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

搜索文档
织密医疗保障网 我国基本医保制度不断完善
上海证券报· 2025-08-25 07:18
国家医保局局长章轲介绍,"十四五"期间,全国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2021年至2024年,累 计近200亿人次享受医保报销。 "居民医保是我送给孩子的第一份礼物!"山东济南刘女士产后住院时,便线上为孩子办好了医保。 来源:新华社 医保,关系着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是民生保障中的重要一环。 以解除全体人民的疾病医疗后顾之忧为根本目的,"十四五"以来,我国医保提质扩面广覆盖,进一步减 轻人民群众疾病医疗负担,守好"看病钱""救命钱"。 全民参保进入新阶段 新生儿凭出生证明就可以参保,参保后即可享受待遇;进一步放开放宽参保户籍限制;创新建立参保缴 费激励约束机制……我国全民参保进入新阶段。 ——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截至2025年6月,有2.53亿人参加生育保险,基金累计支出4383亿元,享受 待遇9614.32万人次。 "目前,全国有近六成统筹地区将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参保女职工。"章轲说,我们将加快新生儿护理、 分娩镇痛等价格项目立项,促进儿科、产科优化服务,积极推动目录内生育医疗费用全报销。 ——完善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制度。"十四五"时期各项医保帮扶政策累计惠及农村低收入人口就医达到 6.73亿人次,减轻费 ...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织密医疗保障网——我国基本医保制度不断完善
新华社· 2025-08-24 20:19
全民医保覆盖 - 全国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 [2] - 2021年至2024年累计近200亿人次享受医保报销 [2] - 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2.53亿人 基金累计支出4383亿元 享受待遇9614.32万人次 [3] - 医保帮扶政策惠及农村低收入人口就医6.73亿人次 减轻费用负担超6500亿元 [3] 医保待遇保障 -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实现跨省共济 覆盖近亲属支付医药费用 [4] - 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扩至49个城市 参保群众近1.9亿人 [4] - 全国医保定点医药机构达110万家 10批药品集采覆盖435种药品 [5] - 医保目录内药品总数达3159种 [5] 医保服务与监管 - 全国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达64.4万家 8项高频事项实现"跨省通办" [7] - 医保基金监管累计追回资金超1000亿元 [8] - 飞行检查实现所有统筹地区及医保基金使用主体全覆盖 [8] 医保基金与产业支持 - "十四五"以来医保基金累计支出12.13万亿元 [9] - 医保基金为医药行业发展、技术进步及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资金支持 [9]
在西安,医保哪些情况不予报销?
搜狐财经· 2025-08-06 22:20
医保不予报销的六种情况 - 工伤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承担 医保不予重复报销 [2] - 第三方责任导致的伤害(如交通事故 打架)原则上由责任方承担费用 医保仅在无法追责时先行支付并保留追偿权 [2] - 国家财政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如一类疫苗接种 传染病防控)不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2] - 境外(含港澳台)就医费用需自费 [4] - 非治疗性项目(体检 推拿按摩 保健品)不属于医保报销范畴 [4] - 超出医保"三大目录"范围的药品 诊疗项目及服务设施需自费 且受起付线和封顶线限制 [5] 医保可报销范围及"三大目录" - 医保支付范围实行目录管理 仅限定点医疗机构使用目录内药品 诊疗项目及服务设施 [7] - 药品目录分为甲类药(全额纳入报销) 乙类药(需自付10%-14%后按比例报销)和目录外药品(全自费)[8] - 诊疗项目目录仅涵盖临床必需 安全有效且物价部门定价的项目 美容整容等项目除外 [9] - 医疗服务设施目录限定诊断治疗必需的设施 急救车 陪护费等非治疗性服务不报销 [9] 药品目录分类示例 - 甲类药:治疗必需 价格低廉 疗效明确(如青霉素)全额纳入报销 [8] - 乙类药:疗效好 价格适中(如部分抗生素)需患者自付部分费用 [8] - 目录外药品:高价靶向药 罕见病用药 减肥药等因成本或适应症未纳入目录 [8]
创业慧康股价微涨0.34% 飞利浦拟减持3%股份
搜狐财经· 2025-08-05 22:37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5日收盘,创业慧康股价报5.96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34% [1] - 当日成交量为6064.74万股,成交金额达3.61亿元,换手率为3.97% [1] 公司基本面 - 公司属于软件开发行业,成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杭州,2015年在深交所上市 [1] - 主营业务涵盖智慧医疗、智慧卫生、医保、健康、养老等领域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1] - 2024年公司营收构成中,医疗行业占比93.25%,非医疗行业占比6.75% [1] 股东动态 - 第二大股东飞利浦计划减持不超过4633.28万股,占总股本3%,按当日收盘价计算拟减持金额约2.76亿元 [1]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2.9亿元,同比下降22.67% [1]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亏损1564.74万元 [1] 资金流向 - 8月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846.67万元 [2] - 近五日累计主力资金净流入2261.91万元 [2]
廖市无双:本周下跌会影响“慢”牛格局吗?
