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内存

搜索文档
CXL,停滞不前
半导体芯闻· 2025-06-30 18:07
CXL内存技术商业化停滞 - Compute Express Link (CXL)内存技术量产准备已完成 但需求不足导致商业化停滞[1] - 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在CXL和PIM技术商业化方面持续受阻 三星原预计2023年下半年CXL市场激增但客户质量认证未完成 SK海力士PIM技术因生态系统延迟未进入产品阶段[1] - 行业专家强调需建立技术生态系统基础 预测AI内存需求结构将逐渐多元化[1] HBM技术主导市场影响 - 高带宽存储器(HBM)需求强劲 主要受NVIDIA加速器产品推动 封装和键合设备订单集中于HBM发展[2] - HBM的强势推迟了CXL和PIM技术的应用 后者本可在能效和可扩展性方面补充HBM[2] - NVIDIA在AI数据中心GPU市场占据92%份额(2023年数据) 使AMD和博通等竞争对手短期内难以追赶[2] 技术竞争格局变化 - 中国企业技术进步迅速 政府补贴可能推动其率先实现CXL和PIM技术商业化 改变全球竞争格局[2] - 行业呼吁政府通过国家项目支持技术示范基地 确保技术持续发展避免因需求不足导致落后[2] 下一代内存技术前景 - CXL和PIM技术虽具备量产条件 但缺乏客户采用条件阻碍进程 需构建生态系统应对未来机遇[3] - 行业处于等待状态 预期技术范式转变可能使CXL/PIM等下一代方案超越HBM现有方案[3]
三星存储:一个坏消息,一个好消息
半导体芯闻· 2025-06-13 17:39
三星电子NAND V10量产延迟 - 三星电子下一代NAND V10(第10代)量产投资预计推迟至明年上半年,比最初预期晚[2] - V10 NAND单元堆叠层数为430层,比当前V9(290层)高出100层[2] - 延迟原因包括高层NAND需求不确定性、新技术引入及成本负担[2] - 核心蚀刻设备供应链评估预计今年下半年进行,量产投资最早明年第一季度确认[3] - 低温蚀刻工艺需在-60至-70°C超低温环境进行,但评估显示难以立即应用于量产[2][3] 三星电子HBM业务突破 - 三星电子与AMD达成HBM3E 12层芯片供应协议,用于AMD MI350 AI加速器[6] - 该芯片采用36GB 12层DRAM,垂直堆叠24Gb芯片,性能比八层版本提升50%以上[7] - 支持1,280GB/s带宽和10Gbps I/O速度,芯片间间隙缩小至7微米[7] - 此次合作缓解了市场对三星HBM技术可靠性的担忧[6] - AMD MI400系列可能采用三星HBM4,每个GPU配备432GB HBM4[7] HBM4市场竞争 - HBM4被视为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争夺AI内存市场主导地位的关键[8] - 三星计划采用第六代(1c)工艺生产HBM4,相比竞争对手第五代(1b)工艺更具优势[8] - AMD Helios服务器机架将配备72个MI400 GPU,拥有31TB HBM4,AI处理能力是当前10倍[7] - JEDEC近期敲定HBM4标准,三星和SK海力士计划今年年底前实现量产[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