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与体育产业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金融观察】 金融业拓展体育产业新“蓝海”大有可为
证券时报· 2025-09-16 06:37
为实现体育产业发展目标,《意见》明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体育总局需 分工协作,引导金融机构优化投融资服务,加强信贷管理并丰富产品,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业 务;支持符合条件的体育企业通过上市、再融资、发债及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鼓励用好再 贷款再贴现政策,稳步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确保政策红利精准直达体育经营主体。 从实践数据看,大型赛事与群众体育活动的消费拉动效应尤为显著。杭州亚运会举办期间,周边地区消 费最高增长超40%;"村超""浙BA"等群众赛事火爆出圈,"苏超"单场上座量突破6万人,直接带动江苏 全域多场景消费达380亿元。这些案例印证了体育产业对消费的强劲牵引力,也预示着7万亿元规模目标 下,金融支持的空间广阔、潜力巨大。 推动金融与体育产业深度融合,需从多方面精准发力,拓展新"蓝海"。一方面,锚定重点领域,强化金 融资源倾斜。聚焦体育产业关键环节与薄弱领域加大支持力度。一是重点支持体育场馆、冰雪运动场 地、户外运动目的地等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以及体育与文化、旅游、康养融合的新业态,满足经营主体 合理融资需求;二是支持利用工业厂房、商业用房等改造为体育运动空间,拓展消 ...
金融业拓展体育产业新“蓝海”大有可为
证券时报· 2025-09-16 03:22
推动金融与体育产业深度融合,需从多方面精准发力,拓展新"蓝海"。一方面,锚定重点领域,强化金 融资源倾斜。聚焦体育产业关键环节与薄弱领域加大支持力度。一是重点支持体育场馆、冰雪运动场 地、户外运动目的地等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以及体育与文化、旅游、康养融合的新业态,满足经营主体 合理融资需求;二是支持利用工业厂房、商业用房等改造为体育运动空间,拓展消费场景。同时,围绕 体育用品制造业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助力培育"专精特新""瞪羚"及"隐形冠 军"企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我国体育产业已进入稳步增长通道。"十四五"以来,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3.67万亿元,年均增 速10.3%;增加值1.49万亿元,年均增长11.6%,占GDP比重提升至1.15%。其中,以竞赛表演业和健身 休闲业为核心的体育服务业表现突出,占增加值比重达72.7%,已成为产业增长的"主引擎"。 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 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6方面20条重点举措,明确 到2030年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 ...
商业银行借力“苏超”出圈 多维度赋能体育产业
证券日报· 2025-06-07 00:42
作为赛事总冠名商,在这场"苏超"体育盛宴里,江苏银行将品牌传播与金融服务创新双线并进。一方 面,通过赛事冠名实现品牌宣传与赛事深度绑定;另一方面,在金融服务创新上持续深耕,给予赛事全 方位金融支持。例如,在推动"金融+生活"场景方面,该行依托手机银行"江苏银行App",推出免费领 票活动,赛事期间每周二准时发放100张门票,球迷注册登录App即可免费申领。一系列创新举措,不 仅为用户带来"金融+体育"的沉浸式体验,更通过场景化服务提升用户黏性,为江苏银行App用户活跃 度增长注入强劲动能。 此外,江苏银行还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资源整合优势,为赛事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在赛事现场,江苏银 行特别设立了金融反诈、反洗钱活动区,通过生动有趣的宣传方式,向现场的参赛选手、观众以及工作 人员普及金融反诈与反洗钱知识,提高大家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守护大家的财产安全,为赛事打造安 全可靠的金融环境。 江苏银行对体育产业的金融赋能并非个例,众多金融机构正加速布局该领域。今年2月份,浦发银行信 用卡聚焦"体育消费"场景,推出"浦发梦卡之跑友主题信用卡";南京银行连续多年冠名赞助南京马拉 松、"行走南京"健步走等全民体育赛事,做好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