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骁遥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江淮汽车三季度营收双增长 凸显战略韧性和转型智慧
经济观察网· 2025-11-03 16:42
面对行业深度调整与市场竞争加剧,江淮汽车(600418)三季度营收实现同环比双增长,单季营收双增 长勾勒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以研发投入高增长与战略合作驱动高端化与全球化布局,展现出企 业战略转型的强劲韧性。 营收企稳回升 研发投入构筑未来竞争力 10月30日,江淮汽车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揭示企业在复杂行业环境中的战略定力与转型成效。报 告显示,第三季度江淮汽车实现营业收入115.13亿元,同比增长5.54%,环比大幅增长20.19%。这一环 比增长超过两位数的表现,在汽车行业价格战持续、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大背景下尤为难得,凸显了江淮 汽车业务的复苏势头与战略调整的初步成效。 纵观江淮汽车三季度财报,江淮汽车在复杂市场环境中展现出非凡的业务韧性和增长潜力。环比 20.19%的增长是江淮汽车三季度最亮眼的成绩,这一数据背后,反映了江淮汽车产品结构调整与市场 策略优化的初步成效。 在整体汽车行业面临增长压力的第三季度,江淮能够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表明其主营业务已度过最 艰难时期,步入复苏通道。 值得称道的是江淮汽车对创新投入的持续加码。在营收增长的同时,研发投入增速明显高于营收增速, 前三季度研发投入 ...
江汽集团、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10-28 12:20
合作双方与协议签署 - 江汽集团董事长项兴初、总经理李明与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联席总裁韩伟出席仪式 [2] - 江汽集团副总经理马翠兵与宁德时代国内乘用车副总裁罗慧萍代表双方在合肥签署协议 [2] 技术合作与产品应用 - 江汽集团"尊界"系列车型将应用宁德时代麒麟电池、骁遥电池等先进产品 [2] - 合作技术涵盖超充、双大面冷却、NP2.0热防护、超安全底部防护等多项领先技术 [2] - 双方将在超充、双核、电池延寿、CIIC一体化智能底盘、换电生态及电池数据应用等关键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 [2] 供应链与市场战略 - 宁德时代将为江汽集团全系车型提供长期、高质量的动力电池配套,确保供应链安全 [2] - 双方将联手出海,共同打造适应全球市场需求的新能源车型 [2] - 合作旨在推动江汽集团旗下乘用车(江淮、钇为、瑞风)与商用车(安凯)等品牌走向世界 [2] 未来愿景与行业影响 - 双方将持续探索动力电池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 [3] - 共同目标是为用户打造更安全、更高效、更豪华的出行体验 [3] - 合作旨在助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向更高端、更全球化的新阶段 [3]
宁德时代,两大新签约
DT新材料· 2025-10-27 22:37
宁德时代与江汽集团战略合作 - 双方于10月25日签署深化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技术、供应与出海领域展开合作[2] - 合作旨在利用宁德时代领先电池技术提升江汽集团全系产品的安全性和效率[2] - 江汽集团旗下“尊界”系列车型应用了宁德时代麒麟电池、骁遥电池等先进产品,涵盖超充、双大面冷却、NP2.0热防护、超安全底部防护等多项领先技术[4] - 合作三大方向包括:提供长期高质量动力电池配套确保供应链安全;在超充、CIIC一体化智能底盘、换电生态等关键领域合作实现技术快速量产;联手出海推动乘用车与商用车品牌走向世界[5][8] 宁德时代与易控智驾战略合作 - 双方于10月24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电动无人矿山场景,在资本、技术、市场及生态等多维度展开深度协同[7] - 技术研发层面将基于易控智驾超20座矿山的实战运营数据,联合研发适配高寒、高海拔等极端工况的下一代矿山专用电池[12] - 场景落地层面将共同打造安全高效、可复制推广的露天矿无人运输样板工程[12] - 市场拓展层面将在国内验证后联合推动“新能源+无人驾驶”一体化方案走向全球,参与构建国际绿色矿山标准体系[12]
宁德时代(300750):Q3盈利超预期
