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D - 1/VEGF
icon
搜索文档
本届ASCO,默沙东如何看PD-1/VEGF资产?
华尔街见闻· 2025-06-04 13:52
ASCO会议上的PD-1/VEGF双抗与ADC策略 - 今年ASCO会议上,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交易及康方/Summit的依沃西单抗数据成为医药市场焦点 [1] - 默沙东正调整肿瘤治疗领域策略,重点关注PD-1/VEGF双抗和ADC,以应对Keytruda专利到期挑战 [1] - 公司预计到2030年代中期,后期肿瘤管线可带来超过250亿美元商业机会,其中ADC贡献将超一半 [1] PD-1/VEGF双抗的研发进展 - PD-1和VEGF联用机制已验证,在多种适应症中观察到PFS改善,但OS获益统计学显著性仍待确认 [2] - 通过与礼新医药合作,默沙东获得PD-1/VEGF双抗LM-299(MK-2010)全球独家许可 [2] - 项目首先在中国进行I/II期临床,利用中国临床基础设施加速联合用药策略探索 [2] - 考虑将MK-2010与Sac-TMT等新型ADC联用 [2] - 该领域竞争激烈,康方/Summit的依沃西单抗已在NSCLC取得进展,辉瑞也通过合作进入 [2] ADC管线的战略布局 - 默沙东将ADC视为肿瘤管线未来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业界最广泛的ADC项目之一" [3] - ADC预计贡献后期肿瘤管线预期收入一半以上 [3] - 与科伦博泰合作的TROP2 ADC Sac-TMT(SKB264/MK-2870)是核心项目 [3] - Sac-TMT在中国获批治疗TNBC和EGFR突变NSCLC,是美国FDA突破性疗法认定 [3] - 被高管称为"恰到好处"的"主力ADC" [3] Sac-TMT的差异化优势 - 差异化体现在给药方案(每两周一次)、可管理的毒性特征 [4] - 开发计划探索维持治疗应用,避免与铂类化疗联用的剂量调整难题 [4] - 规划14项注册性研究,多项具"同类首创"潜力 [4] - 主要竞争者包括吉利德Trodelvy和阿斯利康/第一三共Dato-DXd [4] 肿瘤治疗管线分类与BD策略 - 管线分为三类:免疫肿瘤药物、精准靶向药物、ADC [5] - 目标解决PD-(L)1抑制效果不佳的肿瘤类型,如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等 [5] - K药与KRAS G12C抑制剂MK-1084联用已进入III期临床 [5] - BD标准要求目标资产展现"明确的可推广优势",且公司能显著推动市场 [5] - 此前收购同润生物医药获得下一代CD3/CD19双抗CN201 [6]
三生制药12亿美元卖掉一款新药,创下国产药交易价新高
新浪财经· 2025-05-20 16:42
三生制药与辉瑞的授权合作 - 三生制药宣布其双抗PD-1/VEGF产品SSGJ-707与辉瑞达成全球授权合作,辉瑞获得除中国内地外的开发、生产、商业化权益,三生制药保留中国内地权益 [1] - 交易首付款达12.5亿美元,为国内最高首付款记录,后续里程碑付款最高48亿美元,总金额突破60亿美元 [1] - 该交易金额远超同领域其他授权案例,如康方生物与Summit的5亿美元首付款/50亿美元总额、礼新医药与默沙东的5.88亿美元首付款/33亿美元总额 [1] SSGJ-707的临床进展与市场潜力 - SSGJ-707已披露II期临床数据,显示显著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具备"同类最佳潜力",正在推进4项II期临床研究,覆盖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妇科肿瘤等适应症 [3] - 产品获中国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一线PD-L1阳性NSCLC)及美国FDA临床试验批准 [4] - 预计SSGJ-707国内销售峰值约40亿元,海外(欧美)销售峰值有望达45亿美元 [3] 三生制药的财务与业务表现 - 公司2024年支柱产品特比澳创收超50亿元,近五年营收从55亿元增至90亿元以上,归母净利润从8亿元增至20亿元以上 [4] - 三生制药股价自今年2月起累计涨幅超200%,市值增长约300亿港元,合作公告后股价单日一度涨超30% [3] 辉瑞的战略需求与产品布局 - 辉瑞2024年营收636.27亿美元(同比+7%),但缺乏爆款产品,全球销售额前十药物中仅阿哌沙班为其合作产品 [5] - 辉瑞近期通过收购(如430亿美元收购Seagen)和合作加码肿瘤领域,但在GLP-1减肥药领域研发受挫 [5] - 辉瑞此前已与Summit合作测试康方生物的PD-1/VEGF产品依沃西,但未涉及商业权益,此次与三生合作填补产品线缺口 [6] SSGJ-707的竞争定位与挑战 - SSGJ-707在小样本II期数据中部分指标优于竞品依沃西,但样本量较小导致结论说服力有限 [6] - 产品开发阶段较早,后续商业化潜力仍需观察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