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LED技术
搜索文档
深天马:2026年将成Micro LED发展关键点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11-22 10:07
文章核心观点 - Micro-LED技术正加速成熟,被行业视为未来显示领域的终极技术,天马微电子等公司正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合作推动其产业化进程[2] - 天马公司以前瞻性眼光布局Micro-LED,通过玻璃基LTPS技术路线,重点发展大尺寸显示和车载显示应用,并已取得实质性进展[2][5][12] -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解决技术难题,芯片成本在过去两三年已下降逾50%,为Micro-LED进入更广阔的消费级市场奠定基础[6][9] 天马Micro-LED技术突破与产品发布 - 天马在全球创新大会(TIC 2025)上发布全球首款全激光巨量转移TFT基108英寸4K Micro-LED无界巨幕屏,具备高亮度、高对比度、低反射率和20μm以下无缝拼接优势[5][8] - 针对芯片微缩化带来的技术挑战,公司开发混BIN技术结合De-mura算法补偿技术,将芯片均一性提升至90%以上,并应用激光巨量转移、激光键合等工艺优化成本与良率[9][10] - 天马即将推出新一代Micro-LED显示屏产品,产品品质与良率将有大幅提升[10] Micro-LED在车载显示领域的应用与进展 - 天马将车载显示视为Micro-LED技术布局的重点,已推出多款车载透明显示产品,包括8.07英寸抬头显示、9.38英寸透明度可调显示屏等,具备超高亮度、高通透率等特点[12][14] - Micro-LED技术的形变性、高效性与耐久性与车载显示需求高度匹配,其作为唯一能将感测组件整合在同一背板上的显示技术,应用潜力巨大,未来有望成为车载显示标配[13] - 天马已于今年7月成功点亮7英寸Micro-LED车载标准品,加速该技术在汽车领域的渗透进度[15] 产业链协同与成本优化 - 上游芯片环节是Micro-LED降本关键,过去两三年6英寸RGB Micro-LED COC报价降幅已逾50%,芯片尺寸微缩化提升了产量并推动降本效益[6] - 芯片厂商三安半导体通过引入国产MOCVD设备、优化外延生长和表面处理等工艺,积极应对芯片微缩带来的外部量子效率降低、良率低等难题[9] 天马产能布局与未来展望 - 天马在2022年投资11亿元建设国内首条覆盖Micro-LED全制程的G3.5代产线,该产线于2024年底实现全制程贯通,计划2025年开始小批量生产标准显示面板[16][17] - 行业认为2026年将是Micro-LED技术承前启后的关键点,天马将继续推进该技术的量产进程[17]
深天马A:目前公司Micro-LED业务重点布局车载显示和拼接显示应用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1-20 18:41
公司Micro-LED技术布局与进展 - 公司自2017年开始布局Micro-LED技术 [1] - 当前Micro-LED业务重点布局车载显示和拼接显示应用,并同步探索大尺寸屏幕、消费显示、穿戴显示、专业显示类应用 [1] - 已发布高透明、无缝拼接、透明可调、超低反透明、超高PPI等行业领先的Micro-LED显示产品,核心技术指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1] 产线与产品里程碑 - 合资投建的Micro-LED产线已于2024年点亮,并在2025年实现标准化显示单元模块小批量出货 [1] - 2025年成功点亮首款车载标准产品,实现了公司Micro-LED研发从技术开发到标准产品的能力跃升 [1] - 公司与合作伙伴联合发布了行业首款依托全激光巨量转移技术的108寸4K无缝拼接Micro-LED大屏 [1] 相关技术储备与应用探索 - 公司在AR/VR等近眼显示相关领域技术方面有一定数量的专利储备,并具备量产经验 [1] - 公司持续密切关注Micro-LED技术在近眼显示方面的应用 [1]
深天马A(000050) - 2025年11月1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1-20 09:18
财务业绩改善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改善7.86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同比改善超10亿元 [3] - 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成本费用率同比降低约4.6个百分点 [3] - 业绩改善驱动因素包括车载、专业显示等非消费类业务韧性,柔性OLED手机业务经营质效改善,IT显示、运动健康业务盈利能力增强 [2] 业务发展战略 - 坚持"2+1+N"战略:手机显示、车载显示为核心业务【2】,IT显示为关键业务【1】,工业品、横向细分市场等为增值业务【N】 [6] - 汽车电子业务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56%,并实现盈利突破,未来将与新能源汽车业务共同成为车载显示新增长引擎 [5] - 积极推进柔性OLED技术在车载、IT等中尺寸显示领域的拓展,对行业8.x代AMOLED产线保持密切关注 [4] 技术研发与产能布局 - Micro-LED产线2024年点亮,2025年实现标准化显示单元模块小批量出货并成功点亮首款车载标准产品 [4] - 发布行业首款依托全激光巨量转移技术的108寸4K无缝拼接Micro-LED大屏,技术在车载显示和拼接显示应用重点布局 [4] - 着力推进第8.6代面板产线(TM19)、新型显示模组产线(TM20)、全制程Micro-LED产线等重要项目建设 [6] 资本开支与市值管理 - 在没有其他新线投资前提下,公司资本开支预计呈现下降趋势 [7] - 2025年折旧金额预计较2024年差异不大,处在高峰水位,后续预计逐步下降 [7][8] - 已将市值管理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发布《估值提升计划》、控股股东自愿承诺不减持、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等措施 [9]
