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支持扩大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六部门发布金融支持扩消费"19条" 支持生产、渠道、终端等消费产业链上优质企业上市、挂牌融资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55
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 -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发布19条具体举措 从增强消费能力 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能力 加大重点领域支持 强化基础设施金融支持 优化消费环境等方面提供支撑 [1] - 重点部署扩大消费领域金融供给 发挥信贷主渠道作用 支持金融机构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合理扩大客户支持范围 促进消费贷款提质增量 [1]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 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涉农 小微企业贷款给予支持 [1][2] 金融机构专业化服务能力提升 - 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 文体娱乐 居民服务 养老托育 教育 旅游等服务消费领域金融供给 [2] - 推动支持服务行业企业扩大投资 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满足居民高质量服务消费需求 [2] - 支持生产 渠道 终端等消费产业链上优质企业通过发行上市 "新三板"挂牌等方式融资 [2] 商品消费与新型消费培育 - 围绕重点场景和重点人群创新优化消费信贷产品 满足差异化 个性化需求 做好以旧换新金融服务 [2] - 积极开展汽车贷款业务 合理确定贷款发放比例 期限和利率 适当减免以旧换新提前结清贷款违约金 [2] - 支持消费金融公司 汽车金融公司 金融租赁公司发行金融债券 拓宽资金来源 扩大消费信贷规模 [2] 消费能力增强与供给效率提升 - 完善面向居民的金融服务政策 支持消费信贷 培育养老保险金融 减少居民流动性约束 [3] - 深入实施创业担保贷款政策 创新家庭财富管理金融产品 支持居民就业增收 优化养老健康保险保障体系 [3] - 围绕适老改造 体育设施 充电装备等消费基础设施 以及交通物流供应链项目 创新金融产品 加大贷款投放 [3] 消费环境优化 - 从优化支付服务 健全信用体系 加强权益保护三个维度提升消费意愿与热情 [3] - 当前消费基础设施格局不够完善 县域物流配送体系滞后 供应链响应效率待提升 制约消费市场扩容提质 [3]
如何提振消费?这场发布会划出重点!| 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3-17 19:27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核心观点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协同多部门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通过供需两端综合发力、统筹促消费与惠民生、强化政策协同等方式全方位扩大商品和服务消费[1][3] - 方案聚焦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意愿,针对性解决制约消费的突出问题[16] 供需两端综合发力 - 需求侧政策力度加大,着力促进居民增收减负,突破以往侧重供给侧的政策导向[3] - 强化财税、金融、产业、投资等政策协同,包括项目投资、财政资金、工会经费等实打实投入,以及宏观政策评估、信贷支持等配套措施[3] 消费品以旧换新 - 2025年预算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以旧换新政策,覆盖汽车、家电、家装等大宗耐用品及数码产品[5][24] - 政策"加力扩围",支持电动自行车换购和手机等3类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推动二手商品流通试点建设[24] 消费能力保障支持 - 财政部2025年重点强化医疗、教育、养老、就业保障: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延续助学贷款免息政策[9][10][19] - 人社部聚焦先进制造业等新质生产力创造高质量岗位,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扩大中小微企业贷款覆盖[10] 金融支持政策 - 央行将研究创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消费重点领域低成本资金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围绕以旧换新、智能产品等场景创新金融产品[13][14] - 支持金融机构发行消费领域金融债券,2025年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15][29] 大宗消费升级 - 住房消费支持政策包括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扩大提取范围,允许专项债券收购存量商品房作保障房[24] - 汽车消费延伸至后市场,培育二手车经营主体,落实"反向开票"等便利化措施[24] 新型消费发展 - 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自动驾驶、智能穿戴等新技术产品应用,发展低空旅游、邮轮航线等新业态[25] - 强化消费品牌引领,支持原创IP开发,促进动漫、电竞衍生品消费,鼓励国内外品牌开设首店[25] 消费环境优化 - 严格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鼓励与小长假连休,探索中小学春秋假[26] - 清理汽车限购等不合理限制,推动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保障无车家庭购车需求[28] 财政与投资支撑 - 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力支持教育医疗、文旅体育等领域项目建设,支持消费类REITs发行[30] - 工会经费可用于职工健身、文体消费,探索有奖发票活动激发消费活力[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