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贸易欺诈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司法部重拳出击,准备动用刑事手段打击逃避特朗普关税的企业和个人
华尔街见闻· 2025-07-24 08:06
执法行动升级 - 美国司法部正在组建新部门并增派人员,准备对逃避关税的公司和个人提起刑事指控 [1] - 执法行动覆盖钢铁、铝、纺织品和消费品等多个行业,旨在维护公平贸易环境和确保国家税收 [1] - 规避关税行为每年给美国政府造成数十亿美元的税收损失 [1] 执法方式转变 - 传统上关税规避行为多通过罚款或民事和解处理,现在情节严重的将面临刑事检控 [2] - 司法部刑事司负责人表示重大违法行为将适用刑事执法,如低报货值、虚报原产国等欺诈手段 [2] - 贸易欺诈不仅造成财政损失,还可能被用于规避制裁和出口管制 [2] 关税政策背景 - 特朗普政府对几乎所有进口商品实施最低10%关税,钢铁和铝进口产品征收50%重税 [2] - 新关税与既有反倾销税叠加,增加了企业减税漏税的动机 [2] - 前海关官员指出部分减税策略可能触犯法律界限,导致民事或刑事责任 [2] 调查准备工作 - 检察官正在审查特朗普政府时期及之前的潜在违规行为 [3] - 联邦检察官办公室已要求部分公司提供拜登政府期间的货运记录和供应链通信信息 [3] - 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加强了对高关税对象的审查,发出针对性信息索取要求 [3] 执法历史 - 此次执法升级并非首次,拜登政府在执行对俄制裁时已多次处理类似违法行为 [4]
美国政府拟通过刑事手段打击规避关税的行为
快讯· 2025-07-24 07:40
美国政府打击关税规避行为 - 美国联邦检察官准备对逃避关税的公司和个人提起刑事指控 [1] - 以往此类问题主要通过罚款或民事和解处理 很少刑事起诉 [1] - 美国司法部将新增专门部门 配备"重要人员"专注贸易欺诈和公司犯罪 [1] - 美国检察官办公室正在收集拜登执政期间涉及外国商品的交易记录 为立案做准备 [1] - 司法部刑事部门负责人表示严重违法行为将适用刑事执法 而非民事处理 [1]
美国30万吨大豆,换上包装出口中国,中方做法太解气
搜狐财经· 2025-05-06 10:01
科技防线与贸易欺诈 - 近红外光谱仪检测出34.9%蛋白质含量,0.7%差异暴露美国大豆基因特征[3] - 区块链溯源系统发现货轮在密西西比河抛锚72小时,20万吨"巴西大豆"实为美国原产[3] - 碳同位素检测仪确认中西部元素配比,贸易欺诈成本暴增300%,每吨需支付8美元审计保险费[3] 美国农业危机 - 爱荷华州积压2470万吨大豆,每日霉变率0.3%,23%家庭农场申请破产保护[5] - 农业板块遭对冲基金做空,ADM和邦吉市值蒸发230亿美元[5] - 关键农业州对现政府支持率跌破40%,大豆协会控诉视频获TikTok 470万次转发[5] 阿根廷投机崩盘 - 比索汇率单日跌幅8%,农产品出口份额缩水15%[7] - 圣菲省港口大豆无人问津,农民每吨亏损120美元抛售,卡车司机封锁9号国道[7] - 阿根廷企业曾以340%增速套利美国低价大豆转售中国,后被量子溯源系统识破[7] 数据主权与新贸易秩序 - 深圳海关实时监控全球2300个港口物流数据,智能合约取代传统信用证[8] - 巴西对华大豆出口量达美国3.5倍,黑海供应商开放种植数据接口[10] - 量子追踪系统可回溯货物三年流转路径,船舶钢板量子纠缠印记实现全周期监控[10] 行业历史与规则重构 - 区块链和光谱仪成为新贸易壁垒与公平守门人,数据主权取代关税手段[11] - 巴西大豆出口优势凸显,俄罗斯供应商获中国年度大单[7][10] - 全球粮食贸易危机模式迭代,科技赋能重构供应链透明度[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