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证券投资
搜索文档
上交所:持续优化沪港通机制 积极服务境内外投资者
证券日报网· 2025-10-22 14:06
沪港通机制发展历程 - 沪港通于2014年11月17日正式开通,开创了跨境证券投资新模式 [1] - 机制持续优化:2016年取消总额度限制,2018年双向扩大每日额度至四倍,2019年纳入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股票,2021年纳入科创板股票,2022年纳入ETF产品,2023年双向扩大可交易日历及股票范围 [1] 沪港通交易数据表现 - 截至今年9月底,外资通过沪股通累计成交总额达90.1万亿元人民币,沪股通日均成交金额从2014年开通首月的47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9月的1456亿元人民币 [1] - 2025年9月沪股通交易金额占沪市A股交易金额比重近7% [1] - 内地投资者通过沪市港股通累计成交总额达37.5万亿元人民币,沪市港股通日均成交金额从2014年开通首月的6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9月的894亿元人民币 [1] 沪港金融合作政策与展望 - 去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今年6月沪港两地签署《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聚焦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离岸金融战略互补 [2] - 未来将持续优化沪港通机制,服务境内外投资者,推动在岸和离岸市场协同发展,提升两地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 [2]
上交所张斌:携手港交所持续优化沪港通机制,推动两地市场协同发展
新浪证券· 2025-10-22 13:30
沪港通机制发展与成就 - 沪港通于2014年11月17日开通,开创了跨境证券投资新模式和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新路径 [3] - 机制持续优化,包括2016年取消总额度限制,2018年双向扩大每日额度至四倍,2019年纳入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2021年纳入科创板股票,2022年纳入ETF产品,2023年双向扩大可交易日历及股票范围 [3] - 截至9月底,外资通过沪股通累计成交总额达90.1万亿元,沪股通日均成交金额从2014年开通首月的47亿元增长至2025年9月的1456亿元,9月交易金额占沪市A股交易金额比重近7% [4] - 南向方面,内地投资者通过沪市港股通累计成交总额达37.5万亿元,沪市港股通日均成交金额从2014年开通首月的6亿元增长至2025年9月的894亿元 [4] 沪港金融合作与未来规划 - 沪港通已成为内地投资者配置香港市场以及境外投资者配置内地市场的重要渠道 [5] - 去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今年6月沪港两地政府签署《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聚焦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离岸金融战略互补 [5] - 未来上交所将继续携手港交所,在两地证监会指导下持续优化沪港通机制,推动在岸和离岸市场协同发展,提升沪港两地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和影响力 [5][6] - 上交所欢迎更多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市场,共建开放、包容、高效的市场生态,共享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红利 [6] 香港交易所市场定位 - 香港交易所作为连接东西方的“超级联系人”,通过互联互通机制、多元产品生态和国际化市场,持续推动中国与世界的双向资本流通 [1] - 本次论坛恰逢香港交易所成立25周年,香港市场呈现强劲复苏态势 [1]
跨境证券投资 最新警示!
中国基金报· 2025-06-09 16:35
文章核心观点 - 深圳市委金融办发文提示投资者需高度警惕跨境投资风险,指出部分投资者因风险认识不足、参与不合法交易而陷入新骗局并遭受投资损失 [1][4] 跨境投资风险案例 - 案例一:投资者在境外券商开设港股、美股融资融券账户,交易过程中遭遇券商未经同意合并账户、错误迁移股票数据及缺少日结对账单等问题,导致大额亏损 [4] - 案例二:投资者通过朋友认识自称持有香港正规牌照的人员,在深圳签署协议并转账期权费进行场外期权投资,后发觉对方无相应资质且办公点已人去楼空,无法兑付 [4][5] - 案例三:投资者通过朋友介绍在某香港券商的深圳办公点开户进行A股场外期权交易,盈利时券商未响应平仓要求并通知无法兑付,目前该券商正申请破产 [5][6] 监管政策与合规渠道 - 除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以及"沪港通""深港通"等机制外,境内投资者参与境外证券交易不受境内法律法规保护 [4] -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规定个人购汇主要用于旅游、留学、就医等项目,违规购汇用于境外证券投资属违法违规行为,可能面临罚款或限制购汇等处罚 [4] - 场外期权是定制化、高复杂性、高风险的金融衍生品,目前境内个人投资者不能直接参与交易,境内外机构不具备为境内个人投资者提供相关交易服务的资质 [6] - 监管部门曾严厉打击非法跨境证券业务,2022年底证监会推进对富途控股、老虎证券的非法跨境展业整治工作,要求其依法取缔增量非法业务并妥善处理存量业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