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期风险定价
搜索文档
用包容性重构股市吸引力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7-31 08:35
中国股市近期表现与驱动因素 - 中国股市在7月末出现“夏季突破”,今年以来主要股指已上涨约25%,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市场估值压抑问题得到舒缓[2] - 市场积极变化受益于中美经贸关系缓和、低估值周期修复和科技成长产业趋向等确定性因素,凸显确定性是股市健康发展的稳定锚[2] - 市场的恢复性增长并未导致明显的估值混乱和共识涣散,风险烈度和情绪表达处于正常范围,上涨未触发暴风骤雨式的情绪表达,显示出市场少有的理性[2] 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的路径 - 增强吸引力需施力于两个层面:营造公平竞争的交易秩序,以及提供丰富的交易产品和结构以满足各类参与主体的偏好[3] - 公平竞争秩序要求监管部门将行权重心放在完善透明性担保体系与防护型保障体系,如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以缓解信息不对称,并严厉打击内幕交易[3] - 完善市场交易品种和结构要求资本市场拥有吐旧纳新机制,如不断完善IPO制度和退市机制,基于交易自由吸引各类主体,使市场供需偏好得到匹配[3] 提升资本市场包容性的内涵 - 提升包容性需正视投机和市场泡沫,市场定价通过试错进行,试错过程往往表现为投机形式,并伴随泡沫或低价竞争,这是对分散信息的整合和定价[4] - 对投机和泡沫的包容度直接度量市场吸引力指数,要求监管部门对市场主体的具体定价交易谨慎评判甚至干预,除非出现违法和不正当竞争行为[4] - 增强包容性要求给予市场更多自由度和自主性,允许不同偏好的市场主体展现自身偏好并寻找需求匹配,使好公司和未来产业获得挖掘与支持[4] 对新兴题材的市场热情与监管取向 - 市场对生物医药、芯片、具身智能、可控核聚变等题材的热情,本质是市场在探索对未来资产的跨期风险定价、资源配置和风险交易[5] - 应尽量避免用成熟行业的定价和监管标准来度量这种跨期交易的是非对错,更不能用债券定价来定义股市交易[5] - 增强包容性需摒弃基于市场冷暖的政策相机抉择思维,市场的热只要不出现不正当竞争或系统性秩序破坏就无须降温,市场的冷也要谨慎扭曲刺激[5]
一财社论:用包容性重构股市吸引力
第一财经· 2025-07-30 21:23
确定性是杠杆化撬动的支点,这为投资者进行风险定价、风险配置和交易等提供了可量化的环境。正因 此,市场的恢复性增长,并没有导致出现明显的估值混乱和共识涣散等问题,市场的风险烈度和情绪表 达尚处于正常范围之内。相比过往,这是市场少有的理性,即上涨并没如过往触发暴风骤雨式的情绪表 达,也没有出现动辄千股涨跌停、散户排队入市的冷热度。 这种"润物无声"的成熟表达,反映各方都在充分吸取过往经验教训,这是市场健康成长的一个新注脚。 30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这一基调的确立可谓正当时——中国资本市场如何锻造吸引力和包容性,避免急风骤雨式噪声交易的干 扰是当务之急。 增强资本市场的吸引力,至少需施力于两个层面:一是资本市场制度营造的公平竞争的交易秩序,二是 资本市场为各参与主体提供丰富的交易产品和结构,以有效满足各类不同偏好的诉求。 增强资本市场的吸引力,至少需施力于两个层面。 中国股市最近呈现出久违的行情。 历经多次盘整后,7月末中国股市出现"夏季突破",今年以来主要股指已上涨25%左右,市场活跃度显 著提升。市场估值压抑问题得到有效舒缓,市场定价出现进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