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品质与高性价比
icon
搜索文档
热点关注 | 百果园迎来“救命稻草”
新浪财经· 2025-10-20 10:13
(来源:消费日报官方平台) 转自:消费日报官方平台 市场风云变幻,股价"跌跌不休",争议不绝于耳,但"水果连锁零售第一股"百果园如今却迎来了一 根"救命稻草"。 9月21日,百果园集团(02411.HK)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以每股1.17 港元的价格配售2.795亿股新H股,较前一交易日收市价折让约19.31%。 10月9日,百果园宣布配售已完成,成功向不少于六名承配人配售合共2.8亿股配售股份。 资金渴求 对于百果园而言,此次配售股份无疑是其上市后的关键一役。 根据公告,配售事项所得款项总额约为3.27亿港元,而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25亿港元。这是百果园自 2023年1月上市以来,首次通过配售新H股的方式进行募资。从资金用途来看,百果园明确表示,约 61.5%(2亿港元)将用于支付一般业务过程中的贸易应付款项;约30.8%(1亿港元)将用于偿还银行 贷款;约7.7%(2500万港元)将用作集团的一般营运资金及行政开支。 由此可见,此次募资的核心目的是"偿债"。百果园在公告中称,配售所得款项净额预计将于2026年6月 30日前悉数动用。 经营困境 持续亏损引发的债务压力,可能是压倒 ...
百果园上半年多项业绩指标承压 公司称计划在2026年实现盈利
证券日报网· 2025-08-22 20:44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入43.76亿元同比下降21.8% [1] - GMV达57.11亿元同比下降15.38% [1] - 毛利润2.16亿元同比下降65.1% [1] - 公司所有者应占亏损3.42亿元而去年同期盈利8850.6万元 [1] - 毛利率为4.9%较去年同期11.1%下降6.2个百分点 [1] 门店运营 - 截至2025年6月末门店总数4386家较2024年同期6025家下降27% [1] - 公司经历阶段性门店数量缩减且该情况在预期范围内 [1] - 计划降低政策引导及初始投入并重启门店拓展 [4] 战略调整 - 自2024年下半年起优化毛利率较低的产品阵容 [1] - 推行"高质量与高性价比水果专家与领导者"战略包括门店翻新和市场推广活动 [2] - 将继续采取积极措施提升毛利率 [1] - 调改已经完成2025年目标为盈亏平衡2026年实现盈利 [4] 市场定位 - 坚持不走低价路线绝不在品质上做让步 [2] - 认为便宜水果供大于求而好水果供不应求导致价格高 [2] - 消费者追求产品性价比同时也重视情感价值与健康属性 [2] 行业趋势 - 水果消费市场呈现理性消费、情绪消费与健康消费并行的多元趋势 [2] - 水果供应链正经历深刻的结构性调整 [2] - 零售市场呈现价格战模式与高品质高服务路线的两极化趋势 [3] - 电商环境下水果价格趋于透明化溢价空间被压缩 [3]
财报喊“让利”,余惠勇却陷“教育消费者”争议,百果园难撕“高价”标签
证券之星· 2025-08-13 10:27
公司战略转型 - 2024年公司战略重心向“高品质与高性价比”转型,财报中提及“主动让利消费者” [1] - 2024年下半年启动“高品质高性价比口碑战役”,在定价策略方面提出在确保品质的前提下实施合理定价 [7] - 公司将原有的水果四级体系调整为“招牌、A级、B级”,并表示将提供更多的A级和B级果品,截至2024年末,招牌及A级水果销售总额占门店零售总额的比例已下降至62.8% [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整体收入呈现下滑,全年巨亏3.86亿元 [1] - 2024年来自C端的收入锐减,加盟店收入同比大幅下滑13.03%至73.88亿元 [6] - 2023年来自加盟店贡献的收入较上年同期出现约4%的下滑 [5] 门店网络与运营 - 公司高度依赖加盟模式,截至2023年末,加盟店贡献的收入占比达到99.7% [4] - 2024年大幅收缩线下门店,全年门店数量净减少966家,其中公司管理的加盟店数量净减少809家 [6] - 截至2024年末,公司门店总数为5,127家,其中加盟门店5,116家,自营门店11家 [7] 品牌形象与消费者认知 - 董事长余惠勇关于“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言论引发广泛关注,导致公司股价在8月11日盘中一度跌近7% [1] - 消费者对品牌形成“水果价格偏高”的认知,2021年招牌级及A级水果销售额占门店零售总额约70% [2] - 品牌吸引力显疲态,2024年付费会员数量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约27.1%,仅剩85万 [9] 产品质量与品控挑战 - 2024年3月有媒体曝光百果园武汉门店存在以次充好等违规操作,包括使用腐烂水果制作果切、将2J车厘子当成4J卖等情况 [2] - 黑猫投诉平台上的投诉内容多集中在产品品控和食品安全方面,暴露了品控环节的漏洞 [2] - 产品质量问题与加盟扩张稀释品质把控有关,加盟商为追求短期利润可能在进货、存储等环节放松标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