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栈自研
icon
搜索文档
体系力再战智能化,比亚迪的新胜负手
钛媒体APP· 2025-08-02 13:57
比亚迪的智能化战略转型 - 公司正从电动化领先优势转向智能化布局,面临市场增长放缓和用户需求转向智能体验的挑战[2][3] - 2025年密集发布智能化战略,包括深化智能底盘技术、整合智能辅助驾驶和座舱团队、推动"智驾平权"下沉市场[3] - 智能化战略核心是"智电融合",将电动平台与智能技术高度耦合,构建原生智能底座[6][7] 技术布局与研发体系 - 公司采用"全栈自研"路径,覆盖智驾芯片平台、自主算法、整车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节点[7] - 已建立"易三方"、"易四方"智能底盘架构,实现动力控制与感知决策的闭环[6] - 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已实现大规模量产应用,自动泊车可减少50%-80%的时间[10] - 智能化车型月销量突破23万辆,成为国内智驾数据增长最快品牌之一[7] 市场策略与用户信任建设 - 推行"智驾平权"策略,将高快领航等功能下沉至10万级车型如秦PLUS[10][11] - 高快领航使用率峰值达90%以上,但城市复杂路况接管率仍较高[12] - 启动"兜底保障"机制,试图建立用户对智能驾驶的信任感[12] - 智能化普及面临用户心理与安全信任的双重挑战[9][12] 组织架构调整 - 将智能座舱(4000人)与智能驾驶(5000人)部门整合为统一架构,实现舱驾融合[14] - 新技术研究院共16000名研发人员,持续优化动力、底盘、感知算法团队的协同[14][15] - 通过竞赛机制、轮岗机制和跨部门评估提升组织灵活性[15] 行业竞争与挑战 - 面临特斯拉、理想、华为等技术型玩家的激烈竞争[4][18] - 用户心智与技术落地存在鸿沟,需提升体验稳定性[18] - 国际市场智能化布局需解决法规、文化、隐私数据等本地化问题[18] - 需平衡全栈自研优势与开源生态协作,避免"自我闭环"风险[18] 战略定位与未来展望 - 智能化转型是体系型演进而非推倒重来,延续电动化技术资产的同时构建新护城河[8][19] - 将智能化视为"技术普及+用户信任"的双重战役,关乎下一阶段成长[5][20] - 战略目标是建立"造车哲学"与"用户信任机制"的长期壁垒[20] - 智能化竞争被视作马拉松而非短跑,需持续积累体验和信任[19][21]
独角兽背后,是新能源时代车企的成长韧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7 21:53
核心观点 - 广汽埃安连续三年蝉联全球最大新能源车企独角兽,位列全球第50位,核心在于持续为用户提供可感知的"确定性",并在科技、产品等维度夯实体系实力 [1] - 公司在行业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竞争"转型的关键阶段展现出务实特性,成为新能源行业"技术向善"的实践样本 [1][11] 科技储备与安全 - 弹匣电池技术提前5年满足GB 38031-2025新国标"不起火、不爆炸"要求,创下130万用户零自燃记录 [3] - 全栈自研的三电体系从根源把控安全标准,验证了"确定性"在行业中的稀缺价值 [3] - 电池热失控风险是行业普遍痛点,新国标将显著提升安全底线 [3] 智能驾驶突破 - 行业存在"技术分层"现象,20万元以下车型搭载激光雷达比例不足5% [4] - 公司领先行业一年实现激光雷达配置下放至15万元主流价位,通过规模化采购和自研算法降低成本 [4] - 与滴滴合作的"AIDI计划"将在2025年底量产L4级自动驾驶车型,2026年启动示范运营 [5] - 飞行汽车GOVY AirCar与人形机器人Go Mate协同构建"空地一体"出行生态 [5] 产品与市场表现 - 埃安UT、埃安RT在细分市场销量跻身前列,AION Y Plus稳居A级纯电SUV销量亚军 [5] - 多能源战略覆盖增程、插混等车型,扩大消费群体 [5] -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第八,2025年一季度泰国市场销量跃居第二,印尼首款车型订单突破3000辆 [11] 补能网络建设 - 30%用户将"充电是否方便"列为首要考量,行业普遍面临公共充电网络布局不均衡问题 [7][8] - 自建直流快充桩达13,659根,每月新增500根,北上广深核心区域实现每平方公里10根桩密度 [8] - 打通超百万第三方充电桩数据,形成"自建+共享"补能网络 [8] 全球化战略 - 中国新能源车出口仅15%实现本地化生产,海外用户对售后保障满意度较低 [10] - 在印尼构建"研产供销服"全价值链体系,雅加达智慧工厂实现30分钟切换生产线,兼容4款以上车型 [10] - "太阳、月亮、星星"三级渠道网络计划2025年覆盖60个核心城市 [10]
从江城出发,向未来同行:岚图五周年用户之夜谱写“智造武汉”新篇
环球网· 2025-07-16 14:49
品牌活动与主张 - 公司举办2025岚图用户之夜 主题为"自由智上 热爱为伍" 发布全新品牌主张"智慧岚图 成就幸福" [1] - 推出用户共创品牌IP形象"岚图图" 灵感来源于"鲲" [1] - 活动吸引全球5000名用户现场参与 全国134个分会场同步直播 上万用户线上互动 [12] - 现场用户共同唱响原创歌曲《热爱》 32位用户萌娃献上五周年祝福 [12] 新产品发布 - 岚图FREE+上市15分钟大定锁单达11583台 定位为"极智驾享大五座SUV" [4] - 标配华为乾崑智驾ADS 4 支持城市NCA 高速NCA和车位到车位P2P 2.0功能 [6] - 首批搭载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 实现与手机高度一致的流畅交互 [6] - 配备云朵舒享座椅2.0 女王副驾 7L冷暖箱 22扬声器音响等豪华配置 [8] - 采用EDC可变魔毯悬架和"岚擎模式" 零百加速达4秒级 [8] - 全新岚图知音正式亮相 计划2025年8月上市 [12] 技术研发与供应链 - 基于ESSA架构 SOA电子电气"天元架构" 全域800V碳化硅平台等全栈自研技术 [10] - 带动本土供应链在智能驾驶 空气悬架等关键领域技术突破 [10] - 发挥央企"链主"作用 推动武汉新能源产业链集群发展 [16] 品牌合作与社会责任 - 获周黑鸭 黄鹤楼等16家武汉老字号品牌支持 打造城市级灯光秀及宣传矩阵 [14] - 120名武汉车主自发担任志愿者 接待全球参会用户 [14] - 用户捐赠2000本爱心绘本 部分送至希望小学 [18] - 冠名武汉网球公开赛 赞助武汉车谷江大女足等体育赛事 [19] - 通过科技创新赋能"智造武汉"建设 提升城市软实力 [16][19][21] 用户与品牌关系 - 强调"听用户"更"懂用户" 共同参与文化活动 实现品牌与用户深度绑定 [21] - 将品牌发展与武汉城市形象结合 打造"城市窗口"与"品牌舞台"的共生关系 [21]
越疆折价配股募10亿港元 加码机器人与全球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5 11:30
融资计划 - 公司计划通过配售1910万股新H股募资超10亿港元,配售价54 3港元,较公告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折让9 5%,较近五个交易日平均价折让6 2% [1] - 配售股份占现有已发行股本约4 73%,完成后总股本将小幅稀释至4 51%,净筹资额预计为10 22亿港元 [1] - 募资用途包括核心技术研发、产业链整合、全球销售渠道拓展及日常营运资金补充 [1] 财务状况 - 2024年公司营收达3 74亿港元,同比增长30 3%,但净亏损1 03亿港元,经调整后亏损同比收窄55 4%,毛利率提升至46 6% [2] - 核心产品六轴协作机器人贡献总收入55 9%,同比增长55 5%,复合机器人收入增速达64 7%,商用服务场景收入飙升111 6% [2] 技术实力 - 公司关键零部件自研率超90%,累计获得专利961项 [2] - 2025年推出首款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搭载自研神经驱动灵巧操作系统(NDS),实现毫米级操作精度 [2] 市场布局 - 公司产品覆盖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超80家世界500强企业,海外收入占比59% [3] - 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预计2028年达50亿美元规模 [2] 市场反应 - 配售公告当日股价盘中下探2 67%至58 4港元,但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达146 41% [3] - 市场分析认为高折价配售可能引发短期股价波动,但长期有望加速盈利拐点 [3] 战略方向 - 公司采取"协作机器人+具身智能"双轮驱动战略,推动估值体系重塑 [3] - 研发费用2024年达7752万港元,需通过规模化应用摊薄成本 [3] - 商用服务机器人如咖啡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的商业模型验证是关键挑战 [3] 股价表现 - 截至发稿,公司股价报58 2港元/股,跌3% [4]
蔚来亏损超1000亿,李斌终于摊牌了
36氪· 2025-07-09 14:54
公司财务与研发投入 - 公司累计亏损超过1000亿元,2025年一季度净亏损67.5亿元,同比扩大30.2%[1][7] - 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92.55%,远超行业70%警戒线,现金储备锐减至260亿元,即期可动用资金不足81亿元[7] - 公司累计研发投入达600亿元,全部费用化处理,未进行资本化[2][12] 业务与市场表现 - 2025年二季度新车交付量达72056辆,环比增长超70%,6月单月交付接近2.5万辆[23] - 公司设定第四季度月销目标为5万辆,乐道品牌和主品牌各承担一半任务[23] - 乐道L90起售价将低于30万元,主打大众市场,7月10日开启预售[23] 技术布局与基础设施 - 公司采用全栈自研路径,覆盖换电系统、三电架构、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技术节点[15] - 自研全球首颗车规级5纳米智能驾驶芯片"神玑NX9031",已上车并支持多车型推送[18] - 高速公路换电站接近1000座,密度和覆盖率行业领先,每个站点投入动辄千万[18] 战略调整与成本管控 - 公司目标2025年四季度实现盈利,计划将毛利率恢复至17%-18%,销售管理费用控制在10%,研发费用率降至6%-7%[26] - 推行CBU管理模式,精细化控制销售、服务、研发、制造等端口的ROI[26] - 公司从高端市场向下试探,押注规模换生存,乐道品牌主打性价比与家庭场景[23] 行业与市场挑战 - 公司面临市场对其长期亏损的质疑,公众情绪对"好看"财报失去耐心[14] - 公司需在理想与盈利之间找到平衡,市场对其技术信仰与财务现实的矛盾提出挑战[27] - 公司需加速实现盈利以对冲市场不安与质疑,未来必须跑得更快[27]
电厂 | 赵长江执掌腾势4年:打造爆款车型腾势D9,积累35万用户
新浪财经· 2025-07-04 22:23
人事变动 - 腾势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与腾势方程豹直营事业部总经理李慧进行岗位对调,基于比亚迪内部轮岗制度 [1] - 赵长江2009年加入比亚迪,2021年起全面负责腾势品牌运营,主导高端化转型 [1] - 李慧2004年加入比亚迪,曾负责比亚迪轨道业务,2024年5月担任腾势方程豹直营事业部总经理 [1] 品牌发展 - 腾势品牌2022年启动战略焕新,锚定三大发展阶段:充分准备打开局面、资源整合扩大战果、创新引领全球发展 [2] - 腾势D9上市5个月月销量突破6000辆,7个月突破1万辆,2023-2024年连续蝉联中国MPV全市场年销量冠军 [5] - 腾势D9在40万-60万元区间稳居中国品牌销量第一,40万元以上车型占比超50%,2025年前5个月MPV市场销量总冠军 [5] - 腾势N9上市3个月达成月均销量4000辆,成为第三款成功的"9"系产品 [5] - 