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BIT+R&D valuation
icon
搜索文档
Three Serious Problems Owning Taiwan Semiconductor
Seeking Alpha· 2025-10-18 19:54
投资理念 - 投资策略专注于购买业务强劲且价格便宜的优质公司 [1] - 投资组合从加拿大电信、管道和银行等股息支付者起步,后扩展至支付、美国区域银行、中国和巴西股票、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及科技公司等多个行业 [1] - 当前投资重点转向持有最高质量的企业,并持续深化对其竞争优势的理解 [1] 投资组合与业绩 - 投资范围覆盖从微型市值到巨型市值的各类公司,包括新兴市场机会 [1] - 从2019年2月到2024年10月的年化复合回报率为11.4%(累计回报1.82倍),略低于市场15.18%的年化复合回报率(累计回报2倍) [1] - 相信近年积累的知识为未来跑赢市场提供了必要工具,且所学原则将保持投资组合换手率处于最低水平 [1] 估值与选股标准 - 偏好使用EBIT加研发支出来评估公司价值,因其认可特定研发投资的潜力 [1] - 主要关注拥有数十亿用户和不断扩展内容库的大型科技公司,认为其庞大的用户基础所带来的交叉销售潜力被低估 [1] - 不认同传统的“买入”和“卖出”建议,认为资本配置的门槛应仅为“强力买入”,其余均为“强力卖出”以筹集现金等待下一个“强力买入”机会,仅在对伟大公司定价不利时才会采取“持有”策略 [1] 学习与影响 - 重视向沃伦·巴菲特、查理·芒格等投资大师学习,并特别关注黄仁勋、马克·扎克伯格、杰夫·贝索斯等首席执行官的观点 [1]
Nvidia: Market, Market Share, Margins And Multiples Part 2 (NASDAQ:NVDA)
Seeking Alpha· 2025-10-03 21:51
投资理念 - 投资策略聚焦于在价格便宜时买入优质企业 [1] - 投资组合从集中于加拿大股息支付者(如电信、管道、银行业)起步,后扩展至支付、美国区域银行、中国和巴西股票、REITs、科技公司及其他新兴市场机会 [1] - 当前投资重点为持有最高质量的企业,并持续研究其竞争优势 [1] - 投资哲学深受沃伦·巴菲特、查理·芒格等投资大师及黄仁勋、马克·扎克伯格、杰夫·贝索斯等知名CEO的影响 [1] 投资组合与策略 - 主要关注拥有数十亿用户和不断扩展内容库的大型科技公司,认为其交叉销售潜力被低估 [1] - 倾向于使用EBIT加研发投入(EBIT+R&D)来评估公司价值,以反映特定研发投资的潜力 [1] - 自2019年2月至2024年10月,投资组合年化回报率为11.4%(累计回报1.82倍),略低于市场15.18%的年化回报率(累计回报2倍) [1] - 相信积累的知识将为未来跑赢市场提供工具,且所学原则将保持投资组合换手率处于最低水平 [1] 投资评级框架 - 不认同传统的“买入”和“卖出”建议,在全球5万只股票中,专注于总回报的投资者应只将资本配置门槛定为“强力买入”,其余皆为“强力卖出”以筹集现金等待下一个“强力买入”机会 [1] - 对于优质企业,若价格不具吸引力,则会采取“持有”评级 [1]
Nvidia: Market, Market Share, Margins And Multiples Part 2
Seeking Alpha· 2025-10-03 21:51
投资理念 - 投资策略聚焦于在价格便宜时买入强大的企业 [1] - 倾向于使用EBIT加研发投入来评估公司价值 因其相信某些研发投资的潜力 [1] - 投资组合高度集中 旨在将投资组合换手率降至最低 [1] - 不认同传统的买入和卖出推荐 认为只有强力买入和强力卖出两种选择 以筹集现金用于下一次强力买入机会 [1] 投资组合演变 - 投资旅程始于高度集中的加拿大股息支付者组合 行业包括电信 管道和银行业 [1] - 投资范围随后扩展至支付 美国区域性银行 中国和巴西股票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科技公司及其他新兴市场机会 [1] - 当前投资重点转向持有最高质量的企业 并持续加深对其竞争优势的理解 [1] - 投资标的市值范围覆盖从微型股到巨型股 [1] 当前关注领域 - 主要关注拥有数十亿用户和不断扩展内容库的大型科技公司 [1] - 认为在庞大用户基础之上进行交叉销售的可能性被低估 [1] - 投资理念深受沃伦·巴菲特 查理·芒格等知名投资者及黄仁勋 马克·扎克伯格等知名首席执行官的影响 [1] 投资表现与展望 - 从2019年2月到2024年10月的年化回报率为11.4% 总回报为1.82倍 [1] - 同期市场年化回报率为15.18% 总回报为2倍 表现略低于市场 [1] - 相信自2019年以来积累的知识 特别是近几年的经验 为未来跑赢市场提供了所需的工具 [1]
