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端利率下行
icon
搜索文档
中泰证券:险资规模稳步增长 银行板块凭借高股息更受青睐
智通财经· 2025-10-14 07:37
中泰证券(600918)发布研报称,险资投资规模稳步增长,受长端利率下行,长期低于保险产品预定利 率等因素影响,股票投资占比提升明显,同比增速超过债券增速。重仓股票市值中,银行股占比始终位 居首位,并在2023年后表现回暖、占比提升,在举牌次数创新高的2025年,银行股次数占比达41.9%。 当前政策推动长期资金入市,同时通过修改险企考核机制、监管等手段提高险资权益投资占比,这一路 径也在美国、日本等海外国家得以验证可行。测算25、26年全年新增险资资金均超4万亿,预计股票占 比也将持续提升。 中泰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险资规模稳步增长,股票占比增加。 截至1H25,我国险资规模同比增长17.4%至36.2万亿元,其中人身险公司险资运用余额占比为90.0%。 从投资结构来看,1H25债券、股票占比分别为51.1%、8.8%,同比均提升,其中股票规模增速超过债券 成为各品类增速最高。股票投资占比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为长端利率长期低于负债端保险产品预定利 率,虽然预定利率在2023年后进行多次调降,但仍高于当前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加大险企出现利差损 的风险,因此保险公司加大股票投资力度,通过股票红利收入、公允价值变动 ...
银行股的保险资金配置:有望持续提升
中泰证券· 2025-10-12 20: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增持(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保险资金规模稳步增长,股票投资占比提升明显,同比增速超过债券[3] - 险资重仓股票市值中,银行股占比始终位居首位,2023年后回暖提升,2025年举牌事件中银行股占比达41.9%[3] - 政策推动长期资金入市,通过修改考核机制、提高权益投资比例上限等措施鼓励险资加大权益投资,海外经验验证此路径可行[3] - 预计2025年、2026年新增保险投资资金分别达4.3万亿元、4.8万亿元,股票投资占比将持续提升[3] - 银行股因高股息特性受险资青睐,未来持仓比例有望进一步增加,投资主线包括区域优势城农商行和高股息大型银行[48] 按目录总结 一、险资投资:规模稳步提升,股票占比增加 - 截至1H25,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同比增长17.4%至36.2万亿元,其中人身险公司占比90.0%[6] - 股票投资增速显著提升,1H25同比增速达47.6%,超过债券增速(26.3%),占比升至8.8%[14] - 长端利率下行(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20年底3.17%降至2025年三季度末1.86%)是险资加大股票投资的重要原因,以缓解利差损风险[26] 二、险资重仓股票市值中,银行股占比提升 - 银行股在险资重仓市值中占比最高,1H25达47.2%,显著高于第二名公用事业(7.2%),且2023年后占比回升[29] - 2025年截至三季度末,险资举牌31次,银行股次数占比41.9%,高于2023年(0%)和2024年(10.0%)[29] 三、政策出台加大险资权益投资力度,海外经验验证此路可行 - 2023年7月后多项政策推动长期资金入市,包括优化险企考核机制、上调权益投资比例上限等[31][32] - 美国经验:1987-2020年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期间,寿险公司股票投资占比从9.2%升至30.3%[33] - 日本经验:2012-2016年国债收益率下行期间,险资股票投资占比从4.5%升至6.1%[37] 四、预计2025、2026年新增保险投资资金分别为4.3万亿元、4.8万亿元 - 基于保费收入增速预测,2025E、2026E新增保险投资资金规模分别为4.3万亿、4.8万亿元[42] - 新增股票投资占比预计为22.8%,2025E、2026E股票整体投资占比将达9.3%、10.9%[42] 五、投资建议 - 银行股两条投资主线:一是区域优势城农商行(如江苏、上海、成渝等地),重点推荐江苏银行、齐鲁银行等;二是高股息大型银行,如六大行及招商、兴业等股份行[48]
长端利率存在突破低点可能性,30年国债ETF(511090)盘中交投活跃
搜狐财经· 2025-07-03 13:52
30年国债ETF市场表现 - 30年国债ETF最新报价125 01元 多空博弈激烈 [1] - 盘中换手率达21 38% 单日成交34 60亿元 市场交投活跃 [1] - 近1周日均成交62 58亿元 显示持续高流动性 [1] - 基金最新规模达161 89亿元 反映市场配置需求强劲 [2] 债券市场趋势分析 - 2025年5月1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0 5bps至1 46% 10年期上行4 7bps至1 67% [2] - 6月起资金面逐步改善 利率趋势仍偏下行 长端利率可能突破历史低点 [2] - 中债-30年期国债指数成分券包含待偿期25-30年的记账式国债 不包含特别国债 [3] 大类资产配置展望 - 权益资产维持高活跃度 A股7月业绩预告期或推动震荡上行 [2] - 转债资产配置价值短期衰减 建议作为权益上涨的战术工具 [2] - 银行类转债强赎导致高评级个券稀缺性凸显 [2] - 建议重点关注红利个券与小盘个券的结构性机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