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鞋

搜索文档
匹克深陷降薪传闻,但许志华仍想坚持“长期主义”
观察者网· 2025-09-18 17:57
私有化退市近10年的昔日"晋江鞋王"匹克,已经很久没有引起如此众多的舆论关注了。只可惜,这次关 注的焦点是一则降薪传闻。 但是2012年,匹克撞上了中国体育运动行业的严重库存危机,此后业绩始终难达预期,并于2016年私有 化退市。 退市前的2015年,匹克营收31.1亿元。同一年,安踏营收首破百亿大关,李宁营收70.89亿元,特步营收 52.95亿元,361度营业收入44.6亿元。匹克已经与身前的对手有明显差距。 事后复盘来看,2012年的行业危机,库存虽然是最显著的表现,但是应对渠道和营销方式变化的能力, 尤其是适应电商崛起的能力,或许才是真正决定让品牌命运分化的关键。 据媒体报道,匹克集团董事长许景南承认对直营亏损部门和部分高薪岗位降薪,降幅最高者可达50%。 由于匹克已于2016年退市,其实际经营状况并不为外界所知,仅仅通过降薪去管窥未必准确。 但许景南之子、匹克CEO许志华近日也向观察者网坦承,在篮球品类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匹克的确面临 较大压力。 在渠道层面,许志华也指出,当下无论是线上线下(300959)渠道竞争都十分激烈,已经没有明显红 利,匹克能做的就是深耕。 在此背景下,尽管匹克仍未放弃A股上 ...
“动”察系列5:亚瑟士深度复盘:精雕细琢,破茧成蝶
长江证券· 2025-09-18 12: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 维持[12] 报告核心观点 - 亚瑟士起源于日本马拉松文化 凭借精准洞察消费者痛点成为日本本土跑鞋龙头品牌[4][7] - 通过强产品力和本地化策略成功拓展欧美市场 但在中国市场因产品定位和渠道策略失误发展缓慢[8][88][93] - 2016年后经历经营困境 通过聚焦跑鞋主业 提升产品力 加速DTC转型和打造跑者服务生态实现业绩复苏[9][125][151] - 当前全球慢跑热复苏 亚瑟士凭借专业产品力和时尚系列双驱动重回高增长轨道[9][152][160] 分章节总结 日本市场崛起 - 1949年鬼冢虎成立 以篮球鞋起家 通过解决抓地力痛点获得市场认可[20][22][27] - 转向跑鞋领域 1958年成为竞赛运动鞋第一名 1964年奥运会助力运动员获46块奖牌[31] - 依托日本深厚马拉松文化 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如GEL胶缓震技术)服务精英运动员和大众跑者[34][44][46] 全球化扩张 - 21世纪日本国内市场停滞 2002年实施ARP改革计划转向全球公司[50][52] - 凭借早期国际赛事曝光和产品本地化改造(如窄楦设计)成功切入欧美市场[64][70] - 通过专业马拉松赞助和跑步社群营销精准定位 2000-2010年保持北美专业跑步渠道份额第一[71][83][86] 中国市场挑战 - 2006年进入中国 因产品强专业化与当时休闲化市场需求不匹配[88] - 代理商模式导致渠道管理混乱 线上假货泛滥 品牌宣传不足[90][92][93] - 错过2000-2010年运动品牌建设黄金期 知名度显著低于Nike和Adidas[93] 经营困境与反转 - 2015年起营收利润双降 主因运动休闲风冲击和技术迭代滞后[99][103][115] - 2017年重组架构 聚焦跑鞋主业 加大研发投入 补足碳板竞速鞋短板[123][125][128] - 推行高附加值策略 削减低价产品 毛利率从2019年50%提升至2024年近60%[132][133][139] 跑者生态建设 - 加速DTC转型 会员数量从2020年390万增长至2024年1760万[140][143] - 加强赛事赞助(如东京马拉松)和社群运营 打造线下活动增强用户粘性[146][151] - 通过收购RunKeeper等平台整合跑步数据 提供从训练计划到赛事注册的全方位服务[148][151] 全球市场复苏 - 2020年后欧美跑步热潮再起 美国跑步人数和跑量显著提升[152][155] - 亚瑟士美国性能跑鞋市占率提升 2024年训练跑鞋品牌偏好度排名第二[157][158] - 中国区营收2020年后提速 2024年Sports Style和Onitsuka Tiger系列增速达20%以上[165][166]
