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单身社会
icon
搜索文档
安全套没人买了,情趣用品却卖爆了
虎嗅APP· 2025-11-04 21:34
文章核心观点 - “避孕套悖论”在经济低迷时期销量增长的规律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失灵,全球及中国避孕套市场出现全链条萎缩 [4][5][6] - 避孕套销量下滑反映了更深层次的社会变迁,即年轻人欲望收缩和亲密关系形态的重构,并非单纯的性需求消失 [14][15][23][28] - 与避孕套市场萎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情趣用品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标志着性满足方式从依赖伴侣关系转向自我愉悦 [16][19][23][34] 避孕套行业市场萎缩 - 全球最大避孕套制造商马来西亚康乐公司在2020年销售额骤降40%,出现上市以来首次亏损,其避孕业务营收至2024年仍未恢复至五年前水平 [4][9] - 中国避孕套全渠道销售额从2023年的187.86亿元降至2024年的156亿元,一年内跌幅达17%,市场规模相比2020年的208亿元缩水25% [4][12] - 头部品牌杜蕾斯在中国某电商平台销量从2019年的372.2万件降至2021年的84.2万件,2024年中国区线上市场份额缩至29.3%,远低于2019年超50%的份额 [10][11] - 2020年至2024年间,中国有超过7.8万家避孕套相关企业倒闭,平均每年注销1.73万家 [11] - “国产伟哥”代表金戈2024年销量同比下降13.2%,销售额跌幅超20%,侧面反映用户对性生活参与度降低 [12] 避孕套销量下滑原因分析 - 近半数避孕套使用场景发生在家庭之外,但2024年全国酒店平均入住率仅为58.8%,为近五年次低水平,外出住宿减少直接削弱需求 [12] - 避孕方式日趋多元,2023年全国皮埋使用量达42万支同比增长46%,口服短效避孕药零售额达9.8亿元增长24%,避孕套从“唯一选项”变为“可选项之一” [13] - 经济压力导致欲望收缩,在收入增长放缓、居住与就业成本上升背景下,年轻人对高成本高情感投入的两性关系投入意愿明显降低 [14] - 与亲密消费相关的“暧昧经济”同步衰退,全国KTV数量从2015年峰值15万家锐减至2024年上半年不足4万家,夜店客流量普遍下滑70%~80% [12] 情趣用品行业逆势增长 - 2024年中国情趣用品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是同期避孕套市场的13倍以上,占全球总量(3661.6亿元)的近六成 [19][20] - 全国情趣用品相关企业已超103万家,覆盖完整产业链,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承担了全球头部成人用品品牌的全部产能 [20] - 消费端活跃,某即时零售平台披露2024年成人用品用户90天复购率达38%(远超全站21%均值),年均下单频次从2021年的2.1次升至5.3次 [21] - 产品趋势向女性倾斜,2023年“双十一”女用产品预售成交额占比高达63%,“静音款、小巧、高颜值”成为核心关键词 [21] - 具体品类增长迅猛,吸吮类玩具与玻尿酸润滑液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80%和95% [21] 社会观念与消费行为变迁 - 中国单身人口已突破2.4亿,最新统计数据达2.97亿占总人口20.7%,“超单身社会”初具规模,越来越多人主动选择退出婚姻市场 [25] - 性满足与性愉悦逐渐脱离婚恋框架成为自我探索的一部分,某即时零售平台2024年数据显示深夜情趣用品订单约70%来自女性,近六成集中在北上广深 [28] - 自我愉悦的性价比凸显,一款售价200~300元的情趣用品单次成本不足5元,而一次普通约会在一线城市轻松超过500元,从搭讪到亲密平均耗时4~6周而情趣用品送达最快仅需30分钟 [29] - 品牌营销重心从“取悦伴侣”转向“悦纳自我”,采用马卡龙色系与小清新包装弱化性暗示强化日常感,并通过构建公共对话空间推动对性与身体的理性认知 [34][35]
跌破70万,日本“单身税”真相...