华泰证券· 2025-10-21 13:53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对该公司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7] - 目标价为人民币566.18元 [5][7] - 核心观点:公司第三季度业绩超预期,动力电池与储能业务增长强劲,新技术布局与海外市场拓展有望驱动未来业绩持续增长 [1][3][4][5] 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业绩表现 - 第三季度收入为1041.86亿元,同比增长12.90%,环比增长10.62% [1]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85.49亿元,同比增长41.21%,环比增长12.26%,超出预期的175.65亿元 [1] - 前三季度累计收入为2830.72亿元,同比增长9.28% [1] - 前三季度累计归母净利润为490.34亿元,同比增长36.20% [1] - 业绩超预期主要得益于产能利用率提升和产品结构优化带动毛利率提升超预期 [1] 盈利能力与现金流 - 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5.80%,同比下降5.37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23个百分点 [2] - 第三季度净利率为19.13%,同比上升4.12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55个百分点 [2] - 净利率同比提升主要受益于产能利用率提升、高毛利储能业务及新产品(如神行、麒麟、骁遥电池)占比提升 [2] - 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806.60亿元,同比增长19.6% [2] - 第三季度末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达3675亿元,同比增长28% [2] 动力电池业务 - 估算第三季度动力电池出货量约144GWh [3] - 今年1-8月全球装车量为254.5GWh,全球市占率达36.8%,保持第一 [3] - 今年1-9月国内装车量为210.7GWh,国内市占率达42.75%,保持第一 [3] - 商用车电池出货量增速快于乘用车,受益于电动化经济性拐点到来和基础设施完善 [3] - 积极布局钠电池和固态电池等新技术,钠电池预计年底落地产品,明年开始放量 [3] 储能电池业务 - 估算第三季度储能电池出货量约36GWh [4] - 25Q3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165GWh,同比增长65%;25Q1-3合计出货量430GWh,较24年全年增长超30% [4] - 市场呈现供不应求态势,公司积极扩产,产能释放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占率 [4] - 储能系统占比提升有望带动储能业务的单价和单Wh净利润持续提升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上调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705.34亿元、922.65亿元和1119.33亿元,对应EPS为15.46元、20.22元和24.53元 [5] - 上调幅度分别为5.86%、15.03%和20.96% [5] - 上调预测主要基于动力电池出货量假设上调和储能电池毛利率假设上调 [5] - 给予公司26年28倍PE估值,高于可比公司Wind一致预期26年PE均值23.64倍,基于其盈利韧性、新技术突破和全球产能建设 [5] 财务数据摘要 - 公司当前收盘价为人民币366.50元(截至10月20日),市值为1,672,286百万元人民币 [8] - 预测25年营业收入为416,361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01%;26年为531,941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76% [11] - 预测25年ROE为24.53%,26年为25.07% [11]
多家龙头企业布局增程技术细分赛道
证券日报· 2025-08-24 23:49
行业技术发展 - 增程动力技术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重要发展方向 多家龙头车企与产业链企业积极布局该细分赛道 [1] - 增程汽车向大电量 高快充方向发展 增程式电池技术朝高性能 高集成度和智能化方向快速演进 [2] - 行业呈现纯电续航里程大幅提升及超快充技术广泛应用趋势 如中创新航发布行业首款5C超充增程电池 满电续航达500公里 [2][3] 企业产品布局 - 广汽集团旗下昊铂品牌发布全新"星源增程"技术 油电转化率达3.73kWh/L行业最高 电驱最高效率99% [1] - 智己汽车自研"恒星"超级增程技术 联合宁德时代首次量产66kWh及800V增程专属电池 [1] - 宁德时代2024年底发布骁遥电池 采用正极材料表面修饰技术和高压电解液配方 形成纳米级防护层减少副反应 [2] 供应链合作 - 蜂巢能源获得理想汽车L7 岚图Free 零跑C11三款增程车型供应订单 并为理想汽车新设增程车型电池专供生产线 [3] - 欣旺达续航300公里以上磷酸铁锂电池已供货客户 标志长续航增程式技术进入市场化阶段 [2] 市场表现 - 2025年7月增程式汽车零售销量10.2万辆 同比下滑11.4% 新势力品牌中纯电动与增程式结构占比从43%:57%变为64%:36% [3] - 1-7月累计零售销量中增程式汽车同比增幅12.1% 低于纯电动汽车35.2%和插混汽车25.2%的增幅 [3] 竞争格局 - 增程式电动车市场呈现多元竞争态势 技术迭代加速与市场格局重塑成为显著特征 [4] - 合资品牌纷纷布局增程车型 试图复制自主品牌成功路径 行业从技术论证阶段进入市场洗牌期 [4]
半年净赚305亿元!它家的电池为何能销往全球?