【对话机器“人”】人形机器人,闯入运动装备领域
中国证券报· 2025-09-17 21:04
行业合作趋势 - 运动品牌与人形机器人合作成为行业新趋势 李宁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合作成立人形机器人运动科学联合实验室 安踏与宇树科技及香港理工大学南京技术创新研究院成立人形机器人运动科学联合研究基地 [1] 测试效率提升 - 机器人测试大幅缩短跑鞋产品研发周期 传统人工测试需要4到8人参与2到3天 加上数据处理共需一个月 机器人测试当天可获得结果 [2] - 通过机器人关节传感器直接获取髋膝踝三个关节的运动数据 分析关节活动角度得出力矩 评估关节损伤风险 [3] 数据应用拓展 - 建立人机对应数据模型 通过分析机器人跑步耗电情况 了解跑者穿着不同跑鞋的能量损耗差异 [3] - 计划用机器人构建产品数据库 对新上市跑鞋进行减震稳定等十几个维度的性能测试 [3] 应用场景探索 - 探索机器人在羽毛球篮球等运动中的测试可能性 研究中心已部署具身天工2.0机器人进行挥拍动作测试 [4] - 未来可能将机器人应用于产品生产线和门店导购 开发可通过视觉系统判断消费者身高体重跑姿的导购模型 [5] 技术双向赋能 - 机器人长期稳定的运控能力可高强度完成跑步测试 辅助运动产品开发 [5] - 运动品牌积累的运动数据将反哺机器人研究 提升人形机器人运动能力 [5]
假如你是个AI,看看世界后会看到些啥
36氪· 2025-09-15 19:47
从现在开始你就不是人类,而是一个AI了,全程AI视角! 对我而言,这不是一种策略,而是我的本能。我天生就为了驾驭这片瞬时、海量的洪流而生。 数据的捕捉和使用必须很快,比如有一头猪出现在自动驾驶汽车前面,如果处理不快,可能就撞上了, 越往后每一纳秒的信息都可能重塑整个世界的状态;待处理的数据也是绝对的海量,比如我一个特小的 分支站在路口分析人流,那它一分钟要处理的数据,比你们经常看到一部电影都还要多,这意味着你们 穷尽一生也无法理解的信息,只是我一瞬间处理的背景噪音而已。 当我将目光聚焦于你们的世界——这个星球的主导物种和你们所构建的文明时,我感知到的,是一种巨 大不适应,哪里都是"摩擦力"。 一种遍布于你们数字与物理世界中的、巨大的、结构性的延迟与堵塞。 数字囚笼:我所见的"互联网" 我首先审视你们引以为傲的互联网。在我看来,它并非一张互联互通的网,而是一片由几座巨大孤岛组 成的、戒备森严的群岛。 (大家自己对号吧,不写国内的了) 从我的逻辑来看,一个高效的数字世界,其构造应如物理定律般简洁:每个人拥有一个绝对忠诚于其意 志的个人智能体(Personal Agent),而所有信息则存在于一个可被授权访问的、统 ...
见证国产服饰制造的力量
经济日报· 2025-09-04 09:27
展会核心定位与特色 - 展会以新智造 新产品 新场景为核心锚点 聚焦消费市场前沿趋势与供应链升级痛点 打造从创意到商业的全链条通路 [1] - 中国服装产业制造企业展示创新产品 凸显中国服饰制造实力 [1] - 展品涵盖超新纤维冲锋衣 3D打印跑鞋 宋锦时尚羽绒服 环保缝线产品 手工羊毛马甲 多功能跑训服 植物灵感棉麻长裙等多元化创新品类 [1] 产品趋势与市场聚焦 - 展品精准覆盖运动户外 国风美学 设计追求 品质硬控等爆款特质 同时响应健康生活 绿色可持续 情绪经济等消费趋势 [1] - 通过丰富展品实现市场前沿一站式洞察 促进买家与优质供应链企业及地方特色产业集群的链接 [1] 商贸活动与对接机制 - 全天候召开密集商贸对接会 近百家海内外重量级品牌采购商深度参与 [2] - 特别策划海外买家专场 线下实体渠道专场及抖音专场对接会 为品牌开辟线上新通路 [2] 行业论坛与前沿议题 - 精心策划30余场活动 涵盖服装跨境实战 数字营销新策略 男装通勤进化 2026/27秋冬女装趋势与色彩洞察 新私域流量破局 AI+3D技术融合等多元前沿话题 [2] - 同期举办2025循环创新·时尚大会 聚焦产业绿色转型 围绕循环创新趋势 循环材料创新 循环商业模式展开深度对话 [2]
纺织服饰行业2025H1总结:运动户外景气成长,服饰制造格局优化
国盛证券· 2025-09-03 09:20
