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

搜索文档
科学把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三组关系”
科技日报· 2025-07-21 15:27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核心观点 -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二者互为支撑,科技创新突破技术瓶颈,产业创新推动商业应用[1] - 当前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交汇期,新产业、新技术涌现加速了二者融合[2] - 融合发展需把握前瞻性与实践性、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公共性与独占性三大原则[4][5][6] - 资金、人才、数据是推动融合发展的三大核心要素,分别起到资源配置基础、桥梁纽带和新型生产要素作用[7][8] 历史发展逻辑 - 第一次科技革命中蒸汽机技术突破催生机械化大生产体系,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规模化扩张[2] - 第二次科技革命电力、内燃机技术提升效率,战后"军转民"技术带动消费升级与产业更新[2] - 第三次科技革命数字化、网络化技术重塑产业生态,形成科技与产业双轮驱动模式[2] 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 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跃升关键变量,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可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3] - 中国实践分三阶段:计划经济重建科技体系、改革开放技术引进再创新、21世纪自主创新战略推动成果转化[3] - 新时代在新发展理念下,融合发展的理念认识、推进路径和保障举措发生根本性转变[3] 关键实施原则 - 前瞻性需对接国家战略布局重大项目,实践性需遵循规律编制符合实际的规划[4] - 政府应通过财税政策引导企业主体作用,重点支持"一化三新"(信息化、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领域[4] - 需改革科研评价机制和专利制度,平衡技术独占性与产业扩散需求[5][6] 核心要素作用 - 资金要素是资源配置基础,支持研发项目开展并推动新兴业务投资[7] - 人才要素连接科研与产业,通过引育人才可做强产品、做大企业、支撑产业[7] - 数据要素在数字化时代具有可共享性和无限供给特点,能优化生产结构和催生新产业模式[8]
新视野·“作风建设”系列谈 | 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08 08:53
中国人民大学师德师风建设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需兼具"经师"与"人师"双重角色,要求教师精通专业并涵养德行,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引路人 [2] - 中国人民大学传承红色基因,80多年发展历程中涌现大批"经师""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对师生成长产生深远影响 [2][4] 大先生的共同特质 - **政治信仰坚定**:许征帆与陈先达均对党和社会主义无限忠诚,强调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指导学生确立正确政治方向 [5] - **理论素养深厚**:两位先生精研马列经典著作,许征帆的批注版马恩选集被学校数字化保存,陈先达被誉为"行走的马列词典" [6] - **教学热忱突出**:长期活跃于教学一线,许征帆授课生动无需讲稿,陈先达以激情与理性结合的风格吸引学生 [7][8] - **文体文风独特**:许征帆擅长长句写作且逻辑严密,陈先达偏好哲学随笔与短句表达,均注重以通俗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 [9] 学术传承与影响 - 许征帆指导中国首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专业博士生,陈先达培养大批哲学领域骨干,两人桃李满天下 [5][6] - 两位先生的研究方法(如经典原著精读)和教学理念(科研与育人结合)持续影响后辈学者 [6][9] 个人学术实践 - 受两位先生影响,作者深耕马克思主义信仰研究,出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基础》等著作,并尝试多种文体传播理论 [9] - 强调青年教师需平衡教学与科研,避免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延续大先生的育人传统 [9][10]
学习进行时丨追寻真理 铸魂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对复旦大学寄予厚望
新华网· 2025-05-28 00:23
复旦大学历史与背景 - 复旦大学校名取自《尚书大传》"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始创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1917年定名为复旦大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 [1] - 复旦大学校史馆特别陈列《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译本,译者为陈望道,他是新中国成立后复旦大学首任校长 [4] 习近平总书记与复旦大学的联系 - 2007年5月8日,习近平在上海工作期间到复旦大学调研,第一站参观校史馆 [3]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包括2012年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讲述"真理的味道"轶事 [6] - 2020年"七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复旦大学党员志愿服务队,肯定其宣讲陈望道故事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义,并提出"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的期望 [10] 复旦大学的教育与科研发展 - 2018年5月,复旦大学将陈望道故居改造为《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并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宣讲活动 [8] - 2021年6月11日,陈望道雕塑在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揭幕 [10] -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校120周年贺信中强调,希望复旦大学深化教育科研改革,推动科技自主创新与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13]
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娜:让学生爱上“真理的味道”
海南日报· 2025-04-28 09:29
教学理念与方法 - 采用鲜活案例剖析理论,避免单纯理论讲解,增强学生理解[2] - 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表达想法和见解,提升课堂互动性[2] - 设计"剩余价值理论升级版"等专题教学,结合学情设置议题,引起学生共鸣[2] - 组织"马粉工作坊"研读经典,角色互换让学生分享感悟,提升学习兴趣[2] 课程准备与教研工作 - 备课时间远超课堂时间,将教材话语转换为教学话语,注重内容与学生需求的结合[3] - 带领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推动学科内涵式发展,提升教学实效[3] - 围绕"海南红色文化与实践育人探索"主题,组织学生驻村调查,增强科研能力[3] 未来发展方向 - 注重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深化理论讲解的深度和生动性[4] - 目标是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深入学生内心,实现"开花结果"的效果[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