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威尔看跌期权

搜索文档
若隐若现的“手”
搜狐财经· 2025-07-06 06:59
经济学中的"手"理论 - 亚当·斯密提出"看不见的手"理论,认为自由市场经济中个人自利行为通过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生产和分配,促进社会整体利益 [1] - 艾尔弗雷德·钱德勒提出"看得见的手"理论,指出管理在许多经济部门已替代市场机制的作用 [1] -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扶持之手",强调国家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1] 央行货币政策的本质 - 两位比利时经济学家认为西方经济学中各种"手"的描述适用于央行,但更倾向于用"魔法"形容21世纪央行的本质 [2] - 央行业务具有极强专业性,涉及知识面广、数据庞杂,美国经济学家卡尔·布朗讷称其为"一门深奥的艺术" [2] - 央行政策影响力极大,央行行长像"魔法师",能让宏观经济随货币政策起舞,危机时期充当"最后贷款人"角色 [2] 2008年金融危机中的货币政策 - 危机中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局限性显露,多国央行推出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 [3] - 零利率政策导致低效企业苟延残喘,阻碍创造性发挥,引发"僵尸综合征" [3] - 监管改革滞后于金融创新导致"树懒综合征",政策制定者沦为市场被动反应者 [3] - 非常规货币政策埋下债务膨胀、资产泡沫与权力失衡的种子 [3] 央行政策独立性问题 - 央行获得货币赋予的超级权力后,政策独立性被削弱 [3] - "鲍威尔看跌期权"显示条件反射式救市让央行成为自己政策的囚徒 [3] - 市场预期与货币政策强绑定,货币之手的"手腕"上多了一条不确定的绳索 [3] 央行干预的必要性与新框架 - 央行对金融市场的干预是必要的,但需要形成新的有效框架 [4] - 主要经济体面临"非常规货币政策和极高债务水平形成的扭结" [4] - 解开扭结需重新审视通胀目标,不必过于痴迷2%的通胀率 [4] - 需将更多影响金融稳定的变量和参数纳入决策过程 [4] 书籍定位与价值 - 本书更多关注金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讨各国不同货币政策的不足之处 [4] - 案例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分析框架基于西方流行的"现代货币理论" [4] - 可作为入门指南,激发对央行及货币政策的兴趣,打破关于央行的神话 [5]
鲍威尔迅速“灭火”救市
华尔街见闻· 2025-03-20 12:52
美联储政策立场与市场反应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重申"通胀暂时论",表现出对经济风险的漠视态度,并暗示将维持当前政策立场[1][2] - 鲍威尔的言论推动美股大幅上涨,标普500指数和纳指涨幅超1%,创下去年7月以来最佳"美联储决议日"表现[3] - 债市同步走强,2年期美债收益率跳水超10个基点,10年期收益率跌超4个基点[3] - 现货黄金连续两天创历史新高,盘中逼近3052美元/盎司[4] - 除美元外,几乎所有资产类别均录得上涨[5] 美联储利率与资产负债表调整 - 美联储连续第二次会议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在4.25%-4.5%区间不变[8] - 自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累计加息525个基点,去年9月起三次降息共100个基点[9] - 宣布从4月起放慢缩表步伐,这是自2022年6月启动缩表以来首次调整[9] - 点阵图显示官员仍预计2024年将有两次降息[10] 经济与通胀预测调整 - 美联储下调2024年GDP增速预期从2.1%至1.7%,较2022-2023年近3%的水平显著放缓[11] - 上调通胀预期,预计年底通胀率从当前2.5%升至2.7%,仍高于2%目标[11] - 多数官员认为经济增长存在下行风险,失业率和通胀有上行风险[12] - 政策不确定性主要源于潜在关税影响,特别是特朗普政府计划讨论的对等关税政策[12][19] 鲍威尔对经济与通胀的评论 - 鲍威尔强调经济数据稳健,就业增长健康,失业率接近自然水平,认为经济整体健康[14] - 承认经济衰退风险有所上升,但强调迫在眉睫的可能性仍低[15] - 认为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可能是暂时的,基准预测仍支持这一判断[15][17] - 引用特朗普任期先例,称当时关税引发的通胀也是暂时的[18] 市场解读与机构观点 - 分析认为鲍威尔刻意使用"暂时性"措辞安抚市场,其态度显著影响投资者情绪[2][18] - 瑞银指出美联储更关注经济增长而非通胀风险,政策立场比预期更鸽派[18][19] - 市场初期对矛盾的经济预测反应平淡,认为美联储需要更多明确信息才会行动[13]
本周FOMC,市场最期待的是美联储的一句承诺
华尔街见闻· 2025-03-17 18:35
文章核心观点 鲍威尔面临向投资者保证美国经济稳固并传递必要时介入信号的棘手任务,投资者关注美联储是否会在经济疲软时降息,彭博社分析鲍威尔可能避免承诺,关税政策不确定性使企业与消费者信心受挫,鲍威尔不太可能偏离观望态度,政策引发的裁员和通胀上升或导致经济放缓甚至衰退 [1][2][3][4] 关税政策不确定性 - 市场预计美联储3月18 - 19日会议维持利率不变,投资者预期2025年降息三次,最可能从6月开始 [2] - 特朗普激进关税政策致市场下跌,标普500指数连续四周下跌,与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进入回调区间,从近期高点下跌10% [2] - 3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29个月低点57.6,低于前一个月的64.7,政策不确定性引发市场恐慌和增长担忧 [2] 鲍威尔态度 - 鲍威尔不太可能偏离观望态度,他认为情绪指标非实际经济活动有力指南,政策制定者可等待更明确前景 [3] - Capital Economics美国副首席经济学家称通胀上行风险使未来一周出现“鲍威尔看跌期权”可能性小 [3] 政策影响 - 政策引发裁员增加和通胀上升,高级投资策略师担心企业减少支出、招聘等活动,导致经济放缓或衰退 [4] 美联储作用 - Marlborough Investment Management投资组合经理表示美联储只能让情况稍好或稍糟,无法完全安抚市场,情绪冲击多来自白宫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