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包装食品

搜索文档
兰州味道不再遥远,牛肉拉面迈入预包装时代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2 06:35
政策支持与产业规划 - 甘肃省十部门印发《关于发展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带动就业创业的若干措施》,支持预包装产业发展,推动产品进超市、便利店、高铁站等场所,拓宽销售渠道 [2] - 兰州市出台《兰州牛肉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2024—2026年)行动方案》,目标到2026年底预包装企业累计达50家以上,规上企业累计达10家以上,营业收入达100亿元以上,带动全产业链销售收入400亿元以上 [2] - 政策引导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和科技创新,在脱水蔬菜、汤料技术、面体加工等领域给予倾斜支持 [2] 市场表现与销售渠道 - 2024年1至4月兰州牛肉拉面海内外门店新增1092家,实现营收约165亿元 [3] - 新增预包装全产业链企业9家,总数达66家,实现产值约15亿元,带动全产业链营收约50亿元 [3] - 部分企业推出桶装速泡和袋装速煮两大系列,满足多元消费场景 [3] - 甘肃陇萃堂建立线上线下全域化销售渠道网络,每年渠道端费用投入近千万元 [3] - 兰州科盛食品有限公司以线上销售为主,日均销售额稳定在6万元左右,线上复购率保持在35%以上 [4] 技术创新与生产升级 - 五犟牛肉拉面通过智能化生产、数据分析、标准化操作流程提升效率和品质 [5] - 众富(兰州)牛肉拉面超级工厂建设两条核心生产线:全品类面条线日产120吨,预包装生产线日产能突破30万份 [6] - 兰州新区益海嘉里突破传统面饼常温保存技术,保质期达1年 [7] - 兰州尕兰郎食品研发出新型脱水萝卜工艺,保留92%脆度 [7] - 2024年组织实施科技支撑项目及人才创新创业项目35项,推动"兰州牛肉拉面数智化平台"建设 [7] 产品与文化融合 - 企业通过中央厨房统一生产标准化食材,冷链物流直供终端门店,机械臂完成煮面、配料等环节 [6] - 众富(兰州)牛肉拉面打造900平方米文化历史馆,结合数字化沙盘和全息影像展示 [6] - 预包装产品还原率可达90%以上,通过直播等新型营销方式拓展市场 [3][4]
世界中餐业联合会预包装食品分会在京探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网· 2025-06-03 15:43
行业发展趋势 - 预包装食品行业面临标准化与个性化共存、数智化渗透、全球化加速三大趋势 [5] - 未来餐饮发展四个方向:懒人经济、健康养生、智慧餐饮、个性服务 [2] - 行业需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跃迁,聚焦安全标准、技术创新、合规经营 [2] 技术创新与标准建设 - 构建全流程质量标准体系,联合监管方与第三方强化认证评估 [4] - 推动保鲜与健康产品技术创新,攻克风味复原、营养保留等瓶颈 [4][5] - 搭建产学研平台,促进产业链协同,建立云平台与跨区域联盟降低中小企业成本 [4] 全球化战略 - 中资企业需制定"一国一策"差异化出海战略,研究国际规则助力预制食品出海 [2][4] - 预包装食品分会成立是响应国家"中餐出海"战略的关键举措 [3] - 全球化布局需结合全球品牌战略模式及品牌营销策略 [2] 行业协作与生态构建 - 分会将协同会员企业共筑标准、共促技术革新、共享市场 [4] - 促进跨界融合,加强国际合作,推动预包装食品成为中餐出海新引擎 [5] - 院校在懒人经济、健康养生等领域已展开探索与实践 [2] 行业升级与战略调整 - "预制菜专委会"更名为"预包装食品分会",标志从单一菜品预制向工业化食品供应链全面拓展 [5] - 分会工作重点包括强化全链条标准建设、推动技术创新、拓宽产业边界 [5] - 正大集团将依托全产业链优势与全球影响力推进五项重点工作 [4]
乐清市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助力食品企业平稳过渡新标签时代
中国食品网· 2025-05-28 15:07
行业培训与合规升级 - 乐清市市场监管局联合益海嘉里举办《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等标准法规》专题培训,通过标杆引领、专家赋能、精准服务三项举措推动标签合规升级 [1] - 培训聚焦GB 7718-2025实施难点,覆盖日期标注、致敏物质标示等高频问题,并结合合规模板与错误案例指导企业自查 [1] - 同步开展GB 2760-2024《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培训,助力中小企业适应新规 [1] 龙头企业示范效应 - 益海嘉里作为行业龙头,展示全流程质量管理体系及标签管理标准化经验,特别分享食用植物油交付装卸运输管控实践 [1] - 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可复制、易推广的实践样板,发挥标准制定、技术扩散、行业提升的头雁效应 [1] 技术帮扶与整改落实 - 设置"问诊专场"开展一对一标签诊断,累计评析整改标签80余份,现场开具定制化整改方案 [2] - 启动标签整改回头看工作,确保问题整改落实到位,实现政策解读到实操落地的无缝衔接 [2] - 监管部门深化"有感服务、无感监管"理念,推动企业将合规压力转化为创新动力 [2]
威海积极开展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应用,推动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
齐鲁晚报网· 2025-05-08 16:55
威海市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推广应用工作 政策背景与试点进展 - 国家卫生健康委2023年启动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试点工作,初期仅在少数行业龙头企业开展[2] - 威海市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工作联系点,于2024年6月积极推动数字标签应用,目标是为全国推广提供实践参考[2] - 当前威海市已有13家企业、21款产品参与试点,覆盖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方便食品等8大品类,其中10家企业完成15款产品的数字标签部署[2] 实施策略与机制建设 - 威海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印发《威海市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推广应用项目实施方案》,明确推广目标、时间节点及责任分工[3] - 通过企业走访、问卷调查收集需求,分析消费者标签阅读习惯,形成数据驱动的推广策略[3] - 建立企业反馈机制,组建专家服务团队提供从标签设计到系统对接的全流程技术支持[4] 企业培训与标杆案例 - 举办专题培训班覆盖10余家企业、30余人,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技术指导[4] - 威海方正纳豆生物科技通过数字标签展示纳豆食谱及语音播报功能,提升消费者互动体验与复购率[5] - 威海市文登区道地参业将第三方检测报告纳入数字标签,增强品牌可信度[5] 宣传推广与功能优化 - 利用中国膳食营养大会等平台组织现场体验活动,通过扫码互动强化消费者认知[5] - 计划2025年增加多语言支持、过敏原提示等实用功能,并扩大试点企业范围[6] - 构建动态跟踪评估体系,定期收集企业成本效益数据及消费者使用反馈以优化功能设计[5][6] 行业影响与发展方向 - 数字标签解决传统包装信息不全、易磨损等问题,推动食品行业信息透明化[1] - 试点企业涵盖保健食品、水产制品等高附加值品类,显示技术对高端产品的增值作用[2] - 未来将通过部门协同、全流程培训和多层次宣传体系加速行业渗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