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IoT

搜索文档
石头科技全刚: 我们的目标是,由卖产品到卖生活方式,再到卖技术话语权
中国经营报· 2025-07-25 12:53
公司发展历程 - 创业初期遭遇品牌认知度低的问题,曾通过使用"小米生态链"名片策略获得供应商认可 [3] - 2016年8月米家扫地机器人量产阶段因品质问题果断返工5000台,奠定市场口碑基础 [3] - 2025年一季度以19.3%全球市占率成为行业第一,较去年末提升3.3个百分点 [4] 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达119.45亿元,同比增长38.03%,其中境外收入63.88亿元(占比53.5%)首次超过境内 [4] - 韩国市场实现销售量额双创新高,通过电视购物等本土化渠道取得突破 [4] 产品战略与技术创新 - 产品逻辑从"会动的电器"升级为具备环境感知、习惯学习、场景管理的智能管家 [2] - 核心技术突破包括多传感器融合、自研AI决策引擎、高精度运动执行系统 [9] - 功能创新聚焦"真智能"(避障算法)、"真省心"(自动集尘/洗拖布)、"个性化"(宠物家庭需求) [9] 全球化布局 - 已在美英日德等8国设立海外公司,强调深度本地化是最大挑战 [4][5] - 核心优势包括敏捷供应链、快速迭代能力、技术工程化实力、数据驱动优化能力 [6] 供应链与研发战略 - 关键元器件推进国产替代,采取全球多元化供应商布局 [10] - 垂直整合核心部件如高性能电机、AI算法,保持自研主导权 [10] 资本与行业展望 - 计划赴港上市以强化全球化战略,利用双市场提升抗风险能力 [10] - 期待政策支持硬科技底层创新、应用场景试点、绿色智能产品 [12] 行业趋势洞察 - AI+IoT技术底座趋同,竞争焦点转向流畅度与用户体验 [2] - 轻量化大模型实现设备本地思考,多模态交互成为发展方向 [10]
达实智能(002421) - 2025年5月21日达实智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2 09:34
行业竞争格局与公司定位 - 中国智能化市场呈现“大市场、小公司”特征,行业极度分散,多数企业未掌握物联网平台能力 [2] - 达实智能年营收超 30 亿元,位列中国智能化领域头部企业之一 [2] - 全球智能化龙头企业多以平台为核心构建技术壁垒,如江森自控 2024 财年营收约 1608 亿元,阿自倍尔 2025 财年营收 145 亿元 [2] - 达实智能正从“集成商”向“基于 AIoT 物联网平台的智慧空间服务商”转型 [2] 公司技术优势 - 达实智能自 2012 年起布局 AIoT 物联网平台研发与应用,2025 年实现与 AI 大语言模型深度融合 [2] - “AI+IoT”闭环能力是推动智能化场景落地的关键竞争力 [2] 达实大厦碳中和举措 - AI 技术节能:贯彻“能效优先”理念,单位建筑面积年用电量低于 90 度/平方米,优于行业平均约 120 度/平方米 [3] - 自愿减排:购买自愿减排量(CER)抵消剩余碳排放 [3] - 创新碳减排方法学并落地转化:主导开发的方法学在达实大厦中央空调机房应用,2022 年 8 月至 2024 年 8 月碳普惠减排量共计 1008 吨,2025 年 3 月 17 日在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挂牌 [3] 公司未来规划 - 继续迭代升级基于“AI+物联网”的节能技术,为多领域用户提供系统能效提升与碳中和解决方案 [3]
灿芯股份上市首年便业绩大变脸 归母净利润暴跌60% 持续投入高潜领域何时能变现?
新浪证券· 2025-05-21 17:2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0.90亿元,同比下降18.77%,归母净利润0.61亿元,同比下降64.19%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39亿元,同比下降59.23%,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转亏 [1] - 2020-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06亿元、9.55亿元、13.03亿元、13.4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4.75%、88.63%、36.44%、2.99% [2] - 2020-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8亿元、0.44亿元、0.95亿元、1.7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31.27%、147.99%、117.53%、79.70% [3] 业务结构及行业对比 - 公司核心业务为芯片量产业务和芯片设计业务,2024年收入合计10.90亿元,同比下降18.77% [3] - 2024年芯片设计业务收入2.81亿元,同比下降28.89%,而同行芯原股份该业务收入7.25亿元,同比增长47.18% [3] - 公司下游应用领域以消费电子为主(占比34%),其次为物联网(25%)、网络通信(17%)、工业控制(11%) [4] - 芯原股份主要收入来自物联网(35.24%)、消费电子(18.01%)、数据处理与计算机及周边(17.23%) [5] - 芯原股份AI算力相关芯片设计业务收入4.95亿元,占一站式芯片定制业务收入的68% [5] 研发与技术布局 - 2024年研发费用1.28亿元,同比增长18.12%,新申请发明专利16项,新获授权发明专利32项 [6] - 累计获得发明专利授权98项、实用新型专利26项 [6] - 车规MCU领域获ISO 26262认证,芯片样片进入后仿验证阶段,多款IP产品进行车规级认证 [6] - 端侧AI领域优化ISP方案,开发Wi-Fi 6+BLE 5.4组合方案,完成二代SAR ADC研发 [7] - 2024年完成流片验证项目190个,较2023年增长30.14% [5] 行业地位与竞争格局 - 2021年公司占全球集成电路设计服务市场份额4.9%,位列中国内地第二、全球第五 [2] - 采用Fabless模式,提供从芯片定义到量产的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务 [2] - 2020-2023年受益于终端厂商对芯片定制服务的需求增长,业绩高速成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