金融时报· 2025-08-21 22:3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1789亿元 同比增长7.3% [1] - 归母净利润305亿元 同比增长33.3% [1] - 银行综合授信额度超过3100亿元 较2019年增长一倍以上 [7] 技术优势 - 麒麟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达255Wh/kg 实现整车1000公里续航 [5] - 骁遥电池为首款纯电续航超400公里且兼具4C超充能力的增混电池 [5] - 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为全球首款兼具峰值12C和800公里续航的磷酸铁锂电池 [5] - NP2.0技术实现气-电解耦和主动隔离 兼顾高比能集成与高安全 [5] - 零下40摄氏度环境下电池仍可正常供电 [2] 市场地位 - 截至2025年4月已服务超过1925万辆车 销往66个国家及地区 [4] - 与多家汽车品牌展开合作 [4] - 宁德市形成涵盖材料-回收再生全产业链技术布局 [6] - 产业链累计引进80多个项目包括卓高 杉杉 厦钨 青美等企业 [6] 产业生态 - 中国人民银行宁德市分行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支持产业链 [7] - 对龙头企业采用高额度+低利率模式提供资金支持 [7] - 对小微企业采用低额度+纯信用模式 如兴业银行兴能贷提供不超过1000万元信用贷款 [7]
多行业力推“反内卷” 共筑产业健康根基
证券时报· 2025-08-14 08:25
行业"反内卷"趋势 - "反内卷"已成为多个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答题 汽车、光伏、锂电池、钢铁、水泥等行业均面临内卷带来的负面影响 包括企业增收不增利、产业生态恶化等 [1] - 多个行业协会和监管部门已采取行动 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反对无底线价格战 银行业严禁高息高返汽车金融业务 工信部召开光伏企业座谈会 [3] 行业现状与数据 - 汽车行业一季度利润率仅3.9% A股乘用车上市公司合计经营现金流净额-23.76亿元 创5年新低 [3] - 光伏行业64家上市公司2024年总营收9310.96亿元 同比减少22.4% 从2023年盈利1049.55亿元转为2024年亏损297.57亿元 [3] - 锂电池行业104家上市公司中65家净利润下滑 超60家毛利率同比下降 欣旺达等企业已终止部分扩产项目 [4] 产能优化措施 - 多个行业通过减产限产优化产能 如干法锂电池隔膜企业达成价格自律和暂停扩产共识 光伏行业计划通过市场化兼并重组出清落后产能 [6] - 汽车行业产能约4000万辆 年均销量仅2800万辆 行业兼并重组不可避免 弱势企业将退出市场 [6] - 锂电行业需通过低效企业破产清算或并购重组实现供需平衡 阶段性减产难以根本解决问题 [7] 技术创新路径 - 企业需从低价同质竞争转向高端差异化竞争 通过技术升级构建护城河 如宁德时代推出神行、麒麟等系列电池产品 [9] - 汽车行业应转向创新驱动和价值驱动 提供差异化高质量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9] - 岚图汽车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优化产品 在保证必要利润空间的同时让利用户 [10]
多行业力推“反内卷” 共筑产业健康根基
证券时报· 2025-08-14 01:40
行业"内卷"现状与影响 - 汽车行业一季度利润率仅3.9% A股乘用车8家上市公司合计经营现金流净额-23.76亿元创5年最低 [2] - 光伏行业64家上市公司2024年总营收9310.96亿元同比减少22.4% 盈利从2023年盈利1049.55亿元降至2024年亏损297.57亿元 [2] - 锂电池行业104家上市公司中65家净利润下滑 超60家毛利率同比下降 [3] "反内卷"行业共识与行动 - 汽车工业协会紧急倡议反对无底线"价格战" 多地银行业严禁"高息高返"汽车金融业务 [2] - 工信部召开光伏制造业企业座谈会 龙头企业承诺以差异化技术突破价格困局 [2] - 锂电池行业多家企业调整扩产计划 欣旺达终止宁乡和珠海基地项目 金浦钛业等跨界企业叫停锂电项目 [3] - 钢铁行业收到减排限产通知 水泥协会发布"反内卷"高质量发展工作意见 [3] 产能优化与出清措施 - 干法锂电池隔膜8家企业达成价格自律、暂停扩产共识 [4] - 光伏行业预计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一季度为供给侧改革窗口期 需通过兼并重组和技术淘汰出清落后产能 [4] - 汽车行业产能约4000万辆与实际年销量2800万辆存在严重错配 行业兼并重组不可避免 [4] - 锂电池行业需通过低效企业破产清算或并购重组实现供需平衡 阶段性减产仅能缓解短期压力 [5] 技术创新与差异化竞争 - 需通过技术升级推动制造业从"低价同质竞争"转向"高端差异化竞争" [6] - 汽车行业应转向创新驱动和价值驱动 通过差异化产品服务满足多样化需求 [6][7] - 锂电池企业争相通过技术创新构建护城河 宁德时代推出神行/麒麟/骁遥系列电池 亿纬锂能大圆柱电池量产装车超3.13万台 [7] - 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优化产品体验 在保持合理利润空间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 [7]
