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nture Capital

搜索文档
朱啸虎回应分拆传闻
投资界· 2025-03-17 15:19
做投资界最新动态的瞭望者 美元基金缩影。 作者 I 周佳丽 报道 I 投资界前哨 一则消息意外引发创投圈关注——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早期风险投资公司 I nf orme d Ve nt ur e s已经成立,将正式接管GSR Ve nt u r e s(金沙江创投)在美国的所有 业务。 以下文章来源于投资界前哨 ,作者周佳丽 投资界前哨 . I nf orme d Ve nt ur e s投资和管理团队从GSR美国中引入了多位合伙人,由创始人兼董事总 经理Ri c ha r d Lim领导,其他合伙人包括Sunny Kuma r、Yue c he n Zha o、We ili Ta n、 Da vi d Yi n,他们在数字健康、金融科技、Sa aS 以及消费产品和服务等领域拥有丰富的 经验。 Lim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I n f orme d Ve nt u r e s的合伙人已经密切合作了近十年。我们是 一个紧密团结、合作共赢且经验丰富的团队,很高兴能继续与企业家携手合作,重塑应 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整个行业。" 这被外界解读为金沙江创投美国业务与中国业务分拆的信号。对此,金沙江创投主管合 伙人 ...
一级市场冰点之下,投资人怎么选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3-15 16:51
以下文章来源于HaoHao学习 ,作者Kerkie李昊@坤初 HaoHao学习 . 一个VC行业创业者的观察、思考、试错和心路历程。Kerkie李昊@坤初产业投资,聚焦泛航空技术的 孵化、投资、产业运营与人才支持。 这篇文章想聊聊行业冰点中的个人选择问题。屁股依然坐在VC/一级市场的里面,但是其实道 理,在任何行业,我觉得都是通的。 先回到VC,行业进入2 0 2 5了。首先说一句,今年VC行业肯定好不了,依然在下行通道。VC 行业真正回暖就看两个指标, 一个IPO市场真正开始活跃起来或者开始市场化,让人有相对稳 定的赚钱预期,一个是市场化的有钱人(不光是个人,包括市场化的FOF、家办等)开始有信 心把钱挪到这个市场里下注 。除此之外,其他措施都只能缓解下滑趋势(当然,这个也非常非 常重要,我觉得国资是有担当的),包括鼓励耐心资本、鼓励国资进场,都不足以企稳。 流动 性是VC的命脉,不解决流动性问题,吃更多/投更多,不能拉出来,一定一肚子粑粑 。另一方 面,VC下行缩窄了,再恶化太多的空间,也不大了。 关于行业周期与个人的选择 当然,今天重点想谈的是个人选择问题。我觉得对于很多行业的个人来说,包括我们自己所在 ...
刚刚,这个省母基金的科创生态联盟正式成立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3-14 17:29
中国母基金行业一周资讯(3.8-3.14)核心观点 - 本周母基金行业动态活跃,涉及总管理规模达2885.15亿元,覆盖广东、湖南、安徽等8个省份,重点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1] - 各省通过"母基金+子基金"模式加速布局,安徽省引导基金认缴规模突破2220.13亿元,财政资金撬动比例达1:4.38[15] - 多地设立专项母基金支持区域特色产业,如南京浦口区低空经济母基金、浙西走廊(建德)产业发展母基金等[23][29] 区域母基金设立动态 湖南 - 湖南省金芙蓉基金科创生态联盟成立,采用"1+3+1"模式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首批合作主体为"1+20+N"模式覆盖科创全生命周期[6][7] - 湖南建投集团30亿元产业母基金完成备案,聚焦基建、能源革命、智能制造等赛道,采用"母基金+直投"模式运作[21] 湖北 - 长江产业集团与中银证券设立50亿元科创母基金,70%资金用于子基金出资,30%用于直投,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13][14] - 湖北交投临空港陆港枢纽投资基金公开招募GP,要求子基金管理机构实缴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3年内管理规模超20亿元[25][26] 安徽 - 安徽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形成"1+16+N"体系,累计投资项目686个、投资金额349.22亿元,专精特新企业覆盖率达245家[15] - 天使母基金投资损失容忍率最高达80%,建立全生命周期绩效考核体系[15] 广东 - 深圳提出2026年形成万亿级"20+8"产业基金群目标,风投创投基金IPO退出规模全国前列,年均增长15%[18] - 试行财政专项资金"补投联动",探索取消早期基金返投要求[19] 浙江/四川/江苏/贵州 - 浙西走廊(建德)产业发展母基金规模10亿元,系浙西首支市场化科创母基金,重点投资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23] - 南京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天使基金总规模5亿元,聚焦未来网络通信、第三代半导体等前沿技术[37] - 贵阳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更名设立,支持种子期、天使期科技企业[38]
不低于40%、500亿元……深圳国资定目标!
