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

搜索文档
2025年5月美国行业库存数据点评:从库存和关税因素看美铜价格波动
招商证券· 2025-08-01 14:43
总体库存周期 - 2025年5月美国库存总额同比增速2.62%,前值3.15%,销售总额同比3.30%,前值3.68%,显示美国进入主动去库阶段[6][12] - 美国抢进口时间段为2024年11月-2025年3月,2025年4-5月进口回归正常水平,预计6-7月仍有短暂补库需求[6][12] - 假设8月起进口消耗速度700亿美元/月,两轮超额进口共2800亿美元,预计11月超额进口可能耗尽,届时关税通胀冲击将显现[6][12] 行业库存周期 - 2025年5月14个大类行业中6个处于主动去库,包括石油天然气、化学制品、运输等[19] - 上游行业中石油天然气与燃料库存同比历史分位数23.6%,化学制品69.3%,建筑材料83.6%,金属和采矿56.3%[19][20] - 中游行业纸类与林业产品库存同比历史分位数53.6%,电气设备家电21.8%,机械制造28.4%[20][21] - 下游行业汽车与零部件库存同比历史分位数30.6%,技术硬件与设备52.7%[22][25] 关税影响 - 特朗普对铜制品征收50%关税但豁免原材料,导致美铜价格快速下跌[13] - 类似铜制品因关税抢进口而兑现不及预期的情况可能打破内外供需差,导致价格调整[13]
美国司法部重拳出击,准备动用刑事手段打击逃避特朗普关税的企业和个人
华尔街见闻· 2025-07-24 08:06
执法行动升级 - 美国司法部正在组建新部门并增派人员,准备对逃避关税的公司和个人提起刑事指控 [1] - 执法行动覆盖钢铁、铝、纺织品和消费品等多个行业,旨在维护公平贸易环境和确保国家税收 [1] - 规避关税行为每年给美国政府造成数十亿美元的税收损失 [1] 执法方式转变 - 传统上关税规避行为多通过罚款或民事和解处理,现在情节严重的将面临刑事检控 [2] - 司法部刑事司负责人表示重大违法行为将适用刑事执法,如低报货值、虚报原产国等欺诈手段 [2] - 贸易欺诈不仅造成财政损失,还可能被用于规避制裁和出口管制 [2] 关税政策背景 - 特朗普政府对几乎所有进口商品实施最低10%关税,钢铁和铝进口产品征收50%重税 [2] - 新关税与既有反倾销税叠加,增加了企业减税漏税的动机 [2] - 前海关官员指出部分减税策略可能触犯法律界限,导致民事或刑事责任 [2] 调查准备工作 - 检察官正在审查特朗普政府时期及之前的潜在违规行为 [3] - 联邦检察官办公室已要求部分公司提供拜登政府期间的货运记录和供应链通信信息 [3] - 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加强了对高关税对象的审查,发出针对性信息索取要求 [3] 执法历史 - 此次执法升级并非首次,拜登政府在执行对俄制裁时已多次处理类似违法行为 [4]
嘉麟杰: 关于回购股份注销完成暨股份变动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8 18:18
股份回购及注销情况 - 公司总股本由828,127,200股减至824,283,100股,注销3,844,100股 [1][5] - 回购股份注销事宜已于2025年7月17日完成 [1][5] - 回购股份数量总计7,716,900股,占注销前总股本的0.93% [3][5] - 回购金额为20,015,485元,达到方案下限2,000万元且未超上限4,000万元 [3][4] 回购审批与实施细节 - 2024年6月24日董事会及监事会、7月18日股东会通过回购议案,计划以不超过2.61元/股回购 [1] - 后续调整回购价格上限至3.94元/股 [2] - 首次回购3,872,800股,成交价2.55-2.61元/股,支付金额9,987,924元,并于2024年12月27日注销 [2] - 第二次回购3,844,100股,成交价2.55-2.66元/股 [3][5] 股本结构变动 - 注销后有限售流通股占比微增至0.47%,无限售流通股占比降至99.53% [5] - 总股本减少0.46%,股权分布仍符合上市条件 [5] 回购影响与后续安排 - 注销提升每股收益及股东回报,未对财务状况或控制权产生重大影响 [5] - 已完成全部7,716,900股回购股份注销,后续将办理工商变更及章程备案 [6]
印尼获美国较低关税 交易式外交达成“不良先例”?
