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定价改革

搜索文档
“公开认购”增至35% 散户机会增加了?
南方都市报· 2025-08-08 07:10
IPO定价机制改革 - 香港《上市规则》新规定于8月4日生效 主要变化包括首次公开招股的发售及定价机制以及公开市场规定 这是香港IPO市场定价机制27年来的首次重大调整[3] - 新规将"配售"部分最低分配份额从咨询时的50%下调至40% 为专业投资者保留更多股份[4] - 新规允许发行人在"公开认购"部分选择两种机制:机制A将最高分配比例增至35% 机制B允许事先选定10%-60%的比例且不可调整回补[5] 公开市场规定调整 - 新规调整初始公众持股量及自由流通量要求 最低初始公众持股量门槛由5%上调至10%[5] - A+H发行人的初始自由流通量门槛改为占A+H股总数的5% 原建议为占H股总数的10%[5] - 港交所保留基石投资6个月禁售期规定 但不会实施建议的上调定价灵活性机制[6] 市场表现与前景 - 香港证券市场市价总值达44.9万亿港元 同比上升44%[8] - 2025年首七个月日均成交额2437亿港元 同比上升124%[8] - 首七个月有53家新上市公司 较去年同期40家上升33% IPO集资金额1279亿港元 同比上升六倍多[9] - 已递交申请的在港上市企业超过200家 涵盖制造业、零售、消费品、生物科技、医疗医药、人工智能及信息科技等行业[9] 监管目标与行业反馈 - 港交所表示新规旨在确保香港与国际市场接轨 平衡本地及国际投资者需求[6] - 立法会议员认为新规优化了回补机制 平衡了零售与机构投资者权益[7] - 市场期望尽快建立OTC市场机制 完善退市公司股份处理渠道[7]
香港推动IPO定价改革,制度创新兼顾权益平衡
南方都市报· 2025-08-07 23:51
香港IPO新规核心内容 - 香港《上市规则》新规于8月4日生效 涉及IPO发售及定价机制、公开市场规定等 为27年来首次重大改革 [1][4] - 新规调整"配售"与"公开认购"比例 发行人需将至少40%股份分配至"配售"部分 较咨询阶段的50%有所下调 [4] - "公开认购"部分提供两种新机制:机制A取消回补机制 最高分配比例增至35% 机制B允许发行人预先选择10%-60%的固定比例且不可回补 [4] 公开市场规定调整 - 初始公众持股量门槛由原建议的5%上调至10% [5][6] - A+H股发行人的初始自由流通量门槛改为"A+H股总数的5%" 原建议为"H股总数的10%" [6] - 港交所保留基石投资6个月禁售期规定 但未实施定价灵活性机制的上调建议 [9] 市场影响与监管目标 - 港交所称新规旨在与国际市场接轨 提升定价机制稳健性 平衡本地与国际投资者需求 [9] - 立法会议员认为新规优化了零售与机构投资者的权益平衡 "公开认购"回拨比例较原建议增加 [12] - 市场呼吁建立OTC市场机制 以完善退市公司股份处置渠道 [12] 香港IPO市场表现 - 2025年首7个月港股总市值达44 9万亿港元 同比上升44% 日均成交额2437亿港元 同比上升124% [13] - 同期新增53家上市公司 同比增长33% IPO集资额1279亿港元 同比上升六倍 [13] - 超200家企业已递交上市申请 涵盖传统行业与新经济领域 包括A股龙头及中概股 [13] 改革评价与展望 - 新规被视为兼顾市场规模扩大与散户需求的制度创新 有望巩固香港国际融资中心地位 [14] - 市场关注发行人灵活性增加后 如何防止定价机制滥用及上市后股价波动 [14] - 下半年为传统IPO旺季 新经济与传统行业企业上市需求旺盛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