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包装食品
搜索文档
娃哈哈前高层郭虹出任十月稻田独董,曾为宗庆后处理三兄妹21亿美元信托
新浪财经· 2025-11-12 10:38
公司人事变动 - 十月稻田董事会批准郭虹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候选人并提请临时股东大会审议 [1] - 新任董事候选人郭虹48岁拥有超过25年投资管理经验及超大型企业业务运营、财务管理、战略投资实践经验 [1] - 郭虹曾长期在娃哈哈集团任职包括出任娃哈哈商业股份有限公司监事及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1] 新任董事背景细节 - 郭虹持有香港城市大学行政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并为该校商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 [1] - 在娃哈哈宗氏三兄妹信托风波中郭虹为关键人物曾接收宗庆后手写信托设立指示书 [1] - 2024年1月宗庆后指示郭虹为三名非婚生子女在汇丰银行设立三个信托每个金额7亿美元合计21亿美元 [1] 关联公司高层变动 - 2024年8月娃哈哈集团发生工商变更宗庆后卸任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总经理职务由宗馥莉接任 [2] - 同期郭虹、张晖等多名高层退出娃哈哈集团董事及监事职务 [2] 公司基本面 - 十月稻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沈阳是专注于预包装优质大米、玉米、杂粮、豆类及干货的食品企业 [2] - 公司于2023年10月12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 [2] 公司近期业绩 - 2025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0.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9% [2] - 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达到2.94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97.7% [2]
数字标签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经济日报· 2025-10-22 06:02
政策发布与核心定义 - 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公告,标志着预包装食品标签管理正式进入数字化新阶段 [1] - 数字标签是食品的"电子身份证",通过扫描二维码可展示实体标签信息,实现信息"可听、可播、可放大" [1] - 数字标签旨在解决实体标签版面有限、字体过小导致消费者尤其是老年群体看不清、找不到、读不懂的问题 [1] 行业影响与产业变革 - 数字标签将引发食品产业链深度变革,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1] - 数字标签的应用将提升产品信息更新效率,促使企业更加注重产品质量与信息透明度 [1] - 行业需推动企业实施全面数字化转型,深化工序数控化、数字化研发设计等应用 [2] - 数字标签的价值在于突破物理限制,构建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的信息生态 [2] 技术应用与标准制定 - 可推动数字标签与追溯码、结算码等多码功能整合,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标签修改全程留痕,确保信息不可篡改 [2] - 各地需统筹推进标准制定,细化数字标签在内容、格式、展示等方面的规范要求,消除企业"不敢用、不会用"的顾虑 [2] - 技术赋能应聚焦于数字标签的标准制定、平台搭建、工具开发与服务优化 [2] 推广实施与配套措施 - 推广亟须强化政策引导,打通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应用的衔接路径,善用调研、试点、评估等机制 [2] - 需增强政策公共服务属性,配套适老化改造与科普宣传等内容,以提升公众信任度 [2] - 南京江北新区开展"食品标签体检"活动,诊断101份标签实物并提供一企一策的个性化指导 [2] - 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离不开配套措施的有力保障,需统筹推进食品标签数字化及配套制度的完善 [3] 治理模式与市场互动 - 数字标签的推广是食品安全治理模式的创新,可探索构建"消费者评价—企业整改—政府监管"的互动机制 [3] - 可依据扫码数据动态优化标签功能,引导企业创新应用模式,形成"需求驱动供给"的良性循环 [3] - 数字标签是食品安全治理与移动互联网深度交融的务实举措,旨在守好食品安全"最后一公里" [3]
“码”上可知!我国推广数字标签助力食品安全监管
新华社· 2025-09-08 09:30
政策发布与实施 - 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9月8日联合发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1][2] - 该政策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数字标签应用要求[3] - 国家卫生健康委将2025年定为"食品数字标签推广年"并组织全国推广实施[6] 数字标签功能特性 - 通过扫描二维码实现食品配料、生产工艺、产地溯源、营养信息等数字化展示[1] - 支持"可听、可播、可放大"功能,解决标签信息"找不到、看不清、读不懂"问题[3] - 可标注配料来源、食用方法、产品追溯、食品安全与营养等扩展信息[4] - 配备专属Logo作为数字标签二维码的专属标识[5] 行业影响与效益 - 为企业提供更灵活、低碳的信息展示方式[3] - 简化实体标签标注:展示详细地址后包装可简化为"XXX生产者(XX县)"格式[6] - 减少包装标签文字标示信息,节省成本并助力企业减碳增效[6] - 后续将与网络食品经营、智能家居等场景衔接打造生态链[6] 合规要求与监管 - 数字标签内容需符合《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七条及国家标准强制标示规定[5] - 展示内容不得篡改,修改需记录内容、时间、操作者等信息确保可追溯[5] - 标示内容应清晰醒目易于识读,禁止干扰性弹窗或飘窗[2][5] - 食品生产经营者对展示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承担主体责任[4]