腾势品牌连续3个月月销突破1.5万台,平均售价38.1万元,累计用户超35万 [5] 全球市场 - 腾势D9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亚太国家连续成为豪华MPV销量榜首 [7] - 腾势Z9 GT在意大利米兰发布,宣布进入欧洲市场,计划未来两年进入数十个欧洲国家 [7] - 比亚迪匈牙利工厂预计2025年10月投产,年产能35万辆,土耳其工厂计划2026年3月运营,年产能15万辆 [7] 技术研发 - 腾势D9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达91%,永磁同步电机采用自研"方磁"技术,效率突破98% [7] - 腾势D9开创"中国智造+合资标准"模式,整合奔驰MBUX 4.0与比亚迪DiPilot 4.0系统 [8] - 腾势N9搭载易三方技术平台、2.0T超级混动系统、云辇-A双腔空气悬架等全栈自研技术 [8] - 腾势Z概念跑车搭载云辇-M智能磁流变车身控制系统和全栈自研线控转向系统 [10] 未来规划 - 腾势即将推出全新车型N8L,目标迈入月销2-3万台增长阶段 [10]
蔚来的硬寨,李斌的呆仗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7-02 13:50
销量表现 - 6月公司三品牌总计交付新车24,925台,同比增长17.5% [3] - 二季度整体交付72,056台新车,环比一季度大增71.2%,创历史第二好成绩 [3] - 蔚来主品牌6月交付14,593台,乐道品牌交付6,400台创年内新高,firefly萤火虫品牌交付3,932台同样创年内最佳 [7] - 累计交付新车785,714台,其中蔚来品牌725,248台,乐道品牌52,623台,firefly萤火虫品牌7,843台 [7] 技术研发突破 - "蔚来世界模型 NWM"推送至ET9、新ES6等车型,标志自研5纳米智驾芯片神玑NX9031达到设计目标 [9][10] - 神玑NX9031是图像效果最好的智驾芯片,功能安全达最高等级,功耗水平出色,可带来单车成本1万元优化 [12] - 自研全域操作系统天枢SkyOS实现系统启动时间大幅提升,语音响应延迟低于0.5秒,支持持续OTA [38] - 自研世界模型系统NWM基于Transformer架构,实现语义级理解复杂场景,运行于神玑芯片形成端到端闭环 [41][42] 组织与经营变革 - 引入CBU(基本经营单元)机制,将车型、门店等纳入独立经营单元,强调ROI导向和责权利对等 [23][24][26] - 构建横向"车型产品线"组织,横跨设计、研发、交付等五大环节,统筹全生命周期经营指标 [26][27] - 推行"一个账本"机制,统一核算研发、销售、服务等投入产出,转向精细运营 [27] 销售网络与市场策略 - 乐道品牌6月交付6,400台创年内新高,累计交付超52,000台,稳居细分市场前三 [30] - 推动销售与交付团队一体化,拓展三四线城市换电覆盖和销售渠道 [30] - 换电站选址纳入ROI模型核算,目前乐道可用换电站超2000座,60%用户将换电作为首要决策点 [31][33] - "换电县县通"已在6个省级行政区实现,围绕换电站试点下沉市场销售转化 [33] 研发投入与长期战略 - 自2014年成立以来累计研发投入超600亿元,2022年起每季度研发投入维持在30亿元左右 [20] - 全球申请中及已授权专利总数超过10,000项 [20] - 天枢SkyOS与神玑芯片深度适配,构建"软硬一体"能力闭环,提升NOP+系统稳定性 [39][40]
洞察市场需求,2026款零跑C16五座、六座版车型双拳出击
中国经济网· 2025-06-18 18:38