2025-08-05 11:15
**行业与公司分析** **1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涉及港股创新药板块、A股市场(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创业板指数、周期性资源股(有色金属、煤炭)、科技成长类行业(通信、计算机、电子、国防军工)、建材、房地产、建筑行业、交通运输、石油石化、银行板块、中药板块[1][8][12][14][15][20][23] - 公司涉及创新药和光模块龙头企业、通信板块四大天王(易中天、盛宏科技)、成飞集成、尚伟新材[6][12][20] **2 核心观点与论据** - **港股创新药板块对市场情绪的影响** - 港股创新药板块与创业板指数走势高度同步,冲高回落预示市场整体调整风险[1][8][9] - 创新药板块回调显著影响市场情绪,其强势上涨由情绪推动,情绪减弱导致指数调整[8][9] - **汇率对A股市场的影响** - 美元兑人民币离岸汇率与A股表现负相关,人民币升值利好A股,贬值构成压力[1][3][10] - 7月29日当周人民币汇率轻度破位,2025年人民币升值概率较大,中长期利好A股[3][10] - **上证指数走势预判** - 中线看多,终极目标或超3,674点,压力位在3,700-3,800点和4,000-4,100点[4][5] - 技术指标显示顶背离(MACD、SKDJ未同步创新高),预示日线级别调整,或持续至8月中旬[1][11] - **市场驱动因素** - DDM模型分母端驱动:风险偏好提升、无风险利率下行、资金面充裕[6] - 经济修复未达预期,行业景气度低于2019-2021年水平[6] - **市场支撑位与调整压力** - 短期支撑位:3,536点缺口、3,517点缺口、20日均线;中线支撑位:60日均线(3,442点附近)[7][16][19] - 调整或持续10个交易日(至8月12日),若跌破60日均线,可在3,400点附近抄底[16][18][19] - **行业表现与配置建议** - 医药、通信、计算机等科技成长类行业表现突出,TMT领域(传媒、电子、国防军工)正增长[12][13][23] - 周期性资源股(有色金属、煤炭)短期走弱,但预期改善支撑长期发展[12][23] - 建材、房地产、建筑行业受事件驱动,缺乏持续性,景气度未真正上升[14] - 银行板块和中药板块可能表现较好,中药为医药补涨主题[20][24] - **市场风格与切换时机** - 大盘成长风格(创业板指、A500指数)超额收益或让位于大盘价值风格[21][22] - 均值回归条件满足,但动量未显,需观察风格切换信号(如低估值补涨、高股息率)[22] **3 其他重要内容** - **主题投资机会** - 中药精选指数、高速铜连接器指数、AI机器指数等补涨型主题表现较好[24] - 周期性资源股(普钢特材、稀有金属)因预期改善仍具长期支撑[23] - **外部因素影响** - 美股科技股表现优异导致跨境资金流动,压制A股[18] - 中美谈判艰难、汇率压力、港股创新板块表现不佳对市场形成压制[18] - **操作建议** - 短期观望,调整未结束;若跌至60日均线(3,450点附近)可中线加仓[19][20] - 均衡配置,高位股票可做高低切换,关注低拥挤度、低估值补涨标的[20][22]
数读中国 从“小”到“老” 医保这样呵护你我健康
人民网· 2025-07-30 13:17
全民医保规划成果 - 全国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 [1] - 截至2024年底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数达715亿人 [3] - 全国医保定点医药机构超过110万家 [4] - 全国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达64.4万家 [4] - 四年多来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 [4] 医保服务优化措施 - 将95%以上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体系 [3] - 持续完善跨省异地就医政策方便老年人就近就医 [3] - 实现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功能 [4] - 门诊慢特病实现全国跨省直接结算 [4] - 累计402种新药好药纳入医保目录 [5]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 制定按病种付费方案2.0版 [5] - 印发30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 [5] - 建立特例单议和数据工作组等配套机制 [5] 医保基金监管 - 健全飞行检查工作机制 [6] - 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 [6] - 强化药品追溯码监管实现"卖药必扫码" [6] - 形成"卖回流药犯罪"的社会共识 [6]
医保到底值不值?报销金额远超个人支付?你还在犹豫是否参保吗?
搜狐财经· 2025-05-30 19:27
医保报销机制分析 住院报销 - 职工医保在三甲医院住院报销比例达70%,10万元医疗费个人仅需支付3万元[3] - 二级医院报销比例提升至80%,70岁以上老人报销比例可达90%[3] - 大病住院封顶线为20万-50万元,对癌症等重病治疗形成重要保障[3] 门诊报销改革 - 2020年4月前门诊费用需全额自付,改革后纳入统筹报销[3] - 社区医院门诊报销比例达50%-60%,500元检查费可报销250-300元[3] - 慢性病门诊报销比例提升至65%以上且取消起付线[3] 城乡居民医保优势 - 年缴费约400元,门诊报销比例约50%,两次门诊即可"回本"[5] - 住院报销比例梯度明显:三甲医院70% vs 社区卫生院85%[5] - 分级诊疗效果显现,社区医院报销比例较三甲医院高出15%[5] 报销感知差异原因 目录限制 - 医保仅覆盖目录内3000余种药品,14万种药品中进口支架、靶向药等需自费[5] 规则门槛 - 三甲医院起付线较高,小病治疗可能无法达到报销门槛[6] 医院等级影响 - 同病同费情况下,三甲医院报销比例较社区医院低20%[6] 医保参保价值 - 职工医保报销额达个人支付的2-3倍,居民医保覆盖50%-60%医疗费[8] - 年缴400元保费可撬动最高50万元保障额度,投入产出比显著[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