证券时报· 2025-03-07 12:13
文章核心观点 深圳国资国企是深圳AI创新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形成了“深圳国资模式”,以“国家需要什么,深圳国资就投什么”为投资原则,打造全方位立体式科技金融生态,并制定了清晰的科创投资“线路图” [1][3][4] 深圳国资科创投资现状 - 截至2024年底,各类基金超500只,总规模超7000亿元,超90%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2][3] - 培育出“深创投”等一批股权投资品牌,打造出一批特色基金,如新设20亿元种子基金、百亿规模人才基金 [3] 深圳国资投资原则与案例 - 投资原则为“国家需要什么,深圳就投什么”,坚持“投早投小”“耐心陪伴” [4][5] - 深创投参与乐聚机器人Pre - A轮投资,助力其发展;连续两轮加持中科飞测,对接产业资源;领投越疆机器人天使轮并多轮追加投资,助其走向全球 [5] 深圳国资科技金融生态布局 - 除基金投资外,还布局科技证券、保险、担保、资产管理等领域,形成多功能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7] - 将国信证券打造成行业领先科技券商;引导国任保险转型为科技保险公司,提供近3000亿元风险保障;支持高新投和深圳担保集团成行业“双龙头”;将深圳资产打造成地方AMC公司,开展风险化解业务 [7] - 深创投集团助力欣旺达动力完善股权结构、组织合作、拓展海外市场 [8] 深圳国资科创投资“线路图” - 打造科技金融生态,推动基金覆盖投资全生命周期,A轮及更早期项目不低于40%,B轮、C轮项目均不低于20% [10] - 走访不少于10000家初创企业,推进1000家至立项尽调阶段,提供不少于100亿元创投资金 [10] - 筹设规模不少于500亿元的涵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国资基金 [10] - 延长创新创业类基金存续期限最长至15年,差异化考核,按基金生命周期考核 [10]
50亿母基金,南京发力了
投资界· 2025-02-25 15:36
南京先进制造产业专项母基金成立 - 江苏南京先进制造产业专项母基金正式成立,目标规模50亿元人民币,致力于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4][5] - 该基金由南京创投集团和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合作设立,双方分别出资16.5亿元和12.5亿元[6] - 基金将重点聚焦智能装备、低空经济和空天产业、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采用"子基金为主、直接投资为辅"的模式[6] - 基金将重点支持工业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商业航天、芯片制造等前沿方向,助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6]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动态 -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第二批产业专项基金成功签约,共计22只,规模408亿元,涵盖南京、苏州、无锡等11个设区市[6] - 该母基金在落地8个月内推动两批共36只、总规模914亿元的产业专项基金组建或签约成功[9] - 母基金首批产业专项基金首个直投项目为南京人形机器人企业埃斯顿酷卓,已成为南京机器人产业链重要一环[9] 南京产业基金集群发展 - 南京先进制造母基金是南京市壮大"4+N"产业基金集群规模的又一举措[6] - 南京生物医药谷同时发布两则公告,宣布合成生物学产业专项子基金和南京生物医药谷市场化基金公开遴选基金管理机构[9] - 生物医药正成为南京打造的另一张名片,基金将投向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新型生物技术等领域[9] 江苏省产业投资活跃度提升 - 江苏省国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300亿元人民币,旨在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发展[9] - 苏州东沙湖基金小镇开年不到两个月新设立基金16只,超过去年总量的四分之一[9] - 扬州航空航天产业专项母基金开始遴选子基金管理机构,常州市未来产业天使基金宣布招募GP[9]
清华大学如何做创投-遍布全国的各分支力量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2-11 00:05
《清华大学如何做创投-清华本部如何做孵化》 《清华大学如何做创投-围绕清华的投资机构》 答案是17个。8个地方院,9个派出院。这17个院,就像17根大动脉,把清华的学术成果输送 至各地方政府的产业里。 其实我写完前两篇的时候,已经有些眼花缭乱了,已经足够多的创投机构了。 但是,清华贵为国内理工领域最知名高校,仅仅围绕本部做文章,显然是不够的。 我国过去几十年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各地方政府也嗷嗷待哺般,呼唤地方产业与清华这类 高校的深度合作。 于是,清华依托其在清华科技园上的经验,开始推出了两种新的科研孵化载体:地方研究院 (简称地方院)、派出研究院(简称派出院)。 官方对这两类研究院的定义为: 地方院由清华大学与地方政府联合共建,重点开展科技创新、技术转移、技术服务等综合职 能,推动科技成果在地方的落地转化;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由地方政府 与清华大学共同派人组成,负责决定研究院发展中的重大事项。 派出院由清华大学依托所属院(系、所)等二级实体机构,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在校外单 独设立,促进清华大学的科技成果在当地产业化;同样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但 清华大学对其具有完全的所有权和决定权 ...