产品发布与定价 - 零跑汽车旗舰产品C16年度改款车型正式上市 售价区间为15 18万-18 18万元 较初次上市价格下调0 4万元[1] - 新车定位"价格屠夫" 通过价格下探强化市场竞争力[1] 销量表现与里程碑 - C16上市不到一年累计交付超70 000辆 成为20万元内中大型SUV及6座SUV细分市场销量领先者[3] - 公司5月交付量达45 067辆 连续3个月蝉联中国造车新势力销量冠军[3] - 1-5月累计交付173 658辆 其中出口17 200辆 位居国内造车新势力销量双料第一[3] - 公司累计销量突破80万辆 保持高增速[3] 产品矩阵与战略目标 - 2024年已发布多款新车:4月推出B10及B01首秀 5月上市2026款C10 6月推出2026款C16[5] - 计划通过密集产品投放冲刺全年50-60万辆销量目标 加速迈向首个100万辆里程碑[5] 产品竞争力分析 - 全栈自研技术带来成本与价格优势[5] - C16改款针对家庭需求升级:新增5座版本 提供"十项核心标配配置" 主打"满配豪华 全能百变空间"[5] - 5座版标配电动一键大床模式(2米纯平空间) 后备厢观影模式(15 6英寸后排屏+21扬声器) 1663L超大储物空间[7] - 5座版配备Nappa真皮座椅 全车10点按摩/通风/加热 三区空调 8 1L冷暖冰箱[7] - 6座版升级70余项功能:二排双侧滑座椅(145°调节+按摩) 15 6英寸娱乐屏 三排剧院式布局优化空间[7] 技术升级与性能参数 - 新增前后双FSD可变阻尼减振器 颠簸路面舒适性提升超50% 搭配LMC爆胎稳定控制系统[8] - 纯电版升级81 9kWh电池 CTC2 0技术 续航达630km 800V快充30%-80%仅需18分钟[8] - 增程版电池38 7kWh 纯电续航280km 综合续航1150km 快充30%-80%需19分钟[8] - 升级LEAP 3 5电子电气架构 覆盖智舱 辅助驾驶 底盘等模块[10] - Leapmotor OS 4 0 Plus系统引入DeepSeek+通义千问双AI模型 提升语音交互响应速度与多模态指令理解[10]
“以拼搏之姿 铸品牌力量” 岚图汽车与体育精神同频共振
新华网· 2025-05-31 17:05
品牌合作与精神共振 - 岚图汽车作为武汉车谷江大女足官方合作伙伴,其"追求极致"的品牌DNA与女足"永不言弃"的竞技精神形成深度共鸣 [1] - 中国女足国家队队长吴海燕、武汉女足队长姚伟成为岚图FREE+首批车主,体现精神层面的高度认同 [3] - 公司通过赞助金鸡奖、武汉网球公开赛、达沃斯论坛等国家级及国际级活动,强化"国之盛事用岚图"的品牌形象 [4] 产品策略与市场表现 - 岚图梦想家累计销量突破10万台,在35万元以上MPV细分市场占有率高达33%(每3台中有1台) [10] - 产品采用"用户导向"迭代逻辑,上市后两次重大更新,新增冰箱/彩电/大沙发等配置,解决续航焦虑并升级智能驾驶功能 [6] - 岚图FREE+搭载华为乾崑智驾HUAWEI ADS 4和鸿蒙座舱,目标成为30万级大五座SUV前三,6月启动预售 [18] 技术研发与制造能力 - 公司拥有ESSA原生电动架构、天元智能架构(支持L3自动驾驶)、岚海动力混动技术等全栈自研技术体系 [11] - 全域800V高压平台与5C超充技术实现"充电3分钟续航百公里",云母电池技术获中国电动汽车安全五星认证 [12] - 武汉智能制造基地实现冲压/焊装100%自动化,118秒下线一台车,行业首创软硬件分离技术提升生产效率 [13] 行业地位与国际化布局 - 岚图梦想家成为阿盟驻华代表处及多国使馆工作用车,代表"中国智造"参与大国外交 [8] - 截至5月20日累计申请专利4617件(授权1430件),电驱总成以92.9%能效全球第一,获"能效之星"认证 [12] - 公司被工信部认证为"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绿色制造企业",展现新质生产力标杆水平 [13]
卢伟冰:小米空调今年目标中国前三,从来就不担心价格战
快讯· 2025-05-27 19:07
小米空调业务发展目标 - 公司以2030年在中国空调市场数一数二为目标,对标全球标杆品牌 [1] - 公司2025年目标在中国空调零售市场达到行业前三 [1] - 公司已完成空调全产品线布局并实现技术全栈自研 [1] 小米空调产能建设 - 公司空调智能制造工厂预计2025年内投产 [1] - 公司将持续提升空调产业能力建设 [1] 小米大家电业务竞争优势 - 公司表示不担心价格战,认为产品、硬件、智能化优势明显 [1] - 公司渠道效率高于行业水平 [1] - 公司成本和效率优势使价格战对其无影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