Micro-LED将进入应用元年: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定义”
中国经营报· 2025-11-15 04:33
行业战略定位与发展阶段 - 国内Micro-LED产业正进入重要窗口期,与可回收火箭等领域类似[2] - 产业探索呼应国家“十五五”规划对新型显示与战略性电子材料的部署[2] - Micro-LED被公认为继LCD、OLED之后的下一代主流显示技术[2] - 行业专家评价其为“中国面板产业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定义’的关键一步”[3] 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期 - 预计到2028年,全球Micro-LED显示器市场规模将达到约8亿美元[2] - 上市公司利亚德今年上半年Micro-LED新签订单已超6亿元,同比增长40%以上[3] - 今年10月,上海显耀显示(JBD)完成一笔超10亿元的B2轮融资,刷新全球微显示领域单笔融资纪录[10] 技术优势与核心挑战 - Micro-LED具备高分辨率、高PPI、高刷新率、高对比度等特点,同时继承了无机LED的高亮度、长寿命特性[4] - 目前面临外延、芯片、巨量转移和驱动四大核心挑战,其中巨量转移技术影响量产进程[4] - 全彩显示为核心难点,主要方案包括合光方案、量子点色转换等,三色堆叠和单片外延方案仍处于实验室阶段[5] - 在大屏场景(130英寸以上),Micro-LED拥有LCD和OLED无法比拟的优势[9] 产业链进展与国产化能力 - 中国在Micro-LED外延芯片产业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设备、转移制程等环节正加速追赶[3] - 天马联合国内设备厂商,自主研发定制化全自动巨量转移设备,转移效率达40KK UPH(每小时4000万颗)[5] - 行业首条G3.5代全自动巨量转移产线全线贯通,超30款设备和材料为首次共同开发,设备与材料国产化率大幅提升[7] - 国产高精度投影曝光机实现重大技术突破,达到350纳米套刻精度,性能比肩国际主流[9] 应用场景与商业化突破 - 天马以车载和公共信息显示(PID)为先导应用场景,聚焦高PPI、高透明、高亮度等技术方向[7] - 在AI/AR眼镜、智能手表等领域实现市场端突破,今年10月就有5款Micro-LED眼镜发布或开启预售[3][10] - 对于AR眼镜,Micro-LED显示加光波导组合器是很多厂商的研发重心[9] - 在差异化市场需求场景,即使Micro-LED成本贵3到5倍,也有客户愿意买单[11] 成本瓶颈与未来展望 - 目前产业最大掣肘是成本,成本主要与工艺、良率相关[3] - 小屏应用(如近眼显示)已有量产产品,但全彩方案成本仍处于高位[6] - 受Mini LED显示快速崛起影响,大屏应用领域发展Micro-LED产业的急迫性被放缓,成本难以摊薄[6] - 产业界预期在3—5年内将Micro-LED产品成本降至OLED的两倍水平[11]
木林森:公司密切关注Micro-LED技术的前沿应用方向 相关预研工作已启动
新浪财经· 2025-10-13 16:16
公司技术研发布局 - 公司密切关注Micro-LED技术的前沿应用方向 [1] - 公司技术团队已启动相关预研工作 [1] - 公司正在评估Micro-LED作为高速光通信光源的技术可行性与市场前景 [1]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Micro-LED在光互联、高速光模块等领域具有潜力 [1] - Micro-LED是行业公认的未来发展方向 [1]
木林森:公司在LED领域已建立起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产业优势
证券日报网· 2025-09-29 18:45
公司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在LED领域拥有深厚技术积累和产业优势 [1] - 公司业务体系成熟,包括LEDVANCE照明品牌和SMDLED封装 [1] - 公司业务覆盖从上游芯片到下游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条 [1] Micro-LED行业发展与公司战略 - Micro-LED被行业公认为下一代显示技术,具有高亮度、低功耗和高分辨率特性 [1] - Micro-LED是行业发展的核心方向 [1] - 公司正积极整合封装、模组等环节,致力于打造Micro-LED从上游材料到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能力 [1] - 公司旨在通过此战略巩固市场领先地位并抢占技术制高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