Dividend Bliss: 4 Diversified Routes To A 5.4% Yielding Market Underperformance
Seeking Alpha· 2025-07-18 11:59
投资策略 - 专注于购买业务强大且估值便宜的优质企业 [1] - 投资组合从加拿大电信、管道和银行等股息支付行业起步,逐步扩展到支付、美国区域性银行、中国和巴西股票、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科技公司以及其他新兴市场机会 [1] - 目前重点持有最高质量的企业,并持续研究其竞争优势 [1] 行业偏好 - 主要关注拥有数十亿用户和内容库不断扩大的大型科技公司 [1] - 认为在庞大用户基础上进行交叉销售的机会被低估 [1] 估值方法 - 倾向于使用EBIT加研发投入(EBIT+R&D)来评估公司价值,因为某些研发投资的潜力值得重视 [1] 投资回报 - 2019年2月至2024年10月的年化回报率为11.4%(累计回报1.82倍),略低于市场15.18%的年化回报(累计回报2倍) [1] 投资理念 - 不认同传统的“买入”和“卖出”推荐,认为资本配置的标准应为“强力买入”或“强力卖出”以腾出资金寻找下一个“强力买入”机会 [1] - 对于定价不利的优质企业,可能会选择“持有” [1]
Elevance Health: Much Cheaper Than UNH, Yet No Drama
Seeking Alpha· 2025-07-17 02:19
投资策略 - 专注于购买业务强劲且估值便宜的优质公司 [1] - 投资组合从加拿大电信、管道和银行等传统行业扩展到支付、美国区域银行、中国和巴西股票、REITs、科技公司等新兴市场机会 [1] - 目前重点持有最高质量的公司并持续研究其竞争优势 [1] 投资理念 - 重视沃伦·巴菲特、查理·芒格、莫尼什·帕伯莱等投资大师的理念 [1] - 特别关注科技巨头CEO如黄仁勋、马克·扎克伯格、杰夫·贝索斯的管理思路 [1] - 偏好拥有数十亿用户基础和内容库的大型科技公司 [1] 估值方法 - 采用EBIT+研发投入的估值方法 特别看重某些研发投资的潜力 [1] - 2019年2月至2024年10月年化回报率为11.4% 略低于市场15.18%的表现 [1] - 相信近年积累的知识将为未来跑赢市场提供必要工具 [1] 交易原则 - 不认同简单的"买入"和"卖出"评级 认为只有"强力买入"和"强力卖出"两种选择 [1] - 对定价不利的优质公司可能采取"持有"评级 [1] - 目标是通过最低限度的组合换手率实现长期回报 [1]
Microsoft: Cloud Pointing To Market Cap Convergence With Alphabet
Seeking Alpha· 2025-07-04 23:02
投资策略 - 专注于购买业务强大且价格便宜的优质公司 [1] - 投资组合从加拿大电信、管道和银行等行业的集中持股开始,逐步扩展到支付、美国区域银行、中国和巴西股票、REITs、科技公司以及其他新兴市场机会 [1] - 目前主要持有最高质量的公司,并持续研究其竞争优势 [1] - 偏好拥有数十亿用户和不断扩展内容库的大型科技公司,认为其交叉销售潜力被低估 [1] - 采用EBIT加研发投入的估值方法,特别看重某些研发投资的潜力 [1] 投资表现 - 2019年2月至2024年10月的年化回报率为11.4%,累计回报1.82倍,略低于市场15.18%的年化回报率和2倍的累计回报 [1] - 相信近年积累的知识将为未来跑赢市场提供必要工具 [1] 投资理念 - 学习沃伦·巴菲特、查理·芒格、莫尼什·帕伯莱等投资大师的经验 [1] - 关注杰森·黄、马克·扎克伯格、杰夫·贝索斯等科技公司CEO的见解 [1] - 不认同传统的"买入"和"卖出"评级,认为只有"强力买入"和"强力卖出"两种选择 [1] - 对定价不利的优质公司可能采取"持有"策略 [1]
Evolution: The Ideal Replacement To British American Tobacco
Seeking Alpha· 2025-06-12 19:18
投资策略 - 专注于购买业务强劲且估值便宜的优质企业 [1] - 投资组合涵盖电信、管道、银行、支付、美国区域性银行、中国和巴西股票、REITs、科技公司及新兴市场机会 [1] - 投资范围从微型市值到超大型市值公司 [1] 行业偏好 - 重点关注拥有数十亿用户和内容库不断扩大的大型科技公司 [1] - 认为交叉销售潜力在庞大用户基础的情况下被低估 [1] 估值方法 - 偏好使用EBIT加研发投入(EBIT+R&D)进行公司估值 因其相信某些研发投资具有潜力 [1] 投资表现 - 2019年2月至2024年10月的年化回报率为11.4%(累计回报1.82倍) 略低于市场15.18%的年化回报率(累计回报2倍) [1] 投资理念 - 强调持有优质企业并减少组合换手率 未来大部分收益将来自持有而非频繁交易 [1] - 不认同传统的"买入"和"卖出"评级 认为只有"强力买入"和"强力卖出"两种选择 以腾出现金等待下一个"强力买入"机会 [1] - 对定价不利的优质企业可能采取"持有"策略 [1] 学习对象 - 参考沃伦·巴菲特、查理·芒格、莫尼什·帕伯莱、特里·史密斯、李录、比尔·阿克曼、盖伊·斯皮尔等投资大师的理念 [1] - 特别关注企业CEO如黄仁勋、马克·扎克伯格、杰夫·贝索斯等人的观点 [1]
