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境保险
icon
搜索文档
京东获批香港保险经纪牌照,互联网巨头会师香港保险市场
观察者网· 2025-11-13 20:23
【文/羽扇观金工作室】 近日,据香港保险业监管局官网最新披露信息显示,京东旗下公司Jingda HK Trading Co., Limited已于 10月14日正式获批保险经纪牌照,获准经营一般及长期业务(包括相连长期保险),负责人为林志全(Lam Che Chuen),牌照有效期至2028年10月13日。该公司已于10月16日正式更名为"京东保险顾问(香港)有限 公司",标志着京东继布局内地保险市场后,正式进军香港保险业。 这一动作并非孤例。在此之前,腾讯通过旗下微众银行与香港持牌机构合作推出跨境保险产品,覆盖健 康险、重疾险等领域;蚂蚁集团以投资方式入股香港保险公司,借助支付宝生态拓展跨境保险服务。今 年3月,腾讯旗下赋诚再保险宣布成功获得香港保监局颁发的长期保险牌照。至此,中国互联网三大巨 头正式会师香港保险市场。 互联网巨头布局香港保险市场背后,香港保险销售持续回暖。根据香港保险业监管局公布的临时统计数 字,2025年上半年,全港长期业务的新造保单保费为 1737亿港元,与2024年同期相比大幅上升了 50%。这一轮香港保险市场的火爆,不仅吸引了互联网巨头的目光,更成为内地高净值人群资产配置的 重要选 ...
广州:支持粤港澳保险机构合作开发跨境商业医疗保险等特色保险产品
北京商报· 2025-08-12 19:44
政策支持 - 广州市政府推动银行机构为粤港澳大湾区居民提供港澳保单续费、退保、理赔等跨境资金汇兑服务 [1] - 支持粤港澳保险机构合作开发跨境商业医疗保险、商业保险年金、跨境机动车保险等特色保险产品 [1] - 以旅游和医疗健康场景为切入点 支持保险机构合作探索跨境保险服务 [1] 业务创新 - 在符合监管规定前提下推动银行代理开展跨境保险售后服务 [1] - 提升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服务便利化水平 [1] - 合作范围覆盖跨境资金汇兑和特色保险产品开发 [1]
“赴港卖险”新现象说明了什么
证券日报· 2025-05-22 23:45
内地人才赴港销售保险现象 - 内地人才赴港销售保险现象日益普遍,许多代理人通过香港高才计划或优才计划取得香港居民身份并考取保险中介人资质 [1][2] - 香港保险市场的高收入潜力吸引内地人才,部分代理人年收入超过200万港元,但行业存在"二八效应",收入差距显著 [3] - 香港保险市场竞争激烈,代理人收入结构包括首年佣金、续保佣金、奖金/花红等,部分公司无底薪或需完成业绩承诺 [3] 香港保险市场需求驱动因素 - 2023年内地居民赴港投保人寿保险新增保费达590亿港元,同比增长逾27倍,2024年达628亿港元,同比增长超6% [5] - 香港保险产品具有全球资产配置优势,主要投资美股和美债,收益率优势吸引高净值人群进行多元资产配置 [5] - 储蓄分红型保险和重疾险是内地高净值人群主要购买的产品,前者具有利率汇率优势和类信托功能,后者在赔付条件方面有优势 [5] 香港保险市场特点 - 香港拥有超过150家保险公司和10万名持牌保险中介人,2024年毛保费总额达6378亿港元 [6] - 香港保险深度全球第一,保险密度全球第二,拥有稳健的监管框架和严格的牌照要求 [6] - 香港保监局与廉政公署联合执法打击违规行为,并发布《分红保单利益演示利率上限指引》,设定IRR上限为6-6.5% [8][9] 跨境保险业务发展 - 监管部门推动构建便利跨境保险业务的交易规则,支持开发适合大湾区居民的跨境保险产品 [1][8] - 港澳台居民赴内地工作生活人数增加,催生对内地保险产品的需求,互联网保险平台逐步向港澳台居民开放 [9][10] - 香港保监局谋划构建大湾区养老服务生态圈,鼓励保险机构结合内地养老服务资源开发产品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