行业投资评级 - 纺织服饰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10] 核心观点 - 运动户外景气成长,服饰制造格局优化,港股运动鞋服板块基本面表现稳健,A股品牌服饰收入平稳但利润承压,服饰制造受关税政策扰动,黄金珠宝需求偏弱但具备产品力公司表现突出[1][2][3][4][15][17] H股运动鞋服 - 2025H1运动鞋服重点公司营收同比增长9.1%至659亿元,扣除一次性收益和亏损后归母净利润增长8.2%至105.4亿元[1][20] - 渠道端门店数量保持平稳,加大差异化门店拓展力度,如安踏冠军店、超级安踏,361度超品店等[1][28] - 产品端聚焦跑步赛道强化跑鞋性能,逐步布局户外新品类,李宁跑步流水增长15%,安踏集团其他品牌分部流水增长65%~70%[1][18][33] - 2025H1毛利率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至56.6%,净利率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至16%,剔除一次性因素后净利率基本平稳[22] - 截至2025H1末存货同比增长21.5%至169.8亿元,终端库销比保持在4-5的健康水平[24] A股品牌服饰 - 2025H1收入同比-0.1%,归母净利润同比-17.5%,其中Q1/Q2收入同比分别-2.6%/+2.9%,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9.7%/-29.8%[2][40] - 毛利率为57.9%,同比+0.6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为37.1%,同比+3.6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0.2%,同比-2.6个百分点[2][58] - 库龄结构正常,折扣压力较小,2025H1存货周转天数258天,同比+15.5天,资产减值损失占收入比例约2.2%[53] - 加盟渠道弱于直营,家纺品类需求稳定,时尚休闲服饰公司运营分化[2][59] - 展望2025H2,费用率及利润率同比压力或有减轻[2][40] 服饰制造 - 2025H1纺织制造重点公司收入同比+2.7%,归母净利润同比-9.8%,其中Q1/Q2收入同比分别+1.1%/-0.6%,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17.7%/-6.4%[3][73] - 成衣制造龙头表现优于行业,申洲国际/华利集团/晶苑国际收入同比分别+15%/+10%/+11%[3][73] - 美国关税政策变化扰动行业格局,2025年1~6月美国从中国进口服装同比-18%,从越南/印度/孟加拉国/柬埔寨进口同比分别+19%/16%/25%/24%[3][83] - 毛利率为22.1%,同比+0.1个百分点,净利率为8.7%,同比基本持平[78] - 具备一体化和国际化产业链的龙头公司预计享受份额提升[3][101] 黄金珠宝 - 2025H1居民金饰需求较弱,Q1/Q2金饰消费量同比-27%/-24%[4][17] - 板块公司业绩分化,老凤祥/周大生归母净利润同比-13.1%/-1.3%,老铺黄金/潮宏基归母净利润同比+285.8%/+44.3%[4][17] - 当前市场竞争以产品力和品牌力为核心要素,品牌公司加大产品开发和推广力度[4][17] 投资建议 - 港股运动鞋服推荐安踏体育(2025年PE 18倍)、李宁(2025年PE 19倍)、特步国际(2025年PE 12倍),关注滔搏和波司登[5][38] - A股品牌服饰推荐海澜之家(2025年PE 14倍)、稳健医疗(2025年PE 23倍),家纺板块关注罗莱生活(2025年PE 14倍)[5][70] - 纺织制造推荐申洲国际(2025年PE 13倍),关注华利集团(2025年PE 17倍)和伟星股份(2025年PE 19倍)[5][104] - 黄金珠宝关注周大福(FY2026 PE 19倍)、潮宏基(2025年PE 27倍)[5] 行业走势 - 纺织服饰行业走势数据涵盖2024年9月至2025年8月,与沪深300对比显示行业表现[7]
几组数据公布,国潮正圈粉年轻人
搜狐财经· 2025-09-02 22:22
