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创业
搜索文档
“下一个字节、小红书,今年应该已经成立了”
第一财经· 2025-09-12 11:40
核心观点 - AI时代创业公司投资判断核心指标为用户留存 反映商业本质和长期发展潜力[3][5] - AI应用商业化成功案例集中于解决实际需求的技术领域 如会议纪要生成和语音Agent[5][6] - 中美AI竞争格局呈现差异化:美国以To B领域主导 中国创业者更擅长To C应用且明年将迎爆发期[7] - AI发展周期遵循硬件-基础设施-应用演进规律 明年将进入应用大爆发阶段[7] 投资判断标准 - 用户留存为唯一核心指标 缺乏留存导致企业生存困难[3][5] - 移动互联网时代召回用户成本达10倍以上 留存率直接决定发展潜力[5] - AI尝鲜特性导致用户首月付费后可能流失 需通过留存验证商业价值[5] 商业化应用方向 - 会议纪要生成技术实现大规模商业化 包括医疗对话记录(Abridge)和便携录音设备(Plaud)[5] - Plaud公司估值达10亿美元 正吸引大型科技公司投资[5] - 语音Agent应用广泛覆盖客服中心 销售支持和玩具等对话场景[6] - 商业化成功技术通常不追求前沿性 而是聚焦实际需求解决方案[5] 中美市场对比 - 美国增长最快AI企业中6家为To B领域 且多为外国创始人[7] - 中国4家高增长企业全部专注To C领域 由中国创业者主导[7] - 中国创业者擅长通过游戏化打法和用户体验差异构建竞争优势[7] - 中国游戏企业因出色用户体验实现业绩暴涨[7] 行业发展趋势 - AI发展周期遵循固定节奏:硬件(NVIDIA)-基础设施(Oracle Snowflake)-应用爆发[7] - 2026年将迎来AI应用大规模爆发 新头部公司已于2025年成立[7] - To C领域AI应用将在2026年集中爆发 中国创业者存在重大机遇[7]
移动互联网让你肤浅,那么AI应该让你重新深刻
虎嗅· 2025-09-12 10:16
核心观点 - AI时代的创业思路与商业模式相比移动互联网时代发生根本性变化,从被动消费转向深度生成,从流量变现转向知识价值变现,从用户增长转向用户价值增长 [1][7][12][13] 范式之变:交互模式 -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与产品的交互是被动消费,如点击、浏览内容以获取即时反馈,但易产生浪费时间的愧疚感 [2] - AI时代产品思路应反向操作,鼓励用户更多创造性,通过智能算法主动引导用户生成内容、表达观点并优化输出质量 [2] - 产品目标从“让你多停留10分钟”迁移到“让你产生一个更好的输出”,如想法、段落、提纲、音频、演讲稿,帮助用户“做得出”而不仅仅是“看得见”或“听得见” [3] - AI写作工具能根据用户写作风格和历史作品自动生成结构化文章框架,提供反思提问以帮助深度思考和提升创作质量 [3] - 交互过程是生成性和反思性结合,让用户获得更高层次创造性的快感和正反馈 [4] - AI时代可能回归互联网初期模式,从满足最具创造力人群的需求开始 [5][6] 商业模式变革 - 移动互联网时代创业核心目标是流量聚集与变现,商业模式依赖广告和付费用户,通过最大化流量转化效率驱动收入增长 [7] - AI时代产品核心价值转向知识和数据的处理与输出,通过帮助用户深度思考与创作生成有价值内容来实现商业价值 [7] - 行业关注点从日活跃用户数量转向年度经常性收入,即从关注流量到关注产品能为用户提供多深的价值和黏性 [7] - 多邻国在产品上发生重大变化,前端极大减少人工编辑量,学习后能用AI直接生成一页学习反馈 [8] - 多邻国过去依靠游戏化机制鼓励用户打卡形成黏性并货币化,未来内容创造将更个性化,用户联系更强,形成难以取代的互动黏性 [9] - 多邻国CEO宣布全面转向AI优先,计划用AI逐步取代承包商,开发课程效率大幅提升:过去开发100门课程耗时约12年,如今一年新增148门课程 [10][11] 产品迭代与用户价值 - 移动互联网时代注重产品快速迭代,根据市场反馈调整优化以快速获得市场份额 [12] - AI时代产品迭代引入动态优化,通过AI算法不断学习和适应用户需求,实现智能化自我优化 [12] - 用户价值增长模式让企业获得更长久盈利,用户能在平台上获得持续价值,更注重长期培养和沉淀而非激进的市场推广和用户拉新 [12] - AI时代创业是颠覆性创造,目标是让人更会想、更会表达、更会行动,而非优化现有模式 [13]
金沙江朱啸虎:下一个字节、小红书,今年应该已经成立了
第一财经· 2025-09-11 18:15
投资评估核心指标 - 判断AI创业公司是否值得投资的唯一关键指标是用户留存 [1] - AI时代创业公司与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没有本质不同,生存和发展仍需回归商业本质 [1] - 缺乏用户留存是今年许多被嘲笑AI公司的共同问题,用户尝鲜后第二个月可能不再付费 [1] - 在移动时代重新召回用户的成本是10倍以上,几乎没有可能性,因此留存至关重要 [1] AI应用商业化前景 - 真正适合商业化的AI技术是那些解决实际需求、看上去比较无聊的技术,而非特别性感的技术 [1] - 会议纪要类AI应用是去年全世界做得最好的AI商业化案例,例如美国的Abridge和中国的Plaud [2] - Plaud公司估值已达10亿美元,并即将获得大厂投资,阿里、360、出门问问等多家公司均在跟进此AI硬件方向 [2] - 今年各类对话和语音Agent应用集中在客服、客服中心、销售和玩具等场景 [2] 中美AI竞争格局 - 回顾中美AI投资,增长最快的企业中,6个做To B业务的大部分是美国公司且为外国创始人,而4个中国公司全是做To C业务 [2] - To C的AI应用在明年肯定会爆发,中国创业者拥有大量机会 [2] - 中国创业者最擅长在AI以外搭建用户体验差异,例如游戏化打法,今年游戏企业暴涨正因中国游戏用户体验出色 [2] AI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周期节奏类似,去年是英伟达代表的硬件,今年是甲骨文和Snowflake代表的基础设施,明年将是应用大爆发 [3] - 下一个字节跳动、下一个快手、下一个小红书级别的公司今年应该已经成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