央视网· 2025-07-18 11:22
贸易协议核心内容 - 美国将对所有进口印尼商品征收19%关税,美国对印尼出口享受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待遇 [1] - 印尼承诺购买价值150亿美元美国能源、45亿美元美国农产品及50架波音飞机 [1] - 协议使美国种子商、农民和渔民受益,印尼总统称此为"外交胜利" [1][3] 行业影响分析 - 鞋类和纺织品等非石油出口可能面临挑战,能源和农业部门可能受益 [1] - 水产加工业面临利润压力,关税从0%升至19%将显著影响出口竞争力 [4] - 成衣制造业获得相对优势,印尼关税低于越南(20%)和孟加拉国(35%) [4] 关键采购项目争议 - 波音飞机采购计划引发质疑,因印尼鹰航财务困境可能无力承担 [5] - 150亿美元能源采购承诺与印尼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存在矛盾 [6] - 本地化生产要求放宽可能损害制造业,引发三星等外资企业不满 [6] 贸易格局变化 - 2024年美印尼双边商品贸易额达383亿美元,美国对印尼贸易逆差179亿美元 [4] - 协议可能影响印尼与中国贸易关系,中国是印尼最大贸易伙伴 [1][10] - 欧盟与印尼达成政治协议推进CEPA,涉及本地化生产要求调整 [8] 区域连锁反应 - 印度寻求低于印尼的关税率,可能对美国工业品实施零关税 [10][11] - 马来西亚拒绝美国100%外资控股要求,坚持保护关键产业 [11] - 泰国担忧FDI流失,提议对1万种产品实施零关税以应对竞争 [12] 资源战略考量 - 印尼稀土和铜矿资源成为协议重要因素,可能规避美国50%铜关税 [6] - 关键矿产在谈判中发挥重要作用,影响供应链安排 [6]
美印谈崩了,印度划下两条“红线”,莫迪前往金砖峰会寻求支持
搜狐财经· 2025-07-07 10:28
美印贸易争端 - 印度宣布对部分美国产品加征报复性关税并在WTO备案 称美国加关税违反规则 印度是正当反制 [1] - 美国要求印度接受对其汽车及零部件、钢铁、纺织品继续加征关税 同时要求印度对美国产品全面开放市场实行零关税 [3] - 印度财政部长明确表示农业和乳制品是谈判红线 因农业占GDP16% 农民是莫迪核心选票盘 [3] 印度制造业与农业 - 印度制造业占GDP比例降至14.7% 低于1968年水平 若再加关税将严重打击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品和鞋类 [3] - 美国要求农产品零关税将冲击印度农业 印度是粮食出口大国但存在粮食缺口 农业问题已引发社会矛盾 [3] 印度应对策略 - 莫迪访问5国并参加金砖峰会 寻求金砖国家支持以制衡美国 称金砖是"全球南方"合作平台 可建立多极化秩序 [5] - 印度试图通过金砖国家推动的去美元化和内部贸易合作增强谈判筹码 [5] - 印度当前策略比以往强硬 但美印博弈可能持续拉锯 [6]
继越南之后,柬埔寨与美国签署对等49%的关税协议,释放什么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7-07 07:48
柬埔寨与美国关税协议 - 柬埔寨与美国达成关税协议,成为第二个与特朗普政府签署协议的东南亚国家[1] - 协议将柬埔寨对美关税从49%降至20%,避免高关税对出口经济的冲击[3] - 柬埔寨2024年对美出口127亿美元,占其总出口40%,贸易顺差达124亿美元[3][11] - 纺织品和制鞋业是柬埔寨对美出口核心产业,占出口大头[3] 协议核心条款 - 引入"原产地追踪"条款,要求柬方提交每批出口产品的完整供应链信息[5] - 针对"第三方规避"行为设置惩罚性关税,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将加征40%关税[6] - 要求出口企业提交12项以上文件,包括采购合同、报关单、加工明细等[6] - 建立年度关税动态调整机制,美方可单方面重新评估并调整税率[9][11] 供应链重构意图 - 协议旨在构建"去中国化"供应链,限制中国产品通过东南亚转口美国[7][9] - 