搜狐财经· 2025-07-03 10:21
日本"单身税"政策分析 - 日本将从2026年4月起实施"儿童与育儿支援金"制度 所有医保参保者需按年收入阶梯缴纳 最高扣除额达19800日元/年 [1] - 缴费标准随收入递增 例如年收入1000万日元者2028年需缴纳19800日元 而200万日元收入者同期缴纳4200日元 [2] 日本人口结构危机 - 2024年新生儿数量跌破70万 较原预测提前15年 死亡人数达160万 自然人口连续18年负增长 [3] - 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比29.3% 每3人中即有1名老人 联合国预测2100年总人口或降至7500万 [6] - 男性终身不婚率28% 女性18% 若不改善 每3名男性中1人终身未婚 每4名女性中1人未婚 [8] 生育激励政策体系 - 生育补贴包含50万日元一次性补助 180天带薪产假(前180天支付67%工资) [9][10] - 儿童津贴覆盖0-18岁 3岁前每月1.5万日元 高中阶段学费全免 三孩家庭大学学费最高减免70万日元/年 [10] - 幼儿教育(3-5岁)及公立高中学费全免 私立高中每年补助11.88万日元 [10] 劳动力市场现状 - 2024年应届生平均月薪33万日元(+3.8%YoY) 正式员工月薪34万日元 非正式员工仅23万日元 [14][16] - 非正式员工占比达37.1% 百家大型企业中60家非正式员工比例超80% [16] - 年功序列制导致中层掌握60%社会财富 物价上涨2.5%削弱工资实际购买力 [16][19] 行业影响与现象 - 低欲望社会催生动漫及成人产业发展 年轻人通过虚拟内容缓解现实压力 [13] - 零售服务业非正式用工普遍 例如くら寿司非正式员工占比87.74% すかいらーくホールディングス达86.39% [17][18] - 教育行业典型企业如東京個別指導学院非正式员工比例95.61% リソー教育达89.28% [17]
国家级催婚:“单身税”要来了,影响有多大
虎嗅APP· 2025-06-30 18:22
日本人口危机与生育政策 政策内容 - 日本政府计划2026年4月起实施"儿童与育儿支援金"制度 向所有缴纳医疗保险者征收年费2400日元至12000日元(约120元至600元) 采用累进税率 年收入200万日元者2026年缴纳2400日元 2028年增至4200日元 年收入1000万日元者2026年缴纳12000日元 2028年增至19800日元 [3][4] - 该政策被民间称为"单身税" 但官方否认 强调其全民性质 资金用于补贴育儿家庭 与医疗保险深度捆绑 无论是否有子女均需缴纳 [5] 历史背景 - 历史上存在类似"单身税"政策 古希腊罗马对超龄未婚男性征税 苏联曾征收"无孩税"至1992年 韩国近年有21%民众支持类似政策 [6][7] - 日本当前面临"国难级"人口危机 总人口连续14年下降 2023年出生人口跌破70万 国民人数萎缩至1.2亿 年减少近90万人 [9][10][11] 人口现状 - 日本生育率全球垫底 老龄化率全球第一 单身家庭占比达38% 东京独居家庭比例高达52% 预测2035年15岁以上人口半数单身 [13][17] - 2023年结婚登记数不足50万对 创1945年以来新低 研究显示未来1/3男性和1/5女性可能终身不婚 [16][17] 既有政策效果 - 日本1994年起累计投入66万亿日元(约3万亿人民币)刺激生育 当前年投入约3万亿日元(1500亿人民币) [19] - 现有福利包括:一次性生育补贴50万日元(2.5万元) 0-3岁儿童年补贴12-18万日元 幼儿园至大学教育免费 三孩家庭公立大学全免学费 [20][21][22] - 政策未能扭转生育颓势 主因包括经济停滞30年 阶层固化 社会"内卷"严重 以及全球性生育成本高企问题 [24][25] 政策困境 - 生育下滑具有代际惯性 补贴仅能减缓下降速度 需系统性解决方案 但政策干预仍优于不作为 [26] - 核心矛盾在于"超单身社会"与"低欲望社会"现象 年轻人普遍奉行"不结婚 不生育 不买房"的三不主义 [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