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出行

搜索文档
跨界寻找“第二生命线”:不想造机器人的车企不是好AI公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3 10:41
车企布局人形机器人现状 - 至少6家车企已自研或联合攻关推出人形整机成品,另有十数家车企通过投资或官宣布局介入该领域 [1] - 特斯拉Optimus计划2025年生产1万台,2026年提升至5-10万台并开始对外销售 [3] - 小鹏计划2026年量产面向工业的L3级别人形机器人 [3] - 广汽计划2025-2026年小批试产,2028年实现批量应用 [3] - 现代汽车2025年将在美国新工厂部署波士顿动力Atlas机器人 [3] - 长安宣布将投入超500亿元布局具身智能领域,2027年前发布人形机器人产品 [3] 车企入局动因 - 汽车零件约60%可用于人形机器人,关键部件可打包复用降低成本 [8] - 广汽自研机器人部件依托供应链协同可降低超50%成本 [8] - 自动驾驶技术可迁移至人形机器人领域,形成技术协同 [9] - 汽车产线总装环节自动化率仅20%-30%,人形机器人可解决柔性制造难题 [10] -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从2021年108%回落至2024年24.4%,行业需寻找新增长点 [10] 技术路径与商业化 - 车企采用"自研+投资"双路径布局,小米三次投资宇树科技并直接入股 [7] - 摩根士丹利报告显示22家人形机器人集成企业中有6家为车企 [7] - 特斯拉汽车收入占比下降,计划向AI转型,人形机器人成为重要方向 [11] - 人形机器人可链接家庭场景,帮助车企从工业进入更广阔的家居领域 [11] - 小鹏Iron机器人亮相上海车展后,当日股价领涨全球科技股 [11] 行业竞争格局 - 车企凭借供应链基础和现金流优势,项目进度快于初创企业 [13] - 初创企业在细分领域创新更快,如智元机器人的灵巧手设计 [13] - 优必选Walker S1在比亚迪实训后效率提高100%,稳定性提升30% [14] - 广汽与安防企业合作开发轮足构型机器人,适用于户外巡检工作 [15] - 行业建议车企深耕工业场景,初创公司专注消费场景形成差异化 [15]
小鹏登陆米兰设计周,南欧市场成全球化新支点
经济观察网· 2025-05-13 14:15
小鹏汽车南欧市场布局 - 小鹏汽车成为首批登陆2025年米兰设计周的中国新势力车企,并作为唯一中国品牌亮相核心场地ADI Design Museum [2] - 公司在意大利市场同步启动品牌发布,标志着全球化战略在南欧落地提速 [2] - 选择米兰作为品牌发布地,意在占据电动化结构调整中的前排席位 [6] 产品与技术展示 - 小鹏汽车在米兰设计周展示了P7+智能轿车、汇天旅航者X2飞行汽车及人形机器人三大产品 [3] - 公司突出"AI+出行"全场景能力,强化"科技+艺术"并重的品牌形象 [3] - 公司尝试构建软件、硬件、系统集成三位一体的闭环产品体系 [6] 南欧电动化市场机遇 - 意大利2025年前两月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59.6%,市占率提升至7.2% [5] - 政府目标在2025年底前实现130万辆新能源年产能 [5] - 每百公里电动出行成本仅约3欧元,推动中高收入家庭加速"油转电" [5] 欧洲市场拓展情况 - 小鹏汽车已覆盖挪威、瑞典、丹麦、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十余个欧洲国家 [6] - 在西班牙,小鹏G6因800V高压快充平台获Carwow"最佳科技汽车"奖项 [6] - 在法国,小鹏G9获2024年Automobile Awards"评审团最爱车型" [6] 品牌战略定位 - 公司试图在本土设计与欧洲审美之间寻找融合空间 [6] - 通过国际设计平台扩大品牌影响力 [6] - 将意大利市场视为产业形象重新定义的机会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