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久期缺口

搜索文档
保险股走强背后:多重利好驱动,估值修复空间显现
第一财经· 2025-07-24 20:58
保险股走强原因分析 - 保险板块近几个月涨幅显著 从4月1日至今五大A股保险股涨幅在近五成至超过120%不等 其中新华保险累计翻倍创历史新高 中国人保股价创六年多新高 [1] - 7月23日保险板块以2.25%涨幅位居A股前列 新华保险领涨2.73% 中国太保 中国平安等实现0.36%~2.65%涨幅 [2] - 从去年7月24日至今一年时间 新华保险累计涨幅达116.15% 中国人保涨59.16% 中国平安涨48.51% 中国人寿及中国太保涨幅超三成 [3] 资金面驱动因素 - 保险股因估值较低且存在明显配置缺口 分红水平稳健等特点受到公募资金关注 公募基金二季度对上市险企除国寿外均获增持 持仓比例较一季度提升0.53个百分点至1.10% [3][4] - 保险板块估值0.60倍~0.93倍P/EV仍处历史低位 中国平安股息率4.35% 新华保险3.97% 2024年五家上市险企合计分红907.89亿元同比增长20.21% [4] 政策面支持 - 监管发布一系列政策文件压降利差损风险 两次下调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 传统险从3.5%调整至2.5% 分红险至2% 万能险至1.5% [7] - 监管引导发展浮动收益型业务 通过"报行合一"压降费用率 上市险企2024年"NBV打平收益率"平均下降61个基点 [7][8] 基本面改善 - 负债端回暖与资产端回升形成支撑 2025年上市险企一季报总体超预期 新业务价值高增长验证头部公司受益市场洗牌 [9] - 分析师预测半年报将延续寿险新业务价值普涨态势 健康险 养老险需求提升 财险盈利水平稳步提高 [11] - 资产端在长周期考核机制 下调股票风险因子等政策及资本市场回暖下 投资收益或改善支撑估值修复 [12] 行业前景 - 保险业经营具有显著顺周期特性 随着经济复苏基本面改善已在进行中 [10] - 保险板块正处于长期慢牛起点 上市保险公司均有配置价值 [1]
净利润同比大增201% 新华保险管理层:公司不存在利差损风险,二季度会加大分红险销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3-28 23:11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新华保险业绩创新高,规模与价值同步增长,公司将分红险转型放在战略高度推动,通过三个平衡降低利差损风险,银保业务持续发展,举牌投资产生积极作用,500亿试点基金取得理想表现并产生积极意义 [1][2][4][5] 业绩表现 - 2024年净利润262.29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大涨201.1% [1] - 截至3月28日收盘,A股收盘价51.98元/股,上涨1.15%,港股上涨5.45% [1] - 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1705.11亿元,同比增长2.8% [1] - 一年新业务价值62.53亿元,同比增长106.8% [1] - 首年保费口径下新业务价值率14.6%,较2023年提高7.9个百分点 [1] 业绩增长原因 - 改革推动公司专业化、市场化、体系化发展 [2] - 公司对中国经济和寿险业发展充满信心 [2] 利差损风险管理 - 平衡传统型与浮动收益型产品,加大浮动收益型产品推动 [2] - 平衡保障性与储蓄性产品,发挥传统保障保险功能 [2] - 平衡存量业务与新业务,投资能力覆盖负债成本,无利差损风险 [2] 分红险转型战略 - 2025年新契约业务中分红险占比不低于30%,并制定明后年目标 [1][2] - 业务节奏把握谨慎,个险渠道慢走,银行渠道快走 [2] - 加强销售队伍技能培训,确保转型成功 [3] 银保业务发展 - 银保业务价值贡献超一半,达65% [3] - 业务平台增值,2024年银保期交139亿元,同比增长12% [3] - 银保价值率持续攀升,执行“报行合一”降本增效 [4] - 外部环境有利,监管政策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4] - 公司改革持续赋能 [4] 投资经营情况 - 2024年举牌多家公司,对投资经营产生推动作用 [4] - 港股投资比例适度提高,获良好投资收益 [4] - 缩短资产负债久期缺口,加强分账户精细化管理 [4] 未来投资策略 - 坚持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延长考核周期,加强资产负债联动 [5] - 坚持权益投资既定布局,加强专业力量建设 [5] 500亿试点基金情况 - 2024年末完成注资500亿元,一期采用非市价计量减小股价波动冲击 [5] - 2024年取得理想财务表现,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5] - 一季度运行顺利,对公司和资本市场产生积极意义 [6] - 参与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