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钢铁行业反内卷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焦煤价格及供需情况展望
2025-09-10 22:35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焦煤行业、炼焦煤市场、钢铁行业、下游地产行业 [1][11][13] * 公司/地区:山西焦煤企业、河南焦煤企业、安徽焦煤企业、东北地区企业、蒙古国企业、俄罗斯煤企 [1][6][7][8] 核心观点与论据:市场供需与价格 * 焦煤市场供需关系改善,过去三个月日均销量高于日均产量,产销比连续两个月超过1,库存下降对价格形成支撑 [1][2] * 焦煤产量恢复不理想,9月份因重大活动减产约200万吨,冬季需求旺盛但价格仍处低位,大幅放量可能性小 [1][4] * 当前焦煤价格虽反弹,但仍处于2017年以来最低水平,长协合同数量大,新价格仅恢复到7月份水平 [1][5] * 企业面临经营困难,多采取降薪、减值等措施严格控制成本,大型炼焦煤企业亏损状况未明显改善,中小企业亏损尤其严重 [5][28] * 四季度焦煤产品价格预计上涨,因七、八、九月份价格表现较好,但玻璃和焦炭等相关产品降价可能形成压制 [26][27] * 未来炼焦煤价格将区间震荡,上半年低点难重现,但因钢铁过剩导致压制,不会出现极端高涨 [1][15] 核心观点与论据:成本与区域差异 * 国内焦煤企业成本差异显著,山西焦煤成本较低,河南、安徽等地成本较高盈利不佳,东北企业今年也面临困境 [1][6] * 加盟成本上涨主要原因包括人工成本自2015年以来显著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智能化安全投入和环保支出增加 [29] * 若煤价下跌,通过降薪降低成本效果有限,高收入群体或受影响,基层生产人员工资难降,民营企业可能选择减少产量 [30] 核心观点与论据:进口与海外市场 * 俄罗斯在中国市场份额已高,倾向于选择印度、韩国等利润更高的海外市场,蒙古国进口煤减幅明显,占中国进口总减幅大部分 [1][7] * 海外炼焦煤供应增量有限,对中国市场影响不大,1月至8月中国进口蒙煤和俄罗斯煤占比达到88% [3][16] * 历史上进口炼焦煤价格通常高于国内,近年因国内降价出现倒挂,未来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3][21] * 蒙古国企业成本相对低但人员组织等问题导致成本上升,今年七八月蒙古国焦煤涨价幅度最大,与国内同等质量焦煤价格并非一定更低 [8][9] * 蒙古煤炭未来产能受通关能力限制,铁路建设需22个月,预计2027年5月投入使用 [20] 核心观点与论据:需求展望 * 短期下游地产行业疲软影响焦煤需求,中长期钢铁产量减幅不明显,2025年铁水减量对10亿多吨年产量影响微乎其微 [11][12] * 未来几年到2030年,钢铁产量预计微减,印度钢铁每年约10%增速可能带来新增需求,使炼焦煤市场保持相对平衡 [11][12][18] * 钢铁行业反内卷政策更多影响预期,难实质性改变产量,钢厂减产主要取决于利润,表外生产存在使总体变化不大 [13] * 若钢铁行业减产提价,短期利空焦煤,长期利于产业链健康,但需政策配套,难度较大 [14] 其他重要内容 * 新增产能不会直接扰动市场,供需关系是决定因素,若价格不理想新增产能将受限,部分保供期矿井可能退出 [3][22] * 政策补贴将灵活调整以维持稳定且逐步上升的价格水平,促进产业链恢复合理利润 [3][15][23] * 老旧矿井淘汰是逐步过程,2025年不会集中淘汰,更集中的淘汰可能在2026年出现 [24] * 新一轮煤价周期可能由印度需求增长、2025年底或2026年初矿井关闭与新建项目完成、大型基建项目、俄乌冲突后重建等因素推动 [32] * 江梅残雪实行新定价制度,采用月度浮动定价和季度定价结合,旨在让产品价格更接近市场现货价格 [25]
