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证监会在京召开国际顾问委员会第22次会议
证监会发布· 2025-10-31 20:45
2025年10月30日,中国证监会国际顾问委员会(简称"顾委会")第22次会议在北 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29日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证监 会顾委会部分委员。何立峰副总理表示,中国正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 神,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坚定不移扩大金融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以金融高质 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欢迎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投资兴业。 本次会议主题为"创新、包容、开放,更好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顾委会主 席霍华德•戴维斯先生等12名顾委会委员,以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副主席李明出席 了本次会议。与会代表围绕应对新兴科技给资本市场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一步提升 资本市场包容性、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有效应对全球变局下 的风险挑战等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与研讨。 委员们高度评价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成果,一致认为自中国政府去年9月出台一揽 子增量措施以来,中国资本市场在推进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新 进展,投资者信心得到提振、中国资产吸引力和市场韧性进一步增强。"十五五"期 间,中国资本市场应更加积极有为,为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更 ...
2025金融街论坛|前三季度增加值达6700亿元,北京金融业再亮相
北京商报· 2025-10-27 21:52
文章核心观点 - 北京金融业通过落实“五篇大文章”政策框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及深化金融科技创新,构建了金融强国建设的“北京样本”,实现了高质量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金融业增加值达6700亿元,同比增长9% [1][9] 政策框架与协同 - “五篇大文章”政策源于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涵盖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方向,旨在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服务实体经济 [3] - 北京是全国首个省级层面系统落实“五篇大文章”的地区,构建了“1+N”完整政策框架,通过跨部门联动和金融工具组合避免政策碎片化 [3] - 截至2025年6月末,北京市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余额6.8万亿元,增速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5.2个百分点 [4] 科技金融领域进展 - 截至2025年8月末,北京市科技贷款余额超4万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0.9%,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3% [4] - 北京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专板已支持960余家企业,累计融资规模突破300亿元;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设立基金14只,落地规模超130亿元 [4] 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成果 - 北京绿交所获批设立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中心累计成交量超320万吨,累计成交金额突破2.67亿元 [5] - 北京市将创新型中小企业首贷贴息比例提升至40%,举办“畅融工程”55场,服务金融机构616家次,对接企业817家次 [5] 养老金融与数字金融发展 - 个人养老金账户数及缴存资金规模居全国试点城市前列,截至2025年9月末,商业养老金试点有效开户11.6万户,资产规模达257.4亿元 [5] - 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累计发布31个项目,19个“出箱”;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28个项目进入试点,13个转为常态化运营,两项“出箱”数量城市排名第一 [5] 高水平对外开放实践 - 通过“两区”建设,北京金融开放从“要素流动型”向“规则制度型”转变,引进中外资金融机构近200家 [6] - 法巴天星财险于2024年10月获批落户,高盛中国证券成为2025年北京首家取得基金销售牌照的外商独资证券公司 [6] 跨境金融创新与效能 - 2025年初,北京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升级,惠及成员企业1700家,跨境收支规模超1500亿美元,累计为企业节约成本超10亿元人民币 [7] - 北京地区支持办理本外币合一账户业务的银行网点超700家,累计开户近11万户;2024年北京涉外收支规模增长67.4%至2.4万亿美元,占全国16.9% [7] - 2025年上半年,北京跨境人民币收支达6.2万亿元,占地区收支总额比重同比提升2.5个百分点 [7] 金融科技创新与应用 - 数字人民币试点深化,截至2025年8月末,北京市累计开立个人钱包近2000万个,交易5.4亿笔,金额近3000亿元,支持受理商户近200万家 [8] - 境外支付示范区落地两大机场,全国首单数字人民币科技企业并购贷款及首笔数字人民币担保贷款在丽泽金融商务区落地 [8] - 中关村科创金融服务中心升级至2.0版本,支持企业数量从1万家扩大至超3万家,升级后一个月内落地3笔科技研发贷,金额合计2亿元 [9]
上交所:持续优化沪港通机制 积极服务境内外投资者
证券日报网· 2025-10-22 14:06
沪港通机制发展历程 - 沪港通于2014年11月17日正式开通,开创了跨境证券投资新模式 [1] - 机制持续优化:2016年取消总额度限制,2018年双向扩大每日额度至四倍,2019年纳入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股票,2021年纳入科创板股票,2022年纳入ETF产品,2023年双向扩大可交易日历及股票范围 [1] 沪港通交易数据表现 - 截至今年9月底,外资通过沪股通累计成交总额达90.1万亿元人民币,沪股通日均成交金额从2014年开通首月的47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9月的1456亿元人民币 [1] - 2025年9月沪股通交易金额占沪市A股交易金额比重近7% [1] - 内地投资者通过沪市港股通累计成交总额达37.5万亿元人民币,沪市港股通日均成交金额从2014年开通首月的6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9月的894亿元人民币 [1] 沪港金融合作政策与展望 - 去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今年6月沪港两地签署《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聚焦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离岸金融战略互补 [2] - 未来将持续优化沪港通机制,服务境内外投资者,推动在岸和离岸市场协同发展,提升两地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 [2]
上交所张斌:携手港交所持续优化沪港通机制,推动两地市场协同发展
新浪证券· 2025-10-22 13:30