Alphabet: Non-Search Businesses Worth More Than Current Market Cap
Seeking Alpha· 2025-06-10 21:28
投资策略 - 专注于购买业务强劲且估值低廉的公司 [1] - 投资组合从加拿大电信、管道和银行业开始,逐步扩展到支付、美国区域银行、中国和巴西股票、REITs、科技公司及其他新兴市场机会 [1] - 目前主要持有高质量业务的公司,并持续学习其竞争优势 [1] - 偏好拥有数十亿用户和内容库的大型科技公司,认为其交叉销售潜力被低估 [1] - 采用EBIT加研发费用(EBIT+R&D)的估值方法,重视研发投资的潜在价值 [1] 投资表现 - 2019年2月至2024年10月的年化回报率为11.4%(累计回报1.82倍),略低于市场同期的15.18%(累计回报2倍) [1] - 近年积累的知识和工具被认为有助于未来跑赢市场 [1] 投资理念 - 学习沃伦·巴菲特、查理·芒格、莫尼什·帕伯莱、特里·史密斯、李录、比尔·阿克曼、盖伊·斯皮尔等投资大师的经验 [1] - 关注企业CEO的观点,如黄仁勋、马克·扎克伯格、杰夫·贝索斯等 [1] - 不认同传统的“买入”和“卖出”推荐,认为只有“强力买入”和“强力卖出”两种选择 [1] - 对定价不利的优秀企业可能采取“持有”策略 [1]
Enbridge: "Quintuple Vortex" Exemplified
Seeking Alpha· 2025-06-04 23:45
投资策略 - 专注于购买业务强劲且估值便宜的标的 [1] - 投资组合从加拿大电信、管道和银行等高股息行业起步,逐步扩展到支付、美国区域性银行、中国和巴西股票、REITs、科技公司及其他新兴市场机会 [1] - 目前聚焦于持有最高质量的企业并持续研究其竞争优势 [1] 投资理念 - 重视向沃伦·巴菲特、查理·芒格、莫尼什·帕伯莱等投资大师学习,同时关注企业CEO如黄仁勋、马克·扎克伯格、杰夫·贝索斯的经营理念 [1] - 主要关注拥有数十亿用户和不断扩展内容库的大型科技公司 [1] - 认为大规模用户基础带来的交叉销售潜力被市场低估 [1] - 采用EBIT+研发投入的估值方法,特别看重研发投资的潜在价值 [1] 投资表现 - 2019年2月至2024年10月期间年化回报率为11.4%(累计1.82倍),略低于同期市场15.18%的年化回报率(累计2倍) [1] - 相信近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将为未来跑赢市场提供必要工具 [1] 投资原则 - 保持投资组合低换手率,认为大部分收益来自持有而非频繁交易 [1] - 不认同简单的"买入"和"卖出"建议,将投资决策简化为"强力买入"和"强力卖出"两类 [1] - 对优质企业但估值不合适的情况会采取"持有"评级 [1]
UnitedHealth: Reputation, Complexity, And Regulatory Risks Worth 13x Earnings
Seeking Alpha· 2025-06-03 18:11
投资策略 - 专注于投资业务强劲且估值便宜的优质公司 [1] - 采用高度集中的投资组合策略 投资范围覆盖从微型股到巨型股的全市值谱系 [1] - 更倾向于使用EBIT加研发费用(EBIT+R&D)的估值方法 认可特定研发投资的潜在价值 [1] 投资组合演变 - 初始投资组合集中于加拿大分红型公司 涵盖电信、管道和银行业 [1] - 后续投资范围扩展至支付、美国区域性银行、中国和巴西股票等多个领域 [1] - 目前重点持有最高质量的企业 特别关注拥有数十亿用户基础的大型科技公司 [1] 业绩表现 - 2019年2月至2024年10月期间实现11.4%的年化复合增长率 累计回报1.82倍 [1] - 同期市场表现为15.18%的年化复合增长率 累计回报2倍 [1] - 相信通过积累的知识和投资原则 未来将能够超越市场表现 [1] 投资理念 - 强调向沃伦·巴菲特、查理·芒格等投资大师学习的重要性 [1] - 特别重视听取像黄仁勋、马克·扎克伯格、杰夫·贝索斯等CEO的观点 [1] - 认为拥有庞大用户基础的公司存在被低估的交叉销售机会 [1] 交易哲学 - 不认同传统的"买入"和"卖出"建议 全球有50000只股票可供选择 [1] - 资本配置门槛只应分为"强力买入"和"强力卖出"两类 [1] - 对定价不利的优质企业会采取"持有"立场 未来将保持最低限度的投资组合换手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