新华鲜报丨“码”上可知!我国推广数字标签助力食品安全监管
新华网· 2025-09-08 09:20
政策背景与实施时间 - 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9月8日联合发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1][2] - 预包装食品标签管理正式迈入数字化新阶段[1] - 国家卫生健康委将2025年定为"食品数字标签推广年"[6] 数字标签定义与功能 - 数字标签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食品标签信息"可听、可播、可放大"功能[3] - 解决实体标签"找不到、看不清、读不懂"问题[3] - 可展示配料来源、生产工艺、产地溯源、营养信息、食用方法及产品追溯等扩展内容[1][4] 技术规范与展示要求 - 数字标签内容需符合《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七条及国家标准强制标示规定[5] - 标示内容需清晰醒目且易于识读 不得有干扰性弹窗或飘窗[2][5] - 鼓励数字标签二维码与包装其他二维码实现多码合一[2][5] -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设计专属Logo便于消费者识别[5] 企业应用与成本效益 - 数字标签为企业提供更灵活低碳的信息展示方式[3] - 展示生产者详细地址时 实体标签可简化为县级行政区名称[2][6] - 简化标注可节省包装空间 降低印刷成本并助力减碳增效[6] 监管与追溯机制 - 食品生产经营者需对数字标签内容真实性及准确性负责[4] - 数字标签内容不得篡改 修改需记录内容、时间及操作者信息确保可追溯[5] - 数字标签将衔接网络食品经营与智能家居 构建食品数字标签生态链[6]
上半年广州市场采购贸易出口预包装食品超2600万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7-15 14:55
市场采购贸易出口预包装食品表现 - 上半年广州市场采购贸易出口预包装食品货值达2648.3万元人民币 [1] - 主要销往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文莱、越南、阿联酋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单批次货值约20万元的预包装食品发往泰国 [2]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优势 - 预包装食品出口种类杂、单批次数量小,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成本低、效率高 [2] - 单个货柜通关成本节省6000元以上 [2] - 可在广州"一站式"完成采购组货、检验检疫和出口申报 [2] 广州海关监管创新 - 创新构建"一套流程、两张清单、三个放宽"监管模式 [2] - 实施采购地检验监管,不同产地、不同类别预包装食品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检查 [2] - 制定允许出口的食品类别编码和目的地目录两张清单 [2] 试点发展情况 - 参加试点企业迅速增长至500余家 [3] - 出口品类增至10大类别 [3] - 出口目的地国家和地区拓展至90多个 [3] 行业影响 - 广州食品工业历史悠久,市场采购贸易为中小微食品企业提供高效便捷出海新通道 [3] - 出口预包装食品产地已由广州拓展至全国范围 [2]
世界中餐业联合会预包装食品分会在京探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网· 2025-06-03 15:43
行业发展趋势 - 预包装食品行业面临标准化与个性化共存、数智化渗透、全球化加速三大趋势 [5] - 未来餐饮发展四个方向:懒人经济、健康养生、智慧餐饮、个性服务 [2] - 行业需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跃迁,聚焦安全标准、技术创新、合规经营 [2] 技术创新与标准建设 - 构建全流程质量标准体系,联合监管方与第三方强化认证评估 [4] - 推动保鲜与健康产品技术创新,攻克风味复原、营养保留等瓶颈 [4][5] - 搭建产学研平台,促进产业链协同,建立云平台与跨区域联盟降低中小企业成本 [4] 全球化战略 - 中资企业需制定"一国一策"差异化出海战略,研究国际规则助力预制食品出海 [2][4] - 预包装食品分会成立是响应国家"中餐出海"战略的关键举措 [3] - 全球化布局需结合全球品牌战略模式及品牌营销策略 [2] 行业协作与生态构建 - 分会将协同会员企业共筑标准、共促技术革新、共享市场 [4] - 促进跨界融合,加强国际合作,推动预包装食品成为中餐出海新引擎 [5] - 院校在懒人经济、健康养生等领域已展开探索与实践 [2] 行业升级与战略调整 - "预制菜专委会"更名为"预包装食品分会",标志从单一菜品预制向工业化食品供应链全面拓展 [5] - 分会工作重点包括强化全链条标准建设、推动技术创新、拓宽产业边界 [5] - 正大集团将依托全产业链优势与全球影响力推进五项重点工作 [4]
野人日记邢正轩:轻卡主食赛道的价值重构与长期主义实践
经济观察网· 2025-04-13 21:10
文章核心观点 野人日记以“好吃 + 轻卡”双轮驱动战略开辟预包装食品新赛道,CEO邢正轩分享公司逆势增长底层逻辑及多方面发展策略 [1] 公司战略转型 - 因个人对健康食品感兴趣且看到健康预包装食品市场不饱和、轻卡食品有需求但口感不佳,选择“预包装食品”“健康化”赛道 [2] - 战略转向时团队组织能力重构遵循“缺哪补哪”原则,寻找新专业人才并推动老同事转型搭建适应新业务的团队架构 [2] 团队管理 - 团队90后、00后占比超90%,成员年轻对新事物接受度高,且有长期合作基础、默契度高,能在转型和扩张中保持稳定和活力 [3] 产品研发 - 团队每月查看近3万个产品,发现有潜力产品思考改造得更健康,反复平衡口感和热量,以最小MVP形式测试,数据好再推广,每月上七八个新品保持迭代速度 [4] - CEO在产品决策前期负责模式探索、搭建研发流程和结构,鼓励团队拿方案,共同打磨产品可行性 [4] 竞争策略 - 面对同质化竞争和价格战,信奉长期主义,坚持选用更好原材料、注重健康属性、提高食品品质底线,以实现企业长期发展 [5] 2025年规划 - 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升级,与研发机构合作,研究降低热量方法,关注行业新技术,推出更多健康食品满足消费者需求 [6] 未来愿景 - 未来十年希望野人日记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平台,对内让同事有体面收入,对外以产品创造价值回报社会,提高食品行业质量底线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