沪港通机制发展与成就 - 沪港通于2014年11月17日开通,开创了跨境证券投资新模式和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新路径 [3] - 机制持续优化,包括2016年取消总额度限制,2018年双向扩大每日额度至四倍,2019年纳入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2021年纳入科创板股票,2022年纳入ETF产品,2023年双向扩大可交易日历及股票范围 [3] - 截至9月底,外资通过沪股通累计成交总额达90.1万亿元,沪股通日均成交金额从2014年开通首月的47亿元增长至2025年9月的1456亿元,9月交易金额占沪市A股交易金额比重近7% [4] - 南向方面,内地投资者通过沪市港股通累计成交总额达37.5万亿元,沪市港股通日均成交金额从2014年开通首月的6亿元增长至2025年9月的894亿元 [4] 沪港金融合作与未来规划 - 沪港通已成为内地投资者配置香港市场以及境外投资者配置内地市场的重要渠道 [5] - 去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今年6月沪港两地政府签署《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聚焦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离岸金融战略互补 [5] - 未来上交所将继续携手港交所,在两地证监会指导下持续优化沪港通机制,推动在岸和离岸市场协同发展,提升沪港两地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和影响力 [5][6] - 上交所欢迎更多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市场,共建开放、包容、高效的市场生态,共享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红利 [6] 香港交易所市场定位 - 香港交易所作为连接东西方的“超级联系人”,通过互联互通机制、多元产品生态和国际化市场,持续推动中国与世界的双向资本流通 [1] - 本次论坛恰逢香港交易所成立25周年,香港市场呈现强劲复苏态势 [1]
凝聚创新共识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将发布系列金融政策
中国新闻网· 2025-10-17 18:49
论坛概况 -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将于10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创新、变革、重塑下的全球金融发展” [1] - 论坛聚焦推动全球金融高质量发展,旨在构建更具韧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全球金融体系 [1] - 论坛采用“主论坛+平行论坛+金融科技大会+配套活动”框架,共安排27场主论坛和平行论坛活动,以及11场金融科技大会活动 [1] - 预计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名嘉宾参加 [1] 主要议程与议题 - 开幕式拟于10月27日下午举行,五家共同主办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主题演讲,多家国际组织主要负责人作视频演讲 [2] - 闭幕式拟于10月30日下午举行,与国家外汇管理局主场活动融合举办,主题为“全球变局下的国际经贸韧性合作” [2] - 主论坛议题包括中国人民银行讨论变局下的国际金融治理与合作,新华通讯社讨论金融与科技双向赋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2]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国证监会分别召开国际咨询委员会会议,聚焦金融风险与监管、资本市场包容性发展等议题 [2] - 平行论坛主要围绕“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与“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两个议题方向,组织20场交流活动 [2] 政策与成果发布 - 年会期间将宣传发布系列重要金融政策 [2] - 金融科技大会将发布金融科技、绿色创新等领域最新发展成果和研究报告 [3] 配套活动与特色 - 开幕式后举办“北京金融街之夜”交流酒会与专场音乐会,并与“西城·萨尔茨堡音乐周”融合举办 [5] - 论坛期间将开展投融资对接、成果发布会等活动,为企业提供路演展示和与金融机构对接的平台 [5] - 金融街区域将进行环境提升,设置裸眼3D屏、互动体验区等,并举办“金融街论坛购物季”和“环球风物嘉年华”市集等活动 [5]
深入实施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 周小川龚正出席陆家嘴论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专场
解放日报· 2025-06-19 09:54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展 - 上海作为中国金融开放高地,具备完备的金融市场体系和长三角产业集群优势,是金融制度型改革开放先行区 [2] -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在中央政府支持和全球金融界参与下取得积极成效 [2] - 上海计划深入实施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实体经济、科技创新和"一带一路"建设 [2] 国际专家建议方向 - 国际嘉宾建议上海发展资本市场产品、对标国际最佳实践提升规则标准 [2] - 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与风险防范机制被列为重点建议领域 [2] - 专家探讨各金融市场相互合作的机遇与潜力 [2] 参与机构与代表人物 - 伦敦金融城政府政策与资源委员会主席贺凯思参与讨论 [1] - 瑞穗金融集团董事长今井诚司发表观点 [1] - 橡树资本联席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斯分享战略思考 [1] - 野村控股董事长永井浩二、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高盛亚太总裁施南德参与发言 [1] -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皮萨里德斯提供专业见解 [1] 政策实施路径 - 上海将以制度型开放为抓手提升国际化程度 [2] - 加快塑造与国际接轨的金融营商环境 [2] - 提高金融监管水平被列为重点任务 [2]
【中国银行到访上海黄金交易所】4月18日讯,2025年4月17日,中国银行行长张辉一行到访上海黄金交易所,与余文建理事长进行了交流座谈。上海黄金交易所副总裁李华陪同参会。双方围绕如何更好发挥黄金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服务金融“五篇大文章”和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双方表示,未来将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积极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等重点领域的战略合作,做好金融服务国家战略的各项工作。
快讯· 2025-04-18 17:00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4月17日中国银行行长张辉一行到访上海黄金交易所与余文建理事长交流座谈 双方围绕发挥黄金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等议题探讨 未来将发挥各自优势拓展合作领域深化重点领域战略合作做好金融服务国家战略工作 [1] 分组1 - 2025年4月17日中国银行行长张辉一行到访上海黄金交易所 [1] - 上海黄金交易所余文建理事长与中国银行行长张辉进行交流座谈 副总裁李华陪同参会 [1] 分组2 - 双方围绕发挥黄金市场资源配置功能 服务金融“五篇大文章”和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等议题深入探讨 [1] 分组3 - 双方表示未来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 拓展合作领域 深化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等重点领域战略合作 [1] - 双方将做好金融服务国家战略的各项工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