钢铁ETF(515210)盘中涨超3.1%,普钢业绩改善与环保限产预期引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15:17
行业政策与市场环境 - 钢铁行业反内卷政策持续推出 国家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并完善低价倾销认定标准以规范市场秩序 [1] - 九三阅兵临近使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环保限产预期增强 参考2015年限产经验 钢铁产量可能受显著影响 [1] - 海外关税影响下出口占比较低的普钢公司受影响较小 房地产与基建等行业用钢需求有望边际改善 [1] 公司经营与业绩表现 - 普钢公司业绩大幅改善 后续修复空间或依然显著 [1] - 当前普钢吨钢利润可观 普钢公司业绩改善空间较大 [1] 投资工具与市场机会 - 钢铁ETF(515210)跟踪中证钢铁指数(930606) 该指数从沪深市场选取普钢、特钢及钢铁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证券 [1] - 指数覆盖钢铁产业链主要环节 侧重于体现原材料行业的市场价值与发展动态 [1]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钢铁ETF联接C(008190)和联接A(008189) [1] - 钢铁板块有望迎来配置良机 [1]
特钢专家交流
2025-08-05 11:20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行业为特种钢材行业,重点关注雅夏水利枢纽工程对特种钢材的需求[1][2] - 涉及公司包括华凌钢铁、宝钢、武阳钢铁、太原钢铁(太钢)、包钢股份等[2][8][9][11][15] 核心观点与论据 雅夏水利枢纽工程特种钢材需求 - 结构支撑材料需420-450级别以上,零下40度冲击功大于50焦耳[2][5] - 压力管道需1,000兆帕以上抗拉强度,低焊接裂纹敏感性[2][5][8] - 发电机用无取向硅钢需230排号以上,带特殊涂层(如C6)[2][5][11] - 输配电铁塔材料需强度450兆帕以上,耐低温[12] - 总需求量:结构支撑材料300万吨,压力管道20万吨,涡壳3,500吨,磁极及磁轭14,000吨,无取向硅钢28,000吨,输配电铁塔30万吨[5] 企业生产优势 - 华凌钢铁、宝钢、武阳钢铁在960兆帕以上高强度压力管道和引水洞蜗壳岔管领域有优势[2][8] - 太原钢铁(太钢)在磁性材料(1,000兆帕以上)和不锈钢产品领域表现突出[2][9][11] - 宝钢在高等级无取向硅钢领域占据国内80%特高压市场份额,唯一满足铁损2.5以下、耐180度高温涂层等要求[11] - 包钢股份中标雅夏6.2万吨稀土合金钢材项目,单吨利润约1,000元[15] 利润率与质量控制 - 硅钢产品市场价格9,000元/吨,雅夏项目售价13,000元/吨,利润率较高[14] - 热轧车缸产品市场价4,000-5,000元/吨,项目价7,000-8,000元/吨[14] - 质量要求苛刻,返工成本高,制造端需100%保证质量[14] 其他重要内容 钢铁行业政策与减排 - 2025年底前需完成5%减量目标,2026年执行更严格目标[3][16][17] - 减排措施:超低排放、极致能效、碳排放指标控制,未完成改造企业需减产更多[18] - 2025年为数据收集阶段,2026年起控制碳排放总量,推动碳交易[18] - 约20%-25%钢铁企业未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将面临强制退出或升级[18] 电炉炼钢 - 电炉炼钢占比仅10%,目标提升至15%,但成本比高炉高200元/吨[21] - 电炉开工率约50%,未来随政策推进有望提升至70%-80%[21] 产能控制新措施 - 未来可能扩展控制至成材环节(钢管、棒线、冷热轧等)[20] - 考核指标或新增万元GDP能耗、纳税额等经济效益指标[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