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型机器人

搜索文档
刚刚,马斯克「金色擎天柱」首曝,这双真人手刷屏,50万年薪岗危了
36氪· 2025-09-04 15:45
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进展 - 全新金色外观设计更精简 可能为Optimus 3版本[3][16] - 手部设计接近人类 引发广泛关注但被质疑可能为无功能假手[9][11] - 腰部与膝盖关节构造相比7月版本有所改进[14][17] - 接收指令后需预留行动空间 体现谨慎行为模式[1] 产品规划与市场预期 - 2024年目标产量5000台 2026年目标提升至5万台[21] - 目标定价约2万美元 但大规模量产与控制成本存在挑战[21] - 公司认为80%未来价值将来自Optimus业务[18] - 被行业领袖视为生产力突破 可替代20万-50万美元人类劳动力[1] 技术能力展示 - 物理智能革命开启 具备自主导航能力[1] - 行走模式更接近人类 包含手臂摆动 膝盖伸直及脚跟到脚趾步态[19] - 马斯克宣称V3版本灵活性将与人类无异[16] 行业竞争动态 - Figure公司同日发布人形机器人新视频 展示洗碗机装载能力[23] - 采用Helix模型仅通过新数据训练即实现复杂操作 包括餐具分离 方向调整和错误恢复[24][25] - 同一系统可处理多类任务(叠衣服 整理包裹 装载洗碗机)体现通用化潜力[23][25] - 行业认为人形机器人将形成万亿美元规模产业[21]
刚刚,马斯克「金色擎天柱」首曝!这双真人手刷屏,50万年薪岗危了
搜狐财经· 2025-09-04 10:49
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更新 - 全新金色外观设计更精简 与第二代版本有所不同[2][4] - 手部设计与人类高度相似 引发网络关注[9] - 腰部关节和膝盖处构造与7月版本存在差异[14][16] 性能与生产规划 - 马斯克预告V3版本即将上线 灵活性将达到人类水平[16] - 2024年目标产量为5000台 2026年目标提升至5万台[19] - 目标定价约2万美元 但大规模量产面临成本控制挑战[19] 战略价值与定位 - 马斯克表示特斯拉80%价值来自擎天柱机器人[16] - 机器人旨在承担重复性/危险性工作 解放人类从事创造性活动[17] - 被行业视为生产力突破性创新 可替代20万-50万美元人力成本的工作[2] Figure机器人技术进展 - Figure 02机器人通过Helix模型实现自主洗碗机装载任务[21] - 仅通过新增数据训练(未改算法)即掌握叠衣服/整理包裹等多项技能[21][22] - 系统具备高鲁棒性 能处理物品湿滑/易碎/杂乱堆叠等复杂场景[21][25] 技术突破意义 - 实现厘米级高精度操作 应对无序状态和突发碰撞[21] - 单一系统适配多任务 无需针对每项任务重新设计[22][24] - 创始人认为这是通向通用型机器人的关键发展路径[24]
王兴兴:会偷懒用AI写代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7 22:56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形机器人行业正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但呈现指数级增长态势 [2] - 2024年上半年中国智能机器人行业(包括整机和零部件厂商)平均增速达50%到100% [2] - 自2024年起行业日均新增一款机器人产品,中国制造优势显著,市面主流机器人品牌多为中国品牌 [2] 公司技术进展 - 公司从高性能机器狗延伸至人形机器人领域,源于市场对通用型机器人的强烈需求 [2] - AI生成代码技术实现质的飞跃,大模型可直接根据文字指令生成完整程序,性能优异 [4] - 腾讯内部已有30%代码由AI编写,整体编码效率提升16% [4] 产品展示与市场反响 - 公司展出G1系列人形机器人(身高1.32米,体重35公斤)和B1、B2机器狗,并演示格斗功能 [6] - G1机器人搭载29个高精度关节电机,支持动态平衡和抗冲击(承受3倍自重),售价9.9万元 [6] - 展位全天人潮涌动,G1机器人被腾讯、联想、中国银行等多家企业用于展演 [7][8] - 公司近期推出轻量消费级人形机器人R1(25kg级),售价仅3.99万元 [11] AI技术应用 - 大模型生成编程对女性程序员更友好,可能改善行业性别比例失衡问题 [4] - AI编程已从"错误率高"发展为可直接生成完整功能代码,大幅提升开发效率 [4]
能折纸,还会灌篮!谷歌发布机器人基座大模型,大幅强化机器人通用性
硬AI· 2025-03-13 19:19
核心观点 - 谷歌旗下DeepMind发布全新AI模型Gemini Robotics和Gemini Robotics-ER,标志着通用型机器人技术的重大突破 [1][9] - 新模型使机器人具备环境适应、指令理解和操作灵活性三大核心能力,性能是之前最好模型的两倍 [10][9] - 行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预计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年销量达100万台,2060年总保有量达30亿台 [13] 技术突破 - 机器人可完成复杂任务:折叠纸狐狸、整理桌面、拉开拉链、迷你篮球灌篮 [3][4][5][6] - 突破传统手动编程模式,通过AI技术实现快速环境适应和新技能学习 [8] - 模型基于Gemini 2.0语言模型开发,支持云端流畅运行,利用谷歌大规模数据计算优势 [10] 行业动态 - 科技巨头加速布局:DeepMind与Apptronik合作开发人形机器人,特斯拉、OpenAI等公司同步推进AI大脑研发 [8][13] - 资本市场反应积极:谷歌母公司Alphabet股价当日上涨1.82%至169.00美元 [1] - 行业前景广阔:英伟达CEO预测该技术将创造数万亿美元市场,可能成为最大科技产业 [13] 专家评价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认为技术建立在谷歌数据计算优势上,是"令人兴奋的进展" [10] -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评价Gemini是"重要的一步",但指出通用型机器人商业化仍需完善 [10][11] - 美银分析师预测人形机器人将在十年内实现多行业应用爆发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