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2G
icon
搜索文档
瞭望新15年: V2G破局在即,宁德时代换电突围
高工锂电· 2025-05-03 19:55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历程 -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经历了15年发展,从弱小到壮大,从跟随到领跑,成为中国制造"新三样"代表[1][2] - 2025年将开启新15年征程,交通电动化向全场景渗透,能源体系变革加速[3] 车网互动(V2G)政策推动 - 2025年4月国家发改委划定9座城市及30个项目为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4] - 政策推动V2G进入实质性加速阶段,包括有序充电(V1G)和双向充放电(V2G)[5] - 南方电网广东公司2025年1月活动吸引超万辆车参与优化充电时段[5] V2G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 缓解电网负荷压力: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3100万辆,用电量占全社会1%以上,2030-2035年将达5%[7] - 提升可再生能源接纳能力:V2G可将电动车电池转化为分布式储能单元,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8] 个人车主模式商业化困境 - 有序充电场景下,峰谷电价差需超1.5元/千瓦时才能激发个人车主参与[10] - 反向放电依赖补贴,如深圳2025年3月试点为每反送1度电提供4元激励,吸引2732车次参与[11] 换电模式(B2G)优势 - 换电站储备数十块电池,相当于聚合约20辆电动车储能容量,更具可控性[13] - 集中管理带来聚合效益,25辆车电池资源每日可产生2000元峰谷价差收益[13] 换电赛道格局变化 - 宁德时代强势入局换电赛道,与蔚来合作覆盖从高端到大众化市场[14][18] - 换电模式价值重心转向挖掘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B2G成为第三增长曲线[16] 超充技术的潜在竞争 - 华为、比亚迪推动兆瓦级超充站,构建"光伏-储能-超充"一体化微电网系统[20] - 超充站具备直接参与电力市场能力,对B2G模式构成潜在挑战[20] V2G商业化前景 - 以换电为载体、电池资产方主导的B2G模式展现出成为V2G商业化主要推动者的潜力[23] - 宁德时代、蔚来围绕换电的生态建设和B端市场突破将是检验路径成功的关键[23]
动力电池迎“新大考”② | V2G商业化待破局,宁德时代携换电入场
高工锂电· 2025-04-09 17:49
政策推动与行业背景 - 中国加速推动新能源汽车与电网互动(V2G),从概念验证转向规模化应用,政策层面进入实质性加速阶段,首批试点包括9座城市和30个项目[1] - 车网互动包括有序充电(V1G)和双向充放电(V2G),前者已有超万辆车参与的规模化案例[1] - 政策未来重心在于构建具备商业可持续性的双向能量流动闭环[2] 电网需求与V2G价值 - 推动V2G的核心需求是缓解电网负荷压力,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3100万辆,用电量占全社会1%以上,预计2030-2035年将达5%[4] - 另一核心需求是提升电网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接纳能力,V2G可将电动汽车电池转化为分布式储能单元[5] - V2G能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通过提供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增强电网灵活性,构成其商业模式核心逻辑[6] 个人车主模式困境 - 个人车主参与的V1G模式经济激励不足,峰谷电价差需超过1.5元/千瓦时才能有效激发积极性[8] - V2G模式商业化更复杂,目前依赖补贴(如深圳每反送1度电补贴4元),难以大规模持续推广[9] - 用户需求与电网目标存在天然差异,主观意愿和客观响应能力不可控[9] 换电模式优势 - 换电模式(B2G)将电池所有权从个人转移至电池资产方,解决个人参与痛点[11] - 换电站聚合约20辆车的储能容量,具有可控性和规模化优势,测算显示高效聚合25辆车电池资源每日可产生2000元峰谷价差收益[12] - 换电模式实现电池"在车梯次利用",被视为电池资产价值最大化路径之一[14] 主要玩家战略布局 - 宁德时代通过广泛结盟覆盖从高端到大众化市场的多种车型,计划2025-2026年重点发力B端市场[16][17] - 蔚来与宁德时代在换电领域布局,逐步构建覆盖中高端到大众化市场的"换电+V2G"基础设施蓝图[17] - 换电业务从促进销售转向挖掘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B2G被视为"第三增长曲线"[14] 技术路径竞争 - 兆瓦级超充技术构成对换电模式的潜在挑战,其构建"光伏-储能-超充"一体化微电网系统,天然契合V2G[18] - 超充站具备直接参与电力市场能力,但若依赖个人车主意愿可能重回商业化难题[18] - 宁德时代也在布局支持高倍率充电和B2G的技术,显示技术路线融合可能[18] 行业展望 - V2G商业化进程在政策驱动下加速,换电载体+B2G模式展现出成为主要推动者的潜力[19] - 未来V2G市场可能是多种技术路径融合、商业模式迭代的动态过程[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