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预制菜行业标准化
icon
搜索文档
惠发食品上半年实现营收7.35亿元 持续发力市场拓展与渠道建设
证券日报· 2025-08-29 15:06
核心观点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35亿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达6284万元 同比明显改善[4] - 公司围绕"渠道深耕+产品创新"策略 深化国内外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 致力于成为全球民族特色食品领域领军企业[1][2] 渠道布局 - 深化"团餐+清真"核心业务 团餐领域覆盖全国30余个城市超200家学校及企事业单位[1] - 民族特色食品板块与甘肃临夏州政府合作 共建面向中西亚和中东欧的食品生产供应基地[1] - 已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达成初步产销合作 填补国内高品质民族特色食品市场空白[1] 销售网络 - 加速网点下沉覆盖社区商店及快餐店消费场景 大力拓展直播电商[1] - 形成线下深度分销与线上协同发展格局[1] 国际化进展 - 邀请沙特美领达国际集团高层到访 围绕供应链协作、产品定制化研发及清真认证等领域深度对接[1] - 参与马来西亚国际食品饮料贸易展览会 与当地经销商及连锁餐饮企业达成合作意向[1] - 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 沙特考察团对智能化生产线与品控体系给予高度认可[1][2] 产品研发 - 预制菜业务入选2024年胡润中国预制菜生产企业百强[2] - "二十四·吉膳坊"五季乌鸡汤获功能性预制菜TOP3殊荣[2] - 已研发千余款预制菜品 涵盖冷冻、冷鲜、常温三大系列[2] - 通过数字化管理实现品质全程可追溯[2] 品牌建设 - 子品牌"惠发鲜厨"专注锁鲜技术创新 对接C端消费升级趋势[2] - "大国味道"品牌聚焦高端餐饮场景[2] 未来规划 - 随着预制菜行业标准化进程加速 公司将持续加大投入[2] - 逐步形成以"团餐+民族特色食品"为核心的业务布局[2]
惠发食品2025年上半年营收7.35亿元,持续发力市场拓展与渠道建设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11:47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35亿元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6284万元 同比明显改善 [2] 业务战略 - 围绕渠道深耕+产品创新策略展开布局 [2] - 深化团餐+清真核心业务 [2] - 团餐领域依托中央厨房+智慧餐饮模式 为全国30余个城市超200家学校及企事业单位提供标准化食材供应链服务 [2] - 民族特色食品板块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政府合作升级 共建面向中西亚及中东欧的食品生产供应基地 [2] - 推出河州味道系列产品 填补国内高品质民族特色食品市场空白 [2] 渠道拓展 - 加速网点下沉覆盖社区商店及快餐店等消费场景 [3] - 大力拓展直播电商 形成线下深度分销与线上协同发展格局 [3] - 与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进行初步产销合作 [2] - 邀请沙特美领达国际集团高层到访 围绕供应链协作/产品定制化研发/清真食品标准认证及跨境物流整合展开深度对接 [3] - 参与马来西亚国际食品和饮料贸易展览会 与当地多家经销商及连锁餐饮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3] 产品研发 - 预制菜业务入选2024年胡润中国预制菜生产企业百强 [3] - 二十四·吉膳坊五季乌鸡汤获功能性预制菜TOP3殊荣 [3] - 子品牌惠发鲜厨专注锁鲜技术创新 精准对接C端消费升级趋势 [3] - 大国味道品牌聚焦高端餐饮场景 [3] - 研发千余款预制菜品 涵盖冷冻/冷鲜/常温三大系列 [3] - 通过数字化管理实现品质全程可追溯 [3] 未来规划 - 持续加大投入 形成以团餐+民族特色食品为核心的业务布局 [4] - 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 [4] - 致力于成为全球民族特色食品领域的领军企业 [4]
预制菜品必须清楚标示!深圳拟出台地方标准,三大发展趋势要关注
南方农村报· 2025-07-01 21:32
深圳预制菜地方新规 -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拟出台两项预制菜地方标准《预制菜加工技术规范》和《预制菜包装贮运技术规范》,公开征求意见截止7月26日 [4][5][6] - 标准适用于生产加工、包装、贮存和运输环节,旨在填补行业空白,推动深圳预制菜健康有序发展 [7][8] - 标准创新点包括强制标识"预制菜"字样、主要原料含量及食用方式,并建议通过二维码提供加热指导等附加信息 [21][22][23] 生产加工规范 - 原料预处理场所需分隔,贝类、虾蟹等需活体加工后冷冻,冷藏库温度要求0℃~10℃,冷冻库≤-18℃ [25][26][27] - 预制菜按工艺分为常温、冷藏、冷冻三类,冷冻类包装需耐低温材料以避免运输污染 [28][29][30] - 生产设备需配备冷藏冷冻、清洁消毒、检验检测等设施,间接推动工厂智能化升级 [47][48][49] 营养健康与行业趋势 - 标准要求控制油盐糖添加量,优化加工工艺减少营养损失,并建立食品安全追溯制度 [32][33][34][35] - 行业三大趋势:生产门槛提高推动优胜劣汰、工厂智能装备普及提升效率、产品健康营养化满足消费需求 [40][44][45][51][53] - 2026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预计达万亿元级别,地方标准实施将加速行业规范化 [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