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共济保障机制

搜索文档
药品终端市场全年预降2.9%背后,支付错配与创新洪流下的生存法则
华夏时报· 2025-08-20 19:11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药品终端市场预计全年下降29% [1] - 医院渠道同比下滑57% 零售药店微降04% 基层医疗增速放缓至43% 医药电商增速回落至58% [1] - 行业面临新旧动能转换阵痛 过去依赖人口红利和医保扩容的旧引擎熄火 [1] 市场结构变化 - 医保进入精细化管理时代 控费力度趋严 创新药医保谈判平均降价达60% [2] - 多层次支付体系正在成型 但商业保险规模尚小 [2] - 院内市场面临用药结构优化挑战 仿制药和中药份额下降 [4] - 零售市场面临门诊共济分流 价格管控及多渠道竞争压力 [4] 创新药发展现状 - 近五年中国获批403个创新药 2024年新药出海迎来高峰 [2] - 超过90%跨国药企已引入中国管线 [2] - 国内创新药企商业回报率普遍较低 [2] - 美国药店创新药占比近50% 中国市场仍有较大空间 [4] 技术驱动变革 - AI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5年压缩到15-3年 成本降至传统1% [5] - 中康科技发布医药零售"五大智能体" 经营洞察智能体已在近40家连锁药店落地 月活达75% [5] - AI在健康管理端实现分钟级响应 在诊疗端突破医生群体极限 [5] 银发经济机遇 - 2025年银发经济规模突破10万亿元 其中医疗健康消费占35% [6] - 未来十年银发经济复合增速超过15% [6] - 药店可成为银发健康消费第一入口 [6] 产业转型方向 - 产业从被动增长转向主动进化 从治疗到预防 从线下到线上线下融合 [6] - 药店需要从卖药走向卖健康 成为健康数据管理者 医疗资源整合者 银发消费引领者 [6] - 未来增长依赖AI驱动 创新引领 服务升级与全球布局 [7] - 创新药出口从原料药向创新药 复杂制剂跃升 [6]
数读中国 从“小”到“老” 医保这样呵护你我健康
人民网· 2025-07-30 13:17
全民医保规划成果 - 全国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 [1] - 截至2024年底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数达715亿人 [3] - 全国医保定点医药机构超过110万家 [4] - 全国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达64.4万家 [4] - 四年多来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 [4] 医保服务优化措施 - 将95%以上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体系 [3] - 持续完善跨省异地就医政策方便老年人就近就医 [3] - 实现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功能 [4] - 门诊慢特病实现全国跨省直接结算 [4] - 累计402种新药好药纳入医保目录 [5]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 制定按病种付费方案2.0版 [5] - 印发30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 [5] - 建立特例单议和数据工作组等配套机制 [5] 医保基金监管 - 健全飞行检查工作机制 [6] - 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 [6] - 强化药品追溯码监管实现"卖药必扫码" [6] - 形成"卖回流药犯罪"的社会共识 [6]
医保“个人账户”将全部取消?官方回应:纯属谣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0 12:02
医保个人账户改革辟谣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确认"取消医保个人账户"为谣言,相关自媒体文章内容不实 [1] - 国家医保局和财政部并未发布《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也未提出2025年取消个人账户的计划 [1] 医保改革实际内容 - 当前改革是按照中央部署推进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建设,不涉及取消个人账户 [4] - 改革通过调整单位缴费和统筹基金划入比例来支持普通门诊统筹,不增加社会和个人额外负担 [4] - 改革后单位缴纳部分全部进入统筹基金,不再划入个人账户,以增强医保共济功能 [5] 个人账户权益保障 - 个人账户历史结余和新划入资金仍归个人所有,可结转使用和继承 [4][7] - 在职职工个人缴费比例和流向不变,仍全额划入个人账户 [7] - 退休人员不缴费政策不变,个人账户资金继续由统筹基金划入 [7] 医保基金使用规范 - 个人账户资金属于基本医保基金一部分,使用需遵循医保规定 [6] - 禁止将个人账户用于医疗保障以外的消费支出,如购物或套现交易 [6] 谣言传播情况 - 类似"取消个人账户"的谣言曾在2023年10月出现,国家医保局当时已进行辟谣 [5] - 谣言歪曲医保改革真实内涵,误导公众对政策的理解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