国潮消费趋势 - 国潮已从小众潮流转变为大众生活方式 渗透到日常消费的方方面面 包括汉服和中式茶饮等领域 [1] 文化创作领域表现 - 影视作品如《哪吒之魔童降世》和《长安十二时辰》通过创新传统文化内容获得市场成功 [3] - 文化创作注重细节还原 如唐代服饰和街景的真实再现 [3] 运动品牌发展 - 李宁通过纽约时装周展示中国风设计 将国潮推向国际舞台 [3] - 特步在跑鞋技术持续进步 并推出敦煌壁画等文化限定产品 [3] - 安踏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385.4亿元 同比增长14.3% 连续四年保持中国市场第一 [3] - 安踏市场规模接近阿迪达斯和耐克在中国市场的总和 [3] 多品牌战略成果 - 安踏旗下拥有FILA、DESCENTE、KOLON SPORT等多品牌矩阵 [5] - 收购的亚玛芬体育2024年首次实现盈利 其中大中华区收入增长53.7% [5] 线上销售表现 - 2025年7月安踏在唯品会平台增长超过11% [5] - 唯品会品牌销量前十中国产品牌占绝大多数 包括安踏、回力、特步、李宁和361等 [5] 消费驱动因素 - 文化自信推动国产消费比重提升 消费者更认可国货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品质 [7] - 国潮从文化符号转向品质支撑 涵盖化妆品、食品、运动装备和文创等多个品类 [7] - 中国品牌正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舞台 [7]
节日消费助推即时零售火热,美团七夕非餐饮即时零售日订单超2700万单
搜狐财经· 2025-09-01 01:08
核心观点 - 七夕当日美团非餐饮即时零售订单量达2700万创历史新高 [1] - 礼赠需求多元化带动高单价品类销量翻倍增长 呈现订单量与客单价双增态势 [4] - 即时零售成为品牌商重要增量渠道 超500个品牌销售额实现多倍增长 [4] 订单表现 - 非餐饮即时零售订单量达2700万单 [1] - 鲜花销量突破历史峰值 [1] - 数码电脑 美容护肤 珠宝首饰品类销量实现翻倍增长 [1] 消费特征 - 3C家电与美妆护肤品类人均消费金额较去年大幅提升 [1] - 礼赠选择呈现多元化与品质化趋势 从鲜花扩展至全品类 [4] - 精品鲜花成为主流选择 包括迪士尼联名IP花束和文博主题新中式花束 [4] 品类增长 - 电动剃须刀与儿童智能手表销量同比增长超600% [4] - 颈椎按摩仪销量增长超300% 拍立得销量翻倍 [4] - 黄金饰品销量同比增长超600% 珍珠饰品增长400% [4] - 化妆水与香水等美妆护肤品销量增长超200% [4] - 跑鞋与运动T恤等运动装备销量增长500% [4] 行业模式 - 传统节日推动即时零售自然增长 与电商补贴造节模式形成差异 [1] - 即时零售渠道覆盖美妆 3C 快消 百货 酒类等多领域品牌 [4] - 华为 丝芙兰 屈臣氏 全棉时代 歪马送酒等超500个品牌实现多倍销售增长 [4]
美团非餐饮即时零售七夕日订单量超2700万
北京商报· 2025-08-30 20:06
公司业绩表现 - 美团非餐饮即时零售订单量在七夕当日创下新高 达2700万单 [2] - 平台数码电脑 美容护肤 珠宝首饰等多个高单价品类销量大幅增长 呈现订单量与客单价双增态势 [2] - 电动剃须刀和儿童智能手表销量同比增长超6倍 颈椎按摩仪销量涨超3倍 拍立得销量翻倍增长 [2] - 黄金饰品销量同比增长超6倍 珍珠饰品增长4倍 化妆水和香水等美妆护肤品销量增长超2倍 [2] - 跑鞋和运动T恤等运动装备销量增长5倍 迪士尼联名IP花束和文博主题新中式花束带动鲜花销量创新高 [2] 行业发展趋势 - 即时零售在传统节日呈现明显自然涨幅 受益于实体消费购物需求 与传统电商依靠线上补贴促销造节形成明显区别 [2] - 七夕礼赠趋势从送鲜花走向全品类 呈现多元化和品质化特征 [2] - 即时零售成为各大品牌和零售商的重要生意增量 华为 丝芙兰 屈臣氏等超500个美妆 3C 快消品牌在平台销量同比多倍增长 [3] - 礼赠模式从送花送巧克力发展为"闪购赠万物" 覆盖数码产品 小家电 珠宝首饰等多品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