具身智能领域拥有近5万家机器人相关企业,位居全国第二[24] - 细胞与基因产业已集聚超200家企业,形成产业集群[25] - 未来网络与量子科技产业打造多个示范应用场景[26] - 前沿新材料产业拥有8家上市公司和13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27] - 深海深空产业取得一系列全球领先成果[28] 现代服务业发展 - 现代金融业2024年增加值3049亿元,占GDP比重9.8%[29] - 科技服务业2024年支持1787名青年博士开展基础研究[30] - 专业服务业形成千亿级行业引领格局[31] - 现代商贸业印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32] - 物流与供应链业推进综合货运枢纽建设[33] - 会展业2024年展览面积1186万平方米,增长8.9%[34] - 文化创意产业2024年营收6040.80亿元,增长4.0%[35] - 旅游休闲产业2024年接待游客2.5亿人次,消费总额3528.23亿元[36]
通关更快更便利!上海打造首发消费品进口极速通道
国际金融报· 2025-05-16 22:58
政策创新与便利化措施 - 上海市商务委与上海海关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首发进口消费品检验便利化措施试点的公告》,首创"白名单+差异化合格评定"创新模式,为进口消费品提速增效 [1] - 便利化措施以"扩范围、分场景、强联动"为核心,通过三大制度创新破解通关痛点,解决"快速+无损"特殊需求 [3] - 品类覆盖实现全域性突破,适用范围扩展至服装、玩具、餐具、电子电器等全品类进口首发消费品 [3] - 分层监管构建柔性机制,对不进入流通领域的首展首秀展品、单批次20件以下小批量新品实施"合格保证、快速验放",20件以上批量进口新品可凭实验室检测报告快速验放 [3] - 跨部门协同服务,建立首发新品白名单联动机制,商务主管部门推荐重点首发企业及新品清单,海关结合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支撑 [3] 首店经济与品牌引进 - 今年1至4月上海市新增首店301家,其中全球及亚洲首店7家,全国及内地首店41家,高能级首店合计占比16% [2] - 浦东新区今年引进各类首店31家,包括美国Osprey中国首店、新加坡Flaneur中国首店等 [4] - 静安区1-4月引入53家各能级首店,包括伊菲丹亚洲首家品牌城堡店、上海罗意威之家等 [7] - 黄浦区1-4月新增各类首店47家,位居全市第二,其中全球首店3家、全国首店7家、上海首店37家 [5] 政策效果与企业反馈 - 新便利化措施实施后预计单票货物平均通关时间效率提升80%以上,进口餐具等长检测周期产品节省通关时间可达2周 [6] - 政策试点启动以来已有14家跨国品牌中国总部20个消费品品牌申请纳入"白名单",包括两万多款全球或区域首发新品 [6] - 静安区LV、Dior、Prada、Burberry等8家品牌企业申请成为白名单企业 [7] - Jellycat已完成首批首发进口消费品申报,大部分商品已顺利抵达,清关手续高效顺畅 [8] 区域政策与支持 - 浦东新区对国际国内知名品牌设立首店给予最高200万元落户支持,对新品首发首秀首展活动最高支持100万元 [3] - 静安区推出促进商贸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资金支持政策,重点支持优质品牌企业开设首店、举办新品首发活动 [4] - 黄浦区镜特梦、菲时卡两家品牌已率先参与政策试点,为国际品牌参与首发经济形成可复制样本 [7] 行业数据与趋势 - 2024年上海口岸进口服装、玩具等消费品达50余万批,占全国半壁江山 [8] - 今年一季度上海进口服装、玩具等消费品货值突破50亿元 [8] - 政策将便利化措施从单一商品扩展至"展、秀、店、品"全场景,为国际品牌提供"引进来"全周期服务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