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现饮渠道拓展

搜索文档
西南证券:给予重庆啤酒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28 15:0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88.4亿元,同比下滑0.2%,归母净利润8.7亿元,同比下滑4% [2] - 第二季度收入44.8亿元,同比下滑1.8%,归母净利润3.9亿元,同比下滑12.7% [2] - 第二季度净利率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至17.6% [3] 销量与价格表现 - 第二季度销量91.7万吨,同比基本持平 [2] - 第二季度吨价同比下降1.9%至4755元/吨 [2] - 分价格带看,高档/主流/经济啤酒收入增速分别为-1.1%/-3.6%/+4.8% [2] 产品与品牌表现 - 风花雪月与嘉士伯品牌预计维持双位数增长,乐堡品牌实现正增长,罐装乌苏及1664实现较好增长 [2] - 经济品类在公司产品结构优化下实现增长 [2] - 非现饮渠道推新力度较强,风花雪月茶啤、乌苏秘酿等1L装产品持续铺货,天山汽水、电池能量饮料等新品上市 [4] 区域表现 - 第二季度西北区/中区/南区收入增速分别为+1.9%/-2.9%/-4.5% [2] - 西北区受益于疆内旅游热潮带动实现增长 [2] 成本与费用 - 第二季度毛利率51.2%,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主要因大宗原材料价格下行 [3] - 第二季度销售费用率17.4%,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广告和市场费用同比下滑3% [3] - 管理费用率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至3.1% [3] 税率影响 - 第二季度所得税率同比增长7.4个百分点至27.3% [3] 渠道发展 - 受整体餐饮消费需求疲软影响,现饮渠道持续承压 [2] - 公司积极开拓非现饮渠道弥补餐饮端下滑影响 [2] - 加强非现饮渠道开发力度,罐化率提升为利润端贡献动能 [4] 未来展望 - 随着消费力复苏,中高端品牌销量有望逐步回暖 [4] - 佛山工厂投产带来折旧对冲原材料成本下行 [4]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2.42元、2.62元、2.78元,对应动态PE分别为23倍、21倍、20倍 [4] - 90天内26家机构给出评级,17家买入、8家增持、1家中性,目标均价63.34元 [7]
重庆啤酒(600132):Q2销量维持稳健 税率提升拖累盈利
新浪财经· 2025-08-28 14:2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88.4亿元,同比下降0.2%,归母净利润8.7亿元,同比下降4% [1] - 第二季度收入44.8亿元,同比下降1.8%,归母净利润3.9亿元,同比下降12.7% [1] - 第二季度毛利率51.2%,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上半年毛利率49.8%,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 [2] - 第二季度净利率17.6%,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主要受所得税率上升7.4个百分点至27.3%影响 [2] 销量与价格 - 第二季度销量91.7万吨,同比基本持平 [1] - 第二季度吨价4755元/吨,同比下降1.9% [1] - 现饮渠道持续承压,非现饮渠道积极开拓弥补餐饮端下滑 [1] 产品结构 - 高档啤酒收入下降1.1%,主流啤酒下降3.6%,经济啤酒增长4.8% [1] - 风花雪月与嘉士伯品牌维持双位数增长,乐堡品牌实现正增长 [1] - 罐装乌苏及1664实现较好增长,经济品类在产品结构优化下实现增长 [1] 区域表现 - 西北区收入增长1.9%,受益于疆内旅游热潮带动 [1] - 中区收入下降2.9%,南区收入下降4.5%,受外部消费环境影响 [1] 成本与费用 - 毛利率提升主要系大宗原材料价格下行所致 [2] - 第二季度销售费用率17.4%,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广告和市场费用同比下降3% [2] - 第二季度管理费用率3.1%,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 [2] 发展策略 - 非现饮渠道推新力度强,风花雪月茶啤、乌苏秘酿等1L装产品持续铺货 [3] - 天山汽水、电池能量饮料等新品上市撑起多元化布局 [3] - 罐化率提升为利润端贡献动能,佛山工厂投产将带来折旧对冲 [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2.42元、2.62元、2.78元 [3] - 对应动态PE分别为23倍、21倍、20倍 [3] - 渠道库存逐步出清,消费场景持续复苏,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3]
对话重庆啤酒总裁李志刚:啤酒行业在非现饮渠道还有很大增长空间|大咖论酒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0 08:20
行业趋势 - 啤酒行业在2025年迎来回升,公司一季度销量88.35万千升同比增长1.93%,营收43.55亿元同比增长1.46%,归母净利润4.73亿元同比增长4.59% [2][3] - 行业产品结构升级进入多元化阶段,不再单纯依赖提价和品质提升,而是通过渠道、市场、产品差异化满足碎片化需求 [1][4] - 啤酒与其他酒饮边界模糊化,各家酒厂积极拓展创新产品带动结构升级 [2][5] 公司业绩表现 - 一季度盈利增速(4.59%)超过营收(1.46%)和销量(1.93%)增长,主要来自销量提升和成本优化 [2][3] - 2024年每百升收入492元保持行业第一阵营,高档产品(8元+)收入占比稳定在61%以上 [1][3] - 营业成本涨幅控制在0.5%以内,低于营收增速(1.5%),原材料成本下行带来持续优化 [3][4] 渠道战略 - 非现饮渠道销量占比提升约5%,拉罐产品实现两位数增长,高端品牌乌苏/1664增速达30%-40% [1][8] - 加大O2O合作力度,与美团/肯德基开展"花+啤酒"、"酒+炸鸡"等场景营销 [8][9] - 拉罐率提升至26%,针对不同市场推出差异化产品(如新疆市场500ml天山原酿/大城市1L精酿) [8] 产品创新 - 2025年为新品大年,6个品牌已推近10款新品,全年新SKU将达两位数 [2][7] - 实施"Beer+Beyond Beer"双线策略:啤酒品类推出乌苏大红袍茶啤/重庆全麦精酿等"入门级精酿" [5][6] - 非酒精饮料布局加速,推出大理苍洱汽水/天山鲜果橙味汽水,利用现有渠道优势提升工厂产能利用率 [6] 区域战略 - "大城市计划"聚焦39个核心城市,每百升收入比基地市场高一倍 [8][9] - 大城市产品组合双向拓展:植入主流价格带产品(重庆啤酒/乌苏经典)+推更高端产品 [9] - 市场份额已提升至8%并持续增长,暂不扩大计划覆盖城市数量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