清华大学如何做创投-围绕清华的投资机构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2-08 11:39
清控金信资本,是清华控股旗下清控资产管理集团成员企业中,专注产业投资和资产管理的机构。 《清华大学如何做创投 - 清华本部如何做孵化》 上一篇提到了启迪控股,提到了启迪募集创投基金。 然后上一篇除了启迪,还提到其他几个企业主体:清华控股有限公司、华控技术转移有限公司等。 清华的科研成果转化,清华的孵化,是响应了国家战略,契合了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所以用膝盖 想想都能猜到:启迪的投资做的蛮成功, irr 和 dpi 有多高我不知道,但是至少功绩和口碑是大大滴。 既然启迪做的这么风生水起,清华控股有限公司、华控技术转移有限公司会不会也跃跃欲试? 答对喽。于是就有以下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成立: 紫荆资本,于 2012 年在原清华控股投资部的基础上更名并组建。 清控银杏,是清华控股旗下由管理团队主导的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机构,成立于 2015 年。 等等等等。 然后,启迪既然投资孵化业务做的越来越好,越来越大,那么,是不是也有必要按 PE 、 VC 、天使 啥的再细分一下品牌? 启迪之星、启迪种子、荷塘创投(原为启迪创投) 来喽。 然后上面这几家搞得这么热闹,会不会有更多的清华部门、组织,希望参与一下? 就比如:慕华资本 ...
清华大学如何做创投-清华本部如何做孵化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2-06 11:45
清华大学科研成果转化发展历程 - 清华大学创投的开端是1980年成立的清华技术服务公司 旨在响应国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号召 推动学校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1] - 随着科研成果积累和市场需求的增加 仅靠清华技术服务公司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科技成果转化需求 学校需要更具规模和综合性的平台 [2] - 1988年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成立 主要职能是管理全校公司并负责全校科研成果的生产力转化 该公司是紫光集团的前身 [3] 清华大学科技园建设与投资模式创新 - 1993年清华科技园成立 是我国第一批"孵化器"的雏形 定位为清华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外延 借鉴美国高校科技园经验 为创业企业孵化、高新企业研发、创新人才培育、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发展空间和专业服务 [4] - 1994年成立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 作为科技园的统一管理主体 1998年初提出"孵化+投资"模式 通过优惠房租、服务、品牌置换企业股权 [5] - 2001年7月成立珠海清华科技园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是清华科技园首个投资业务主体 标志着完全介入股权投资领域 [5] - 2004年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更名为启迪控股 实现市场化、品牌化运作 [6] 清华大学产业管理与投资平台建设 - 2003年清华控股有限公司成立 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 深度参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8] - 清华控股负责全校产业布局和经营性资产的保值增值 业务范围更广泛 投资属性更充分 [9] - 2014年成立华控技术转移有限公司 2018年成立清华大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对清华控股功能进行更细致完善的补充 [9] - 清华大学已建立"知识产权转移""孵化""创业"的庞大生态 跑通科研成果转化全流程路径 [9]
今年不见年终奖
投资界· 2025-01-26 14:37
一抹缩影。 作者 I 杨继云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临近岁末,一位投资经理自我年终总结: 看了 3 0 0+ 个项目,参与 3 个现场尽调,最终上会 1 个,交割 0 . 5 个; 2 个曾经投过的项目拿 到 TS ,但真正完成再融资的是 0 ;退出 0 。 与之对应,年终奖金挂起了绿灯。 "今年年终奖,集体都只有1万。"奔波一线的投资人,对年终奖感到失望,转念又觉得在 预期之中。但也有例外——达晨财智肖冰最近一次会上聊起,募资团队奖金丰厚。 年终奖,历来都是一级市场的微观缩影。得意与失意都尽在眼前,折射的是过去一年创投 行业的浮浮沉沉。 募了150亿 团队拿到了丰厚奖金 不禁起了这一幕—— 不久前的第二十四届股权投资年度论坛上,达晨财智执行合伙人、首席投资官肖冰坦言: "募资团队会拿到一个很大的奖金。" 言语背后,是达晨在梳理过去一年募投管退的种种表现时,发现募资上尤为突出——"过 去一年我们最大的收获就是募资,新增加的资产管理规模超过1 5 0亿"。眼前整个行业面 临着募资难,这令团队内部感到意外,因而年终奖也更为丰厚。 几家欢喜几家愁,2 0 2 4年创投圈在募资工作上的挑战有目共睹。 清科研 ...
抱歉,2024年没完成返投
投资界· 2025-01-17 15:28
困在返投里。 作者 I 周佳丽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返投真难。" 聊起年终感受,不少投资人不约而同地说起返投之困," 2 02 4年的返投任务没有完成": 有GP收到某地国资问责:基金返投进度缓慢;长三角一家基金因返投不达标,Ca ll款失 败;筹备了半年的拟募集基金,因返投储备项目不到位而夭折;一位从事一级市场多年的 IR因完不成返投KPI决定辞职.. . .. . 如此一幕幕,是中国创投生态变化下的一缕缩影。当国资LP成为一级市场主力,返投和 招商摆到了所有VC/PE的面前。在大部分投资机构内部,返投落地工作已经放在了与项 目考核同等重要的位置。 身在其中,投资人感受复杂:"过去一年,表面是一级投资人,实际是个干招商的。" 2024,我们没完成返投任务 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 023年,我国累计设立政府引导基金2086只,目标规 模约1 2 . 1 9万亿元,已认缴规模约7.13万亿元人民币。 政府引导基金成为中国股权投资市 场的重要支撑 ——2 02 4年上半年,国有控股和国有参股LP的出资金额占LP认缴出资总 规模的比重达到8 1.2%。 以往,VC/PE机构的核心诉求是募到钱 ...