柬埔寨服装企业主要从中国进口原材料,成为重点监管对象[5] - 越南协议已包含类似条款,显示美国在东南亚的系统性布局[13] - 美国试图通过双边协议分化东南亚国家,防止其形成统一立场[17] 区域连锁反应 - 印尼正与美磋商关税协定,计划开放1700种美国产品近零关税[14] - 印尼2024年对美贸易顺差179亿美元,拟增加美能源和武器采购[14] - 泰国因出口结构相似面临压力,但担忧影响与中国基建合作[17] - 美国策略包括控制原材料、保障能源安全及强化军事影响力[15] 行业影响 - 世界银行测算49%关税将使柬埔寨GDP下降3.2%,导致25万人失业[3] - 协议增加企业合规成本,需建立完整的供应链追溯体系[5][6] - 年度调整机制带来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企业长期订单签约[11] - 服装、制鞋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最大转型压力[3][17] 战略格局变化 - 协议标志着东南亚贸易格局开始系统性重组[20] - 各国面临选择:遵守美国规则或寻求大国平衡策略[19] - 美国通过关税杠杆重塑区域供应链主导权[11][17] - 东南亚国家需在供应链透明化与产业自主性间寻求平衡[9][19]
印度拟对美征收报复性关税!谈判卡在哪儿?
新华社· 2025-07-05 15:55
贸易谈判核心分歧 - 印度和美国在汽车及零部件、钢铁和农产品领域存在重大分歧 [2] - 印度拒绝开放农业和乳业市场 并要求美方对印度商品实施低于越南等国的关税税率 [2] - 美方要求印度开放农产品市场 特别是转基因玉米和大豆 但印方以粮食安全和农村生计为由拒绝 [2][4] 谈判进展 - 印美贸易谈判已进入最后阶段 预计7月9日前发布公告 [2] - 首席谈判代表拉杰什·阿格拉瓦尔率领的印方代表团结束华盛顿谈判 农业和汽车领域问题仍未解决 [2] - 印度更关注纺织品、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市场准入 以及汽车零部件出口问题 [2] 印度立场与措施 - 印度计划对部分美国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 回应美方对印度汽车及零部件加征关税的措施 [4] - 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皮尤什·戈亚尔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只接受互利互惠的贸易协定 [6] - 印度已向世贸组织通报 认为美方加征关税违背规则 并保留调整目标产品清单和关税水平的权利 [4]
特朗普赚大了,迎来了第三份贸易协议,而且美联储降息有望提前!
搜狐财经· 2025-07-04 00:10
美越贸易协议 - 美国与越南签署新贸易协议,越南出口美国商品关税定为20%,转口贸易关税翻倍至40%,同时越南取消所有美国进口商品关税 [2] - 协议前美国曾威胁对越南征收46%关税,现降至20%,降幅达26个百分点,协议结构仍使美国占据主动地位 [2] - 2024年美越商品贸易总额达1496亿美元,其中美国对越贸易逆差高达1235亿美元,同比增长18.1%,越南成为美国第四大贸易逆差来源国 [4] - 协议将影响越南纺织品和运动服装等制造业出口,耐克等品牌生产线可能面临成本上升压力 [4] - 这是特朗普任内第三份贸易协议,延续其"先施压后谈判"的贸易保护主义策略 [4] 美国经济数据与货币政策 - 2025年6月美国私营部门就业岗位减少3.3万个,为2023年3月以来首次负增长,服务业岗位流失尤为严重 [7] - ADP数据公布后,市场对7月美联储降息预期从20%升至27.4%,全年预计降息两次 [7] - 美联储主席暗示关税政策推高通胀制约降息空间,当前就业疲软可能缓解通胀压力 [7] - 德意志银行报告显示美国生活成本五年涨幅显著,但涨势可能见顶,为降息提供条件 [8] - 即将公布的非农数据若持续疲软将进一步强化降息预期 [10] 全球贸易格局影响 - 美国对日本贸易谈判陷入僵局,威胁将汽车关税从24%提高至30-35%,日本汽车及零部件占对美出口34% [8] - 美国与欧盟、印度、韩国等多国贸易谈判进展缓慢,7月9日前达成全面协议可能性低 [9] - 越南制造业成本上升可能导致部分企业重新考虑产业转移,中国或迎回部分产业链 [12] - 美联储降息可能导致美元走弱,缓解人民币汇率压力,同时可能提振美国消费需求 [12] - 全球供应链重塑趋势下,产业升级和市场开拓将成为关键竞争点 [12]