锂电行业加速优化产能结构 “不卷价格卷价值”成为共识
证券时报· 2025-08-13 13:51
行业现状与困境 - 锂电行业陷入低价竞争内卷困局 价格持续磨底直逼成本线 企业普遍面临生存困境 [2] - 行业开工率不足30% 企业陷入接单亏损与不接单现金流吃紧的两难境地 [2] - 104家锂电池上市公司中65家去年净利润下滑 超60家企业毛利率同比下降 [2] - 内卷根源来自前期产能激进扩张 市场增速放缓导致供需格局生变 [2] - 部分地方政府补贴力度曾超过项目投资额 导致扩产计划大于实际需求 [3] 产能过剩与出清 - 多个行业协会联合发布倡议 呼吁从价格比拼转向质量和创新比拼 [4] - 建立行业落后产能有序出清机制 优化优质产能布局成为共识 [5] - 企业通过减产限价取得一定成效 但无法根本解决供需矛盾 [6] - 欣旺达终止两个生产基地项目 总投资额达140亿元 [6] - 金浦钛业、中核钛白、普利特等跨界玩家相继叫停锂电项目 普利特终止项目总投资102亿元 [6] - 地方政府产投平台入局趋谨慎 加强前期市场摸排和投入产出测算 [7] 技术创新与价值竞争 - 行业领军企业呼吁回归技术创新本质 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8][9] - 宁德时代不做价格竞争 专注技术带来的长期价值 预计2025年神行和麒麟电池出货占比将从30%-40%提升至60%-70% [9] - 亿纬锂能押注大圆柱路线 46系电池已量产装车超3.13万台 单车最长行驶里程达18.5万公里 [10] - 国轩高科发布G垣准固态电池 能量密度300Wh/kg 续航里程提升至1000公里以上 [11] - 材料环节技术持续创新 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快充负极、新型电解液等新品受市场追捧 [11] - 半固态及固态电池成为头部厂商必争之地 将决定下一轮行业排位 [11] - 2026年将实施新动力电池安全要求 首次将"不起火不爆炸"纳入强制标准 [11]
宁德时代(300750):全球锂电行业龙头,全球化布局推动发展
国投证券· 2025-08-13 13:14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投资评级为买入-A,首次评级 [4] - 6个月目标价364.18元,当前股价263.25元(2025-08-12) [4] - 总市值1.2万亿元,流通市值1.12万亿元 [4] 核心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全球动力电池龙头,2017-2024年连续8年市占率第一,2024年达37.9% [2] - 全球储能电池龙头,2021-2024年连续4年市占率第一,2024年达36.5% [2] - 2024年动力电池营收占比70%,储能系统占比16% [44] 技术创新与产品矩阵 - 推出神行超充电池(充电10分钟续航400km)、麒麟电池(续航1000km)、骁遥增混电池等创新产品 [90][97][103] - 凝聚态电池能量密度达500Wh/kg,全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量产 [116][119] - 天行系列商用车电池覆盖超充/长寿命/长续航/高强度四种版本,续航最高800km [113][114] 财务表现与研发投入 - 2024年营收3620亿元(-9.7%),净利润507.5亿元(+15%) [44][48] - 研发费用186亿元,研发费用率5.14%,拥有专利43354项 [52][54]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增速28.8%/14%/13.3%,净利润增速28.4%/32.2%/10.4% [9] 全球化布局与产能扩张 - 在德国/匈牙利/西班牙/印尼等地建设生产基地,2025年港股二次上市 [8][28] - 2024年锂离子电池销量475GWh(+21.8%),动力电池381GWh(+18.9%) [48] - 连斩海外大型储能订单,如阿联酋Masdar项目19GWh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