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购买力平价(PPP)汇率
icon
搜索文档
李迅雷专栏 | 人民币可否尝试惊险一跃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7-09 15:59
人民币国际化现状 - 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与中国经济体量不匹配 2024年中国GDP规模18.9万亿美元占全球18% 但人民币在外汇交易/国际支付/贸易融资/储备货币等领域的国际占比远低于经济占比 [5][6] - 人民币外汇交易占比7%为全球第五大交易货币 国际支付占比2.89%为第六大支付货币 但实际支付结算比例估计达8% 因SWIFT统计不完全 [8][10] - 人民币贸易融资占比5.98%为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 储备货币占比2.2%为第六大储备货币 远低于美元57.8%的占比 [21][22] 人民币汇率与流动性 - 人民币市场汇率7.2元/美元显著低于PPP汇率3.5元/美元 显示汇率被低估 主要因全球流动性不足导致流动性溢价偏高 [4][29] - 中国M2规模达325万亿元 接近美欧日总和 但M2高不等于贬值压力大 因外汇占款比例高 若扩大人民币全球流通范围可提高"估值"水平 [33][35] - 发展中国家货币普遍存在PPP汇率低于市场汇率现象 中国流动性增长是购买力的5.4倍 高于俄罗斯4倍/印度2.3倍等 反映流动性溢价差异 [34] 国际化加速的机遇 - 美元指数跌至97.6创2022年新低 美债规模超36.2万亿美元 外国投资者占比低于25% 美元避险属性弱化 [40][42][47] - 企业ODI带动人民币跨境收付 2017-2023年复合增速33.6% 银行业对外资产中人民币占比从8%升至29% [50][51] - 货物贸易人民币跨境收付占比26.5% 熊猫债发行利率2.33%创历史新低 低成本融资增强人民币吸引力 [52][53] 政策建议 - 扩大资本账户开放 构建统一跨境投资框架 试点境外投资者单一账户 提高险资海外配置比例 [56][58] - 提高个人购汇便利化 当前个人购汇规模约6000亿美元 仅占银行代客售汇20-30% 放宽额度空间较大 [61][62] - 研究人民币稳定币立法 在离岸/自贸区等场景试点 扩大人民币流动性 目前全球稳定币80%锚定美元 [63][64] 经济影响 - 人民币升值可降低GDP增速要求 助力2035年人均GNI超14005美元的高收入国家目标 [71][74] - 升值对纺织/金属制品等出口部门有压力 但对石油/燃气等进口部门有利 整体影响可通过产业链传导平衡 [80][83] - A股总市值102万亿人民币仅为美股78.92万亿美元的16% 国际化有助于企业跨境并购做大做强 [75][76]
人民币可否尝试惊险一跃
人民币国际化现状 - 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与中国经济体量不匹配,2024年中国GDP占全球18%,但人民币在外汇交易、国际支付、贸易融资、储备货币等领域的国际占比远低于此 [5][6] - 人民币在外汇交易中占比7%,为第五大交易货币;国际支付占比约8%(SWIFT统计为2.89%),实际可能被低估 [6][7][11] - 人民币在贸易融资中占比5.98%,为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官方储备资产中占比2.2%,为第六大储备货币 [21][24] - 人民币国际支付存在地域集中问题,香港占比超70% [13] 人民币国际化加速的可行性 - 人民币市场汇率相比购买力平价(PPP)存在低估,1美元兑换7.2元人民币但仅能购买3.5元等值商品,显示升值空间 [28][31] - 风险溢价=流动性溢价+信用溢价,中国信用度高但流动性不足导致汇率低估,扩大流通范围可提升"估值" [39] - M2高不等于贬值压力大,中国M2中外汇占款比例高,国际化后或减少外汇储备需求 [37] - 历史经验显示2005年汇改后人民币对美元连续九年升值,国际化不必然导致贬值 [27] 当前加速国际化的有利条件 - 外部环境:美元指数波动下行,美国债务压力上升(国债规模36.2万亿美元),美元避险属性弱化 [40][41][45] - 内部发展:企业ODI带动人民币跨境使用(2017-2023年跨境收付年均增速33.6%),熊猫债发行规模创新高(2024年1948亿元) [48][52] - 数字货币机遇:全球稳定币浪潮下可研究人民币稳定币试点,扩大流动性 [55][62] 政策建议 - 扩大资本账户开放:优化QFII/RQFII管理,试点境外投资者单一账户投资互联互通机制 [56] - 便利企业居民换汇:升级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至3.0版,研究提高个人年度购汇额度(2024年个人购汇约6000亿美元) [60][61] - 推动人民币稳定币立法:在离岸、"一带一路"等场景试点,明确监管框架 [62] - 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增持黄金(当前储备7383万盎司)和全球低估值权益资产,减持美元资产 [63] 国际化对经济的影响 - 宏观层面:人民币升值可降低对GDP增速下限要求,减少依赖投资拉动(中国资本形成对GDP贡献42%,为全球两倍) [69][72] - 微观层面:助力企业全球并购(A股上市公司平均市值显著小于美国),外资持有A股比例有望提升(当前占流通市值2.36%) [73][74] - 对出口影响:升值存在滞后效应,但产业链优势(2020-2022年升值周期出口仍增长)和贸易结构升级(加工贸易占比从40%降至18.1%)可缓解冲击 [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