美国6月ISM制造业连续四个月萎缩,就业再收缩,价格指数加速
搜狐财经· 2025-07-02 02:39
美国6月ISM制造业数据 - 美国6月ISM制造业PMI指数为49 高于预期的48 8 但仍低于50荣枯线 连续第四个月萎缩 [1][3] - 新订单指数46 4 创三个月最大降幅 连续五个月收缩 反映关税上升和经济放缓影响 [6] - 就业指数45 降至三个月低点 连续五个月收缩 企业因订单不足加速裁员 [6][7] - 物价支付指数69 7 接近2022年6月以来最高水平 原材料成本压力持续 [6] 分项指标表现 - 订单积压指数44 3 创一年最大跌幅 连续33个月收缩 创历史纪录 [6] - 进口指数单月跳涨7 5点 创五年最大涨幅 但进出口仍处收缩区间 [6] - 制造业产出在三个月收缩后重返扩张 九个行业实现增长 服装 石油 非金属矿领涨 [7] 行业动态与分析师观点 - 标普全球6月Markit制造业PMI终值52 9 高于预期 显示产出复苏 新增订单推动就业增速创2022年9月以来最快 [7] - 需求回暖部分由库存积累驱动 企业为应对关税提前备货 可能导致下半年增长放缓 [8] - 企业信心自4月低点回升 但对贸易协议仍持谨慎态度 等待关税暂停期限临近的消息 [8]
2025年4月美国行业库存数据点评:美国Q2或进入主动去库
招商证券· 2025-07-01 21:33
总体库存周期 - 4月Census Bureau口径下美国库存总额同比增速2.19%,前值2.50%;销售总额同比增速3.83%,前值4.38%;BEA口径下库存总额同比3.37%,前值3.43%;销售总额同比3.74%,前值4.04%,库存周期初步向主动去库切换[8] - 美国本应去年底到今年初进入主动去库,关税预期推动“抢进口”透支未来需求,后续关税调整大概率不再引发大规模补库,Q2或向主动去库靠拢[4][8] 行业库存周期 - 4月14个大类行业中有10个处于被动补库,总体库存同比历史分位数39.2%,化学制品(85.7%)、建筑材料(83.2%)等5个行业库存同比历史分位数较高[4][12] 上游行业 - 石油、天然气与消费用燃料23年7月 - 24年5月主动补库,24年6月进入主动去库,截至25年4月处于主动去库[2][12] - 化学制品24年8月 - 25年3月被动补库,25年4月或进入主动去库[2][12] - 建筑材料24年2 - 9月主动补库,24年10月进入被动补库,截至25年4月处于被动补库[2][12] - 金属和采矿24年2月进入被动补库,截至25年4月处于被动补库[2][12] 中游行业 - 纸类与林业产品23年12月 - 25年1月主动补库,25年2月进入被动补库,截至25年4月处于被动补库[2][13] - 电气设备家电及组件24年7 - 11月主动补库,24年12月进入被动补库,截至25年4月处于被动补库[2][13] - 机械制造23年12月 - 25年2月被动去库,25年3 - 4月或进入主动补库[2][13] - 运输24年6月进入被动补库,截至25年4月处于被动补库[3][13] 下游行业 - 汽车与汽车零部件24年4 - 11月被动补库,24年12月进入主动去库,截至25年4月处于主动去库[3][14] - 家庭耐用消费品24年8月或进入被动补库,截至25年4月处于被动补库[3][14] - 纺织品、服装与奢侈品24年7月进入被动补库,截至25年4月处于被动补库[5][14] - 食品、饮料与烟草24年7月进入被动补库,截至25年4月处于被动补库[5][14] - 日常消费品经销与零售24年7月进入被动补库,截至25年4月处于被动补库[5][14] - 技术硬件与设备24年4月进入被动补库,截至25年4月处于被动补库[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